Loading AI tools
法国哲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路易·皮耶·阿圖塞(法語: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路易·阿圖塞 Louis Althusser | |
---|---|
出生 | 路易·皮耶·阿圖塞 Louis Pierre Althusser 1918年10月16日 法屬阿爾及利亞Birmendreïs |
逝世 | 1990年10月22日 法國巴黎 | (72歲)
國籍 | 法國 |
母校 | |
機構 |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
知名作品 |
|
政黨 | 法國共產黨(1948年起) |
配偶 | 海倫·埃萊娜 (1975年結婚—1980年喪偶) |
時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歐陸哲學 馬克思主義 結構馬克思主義 新史賓諾沙主義[1][2][3][4][5] |
主要領域 | |
著名思想 |
|
阿圖塞出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附近芒德雷伊鎮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根據自傳,他表示他和家人的相處以及自己的名字對自己造成了創傷,1937年進入里昂知名中學公園中學(Lycée du Parc)讀書,並受其天主教影響;他的課業表現十分優異,並加入了童子軍,並於畢業後被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錄取。他早年曾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後來慢慢轉向馬克思主義。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40年阿圖塞成為德國的戰俘。在戰俘營中他最初被徵召服苦役,後來被分配在醫務室工作,藉此他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了共產主義,並且精神狀況開始越發憂鬱,長期受精神疾病困擾。1945年重返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在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指導下研究哲學。1946年遇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活動家海倫·埃萊娜(Hélène Rytmann),並保持戀愛關係,但他曾多次與其他女性有染;他曾表示他們的關係充滿創傷,但他始終深愛着她。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並於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他一生從未退黨,但常與此黨黨員發生衝突。從六十年代初開始,他恢復了與馬克思主義相關文章的出版,並在此階段發佈了多部作品,帶來廣泛關注與影響力。1962年升為教授,1975年通過答辯,又被皮卡第儒勒-凡爾納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並與埃萊娜結婚。1980年隨着精神狀況進一步惡化,扼死了其妻子埃萊娜,因其在嚴重精神病狀態未被指控,並被關進精神病院退休療養。1985年創作自傳《來日方長》,於1992年由侄子出版。1990年因心臟病發作在精神病院去世。
阿圖塞長期在大學執教,但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積極參與現實鬥爭。50年代中後期,圍繞馬克思主義同人道主義和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問題,他同新左派展開了激烈論戰。發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鳩、盧梭、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
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裏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在在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道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是社會科學中發現的「新大陸」,而作為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卻以「實踐狀態」仍包含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還有待於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他按照「症狀閱讀法(Symptomatic Reading)」,把《資本論》作為認識物件,進行了深入研究,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中抽取出來。所以,他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實際上,他是運用「多元決定」、「結構因果性」等概念所體現的結構主義原則,對社會形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作了新的解釋。認為社會是由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按一定結構方式構成的複雜統一體,歷史發展不是按「人的本質的異化」和「揚棄異化」的人道主義方式進行,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無主體過程」。
阿圖塞認為意識形態是「雙鏡反射的結構體」,每一個行動主體(subject)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彷彿穿衣鏡般互相照射的作用,必須先「召喚」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成為「主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