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齒鱷屬學名Heterodontosuchus)是已滅絕植龍目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北美洲。第一個化石發現於猶他州東南部的亨利山脈,是一個部分下頜。之後在亞利桑那州發現了更多化石[1]。屬名意為「有不同牙齒的鱷魚」,意指下頜的前後段牙齒大小不同[2]。牙齒的前後向扁平,而且排列緊密[3]。由於異齒鱷的化石破碎,目前的狀態是個疑名;而且有可能是尼克羅龍異名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異齒鱷屬
化石時期:晚三疊紀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植龍目 Phytosauria
演化支 副鱷科 Parasuchidae
分支點 勒普托鱷形類 Leptosuchomorpha
亞科: 迷鱷族 Mystriosuchini
屬: 異齒鱷屬 Heterodontosuchus
Lucas, 1898
模式種
異齒鱷 Heterodontosuchus ganei
Lucas, 1898
關閉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