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竇抗(6世紀?—621年),胡姓紇豆陵氏[1],字道生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人,祖籍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隋朝、唐朝官員。

生平

竇抗是太穆皇后的堂兄,隋朝洛州總管、陳國公竇榮定的兒子,母親是隋文帝的姐姐成安公主。竇抗儀容美麗,性格曠達坦率,擅長精巧的構思,在隋朝時因為是皇帝的外甥很受隋文帝的寵愛,小時候進入太學,大略的學習了一些圖書史籍,以千牛備身儀同三司起家官。竇榮定臥病在床時,竇抗親自侍奉父親,五十多天衣不解帶。開皇六年(586年),竇榮定去世,竇抗為父親守喪,哀傷過度超過禮法。後來竇抗繼承了陳國公的爵位,屢次升任梁州刺史。準備上任時,隋文帝來到竇抗家中,命令竇抗和成安公主盡情宴飲,像平常家人宴席一樣,給予竇抗的賞賜非常豐厚,賜給的錢財金寶數以萬計。成安公主去世時,竇抗哭的死去活來很多次,隋文帝派宮人到他家中,勸他節制悲哀哭泣。一年多以後,竇抗起復出任岐州刺史,升任冀州刺史,又轉任定州刺史,出任遼東道行軍總管,改任朔州道行軍總管,又出任持節四州諸軍事、幽州總管、幽州刺史[2],所到之處都因為政令寬厚仁惠而聞名。仁壽四年(604年)八月,漢王楊諒起兵作亂,隋煬帝擔心竇抗生變,派遣李子雄前往替換竇抗,李子雄迅速抵達幽州,在傳舍停下,招募得到一千多人,竇抗仗着自己素來尊貴,沒有按時與李子雄相見。李子雄派遣人告知竇抗,過了兩天,竇抗率領兩千鐵騎來拜謁李子雄的住所,李子雄準備伏兵,和竇抗相見,趁勢捉拿了竇抗[3][4][5]。李子雄報告竇抗收到楊諒的信卻不上奏,朝廷派人審查楊諒送信的事沒有得到驗證,就以竇抗有二心除去他的名籍,以竇抗的弟弟竇慶襲封陳國公[6][7][8][9]

竇抗與李淵從小就親近,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叛亂,李淵當時在隴右地區統領軍隊,竇抗對李淵說:「楊玄感按捺不住已經發動了!李氏姓名在天命圖讖符錄,可以乘現在這個便利的時機,這是上天啟發你的。」李淵回答:「不要招來禍患,胡說些什麼。」大業末年,隋煬帝派遣竇抗從靈武郡沿着長城偵查並防範賊寇,竇抗聽說李淵平定京城,對眾人高興的說:「這是我們家的妹夫,豁達有大度,真是撥亂反正的人主。」義寧二年三月癸酉(618年4月28日),竇抗獻靈武郡、鹽川郡等幾個郡歸降李淵政權[10],竇抗就回到長安。李淵見到竇抗很高興,握着竇抗的手讓座說:「李氏終於能成就大事,怎麼樣?」然後置酒作樂。竇抗出任弘化道安撫大使,升任光祿大夫[2],不久出任將作大匠武德元年六月辛丑(618年7月25日),竇抗以將作大匠兼任納言[11]。唐高祖臨朝聽政,有時讓竇抗升坐御座,退朝以後,將竇抗請進臥室,讓他放棄禮節,縱酒談笑,談及生平的情誼。竇抗經常侍奉宴會超過時限,有時就在宮中留宿。唐高祖常常稱呼竇抗為兄而不稱名字,宮中都稱呼竇抗為舅。竇抗經常陪同唐高祖遊玩宴飲,不理朝廷事務。武德元年(618年)十月,竇抗罷納言[12],改任左武候大將軍[13][14],兼領左右千牛備身大將軍,又兼領同州刺史[2]。不久竇抗跟隨李世民平定薛舉,功居第一。武德四年(621年),竇抗又跟隨李世民征討王世充,三月,竇建德出兵援助王世充,五月己未(621年5月28日),唐軍和夏軍展開虎牢之戰,竇建德在汜水河列陣,李世民派遣宇文士及進攻,竇建德派遣部隊交戰,竇抗帶兵攻打竇建德,交戰後唐軍形勢稍不利[15][16]。等到東都平定,在太廟中記功的有九人,竇抗和堂弟竇軌都在其中,朝廷認為非常光榮,賜給竇抗女樂一部、金寶數以萬計。武德四年(621年),竇抗陪伴宴會時突然死去,朝廷贈予司空諡號[17],後改諡號為[2]。當時竇抗堂兄弟和子侄中三品官七人,四品、五品十多人,三人娶公主,家中女子嫁為王妃的有數人,顯貴的豪門地位,當朝無人可比[18][19]

住所

竇抗的住所位於長安城的延康坊,開皇十年時竇抗舍宅立為靜法寺,寺西有木浮圈,是竇抗弟弟竇璡為母親成安公主修建,重疊綺麗,高一百五十尺,都是砍伐竇抗園中梨樹取的木材,竇抗的園本是西魏大統寺周武帝滅廢佛時賜給竇抗為住宅[20]

其他

竇抗在冀州擔任刺史時曾經廣泛召集儒生,讓他們互相詰問辯駁,當時大儒劉焯劉軌思孔穎達都在坐,蓋文達也參加了。蓋文達的辯論之辭都出乎儒生們的意外,竇抗非常驚奇,詢問說:「蓋生是向誰學習的?」劉焯回答說:「這個儒生自幼聰慧,完全出自天然,如果以多問寡,那麼我就是他的老師。」竇抗說:「可以說是冰生於水而寒於水。」[21][22]

家庭

兄弟姐妹

  • 竇慶,隋朝上柱國、南郡太守、陳國公
  • 竇憲,隋朝安康郡公
  • 竇璡,唐朝右光祿大夫、將作大匠、鄧安公
  • 竇氏,嫁隋朝上柱國、使持節、秦州諸軍事、秦州總管、潭州總管、左武衛大將軍、河北郡開國公張辯
  • 竇氏,嫁隋朝大將軍、鄭瀛二洲刺史、朔夏二州總管、秦川郡開國公李繪

夫人

  • 河南宇文氏,北周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京兆尹、豐利成公宇文貞之女[23]
  • 豆盧氏[24],隋朝大將軍、洪州總管、南陳安公豆盧通之女,芮國公豆盧寬姐姐[25][26]

子女

  • 竇衍,唐朝左武衛將軍、陳密公
  • 竇靜,次子,唐朝民部尚書、信都肅男
  • 竇誕,第三子,唐朝光祿大夫、莘安公
  • 竇師干,唐朝率更令、上開府
  • 竇師綸,唐朝秦府諮議、太府少卿、銀邛坊三州刺史、上柱國、陵陽郡開國公
  • 竇師武,唐朝游擊將軍、右衛郎將
  • 竇師仁
  • 竇皦,唐朝朝請大夫、秦府左親衛別將、左驍衛中郎將、東宮左內率、銀青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平陵縣開國公[24]

世系關係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61》,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095》,出自《新唐書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