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由兩王國(巴林和沙地)、一蘇丹國(阿曼)及三酋長國(科威特、卡塔爾和阿聯酋)所組成。 該六國同時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該地區有阿拉伯國家聯盟七個成員國:巴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1][2][3]
這個詞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被用來指該地區的一些阿拉伯國家。著名的地區政治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4][5][6]歷史上,大英帝國統治下的波斯灣國家[7][8][9] 和最終形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停戰諸國。[10][11][12]
國旗 | 國徽 | 國名 | 官方名稱 | 政治體制 | |
---|---|---|---|---|---|
英語名稱 | 標準阿拉伯語名稱 | ||||
巴林王國 | Kingdom of Bahrain | Mamlakat al-Baḥrayn | 君主專制 | ||
科威特國 | State of Kuwait | Dawlat al-Kuwayt |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世襲君主制 | ||
阿曼蘇丹國 | Sultanate of Oman | Saltanat ʻUman | 君主專制 | ||
卡塔爾國 | State of Qatar | Dawlat Qaṭar | 君主專制 | ||
沙特阿拉伯王國 |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 Al-Mamlaka al-ʻArabiyya as-Suʻūdiyya | 君主專制 |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United Arab Emirates | Al-Imārāt al-『Arabīyah al-Muttaḥidah | 聯邦君主制a | ||
a 其政體是事實上而非法律上。 |
由於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結構及文化相似,很多時會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
2017年6月5日,巴林突然宣佈與被指支持恐怖組織的卡塔爾斷交,其後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六個國家亦宣佈與卡塔爾斷交且封閉海陸空交通,導致卡塔爾陷入外交危機,此危機直至2021年1月5日方告解除。
石油和天然氣是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人口相對稀少,使當地的人均收入較相鄰地區高。為應付勞工短缺問題,該地區從南亞和東南亞(主要是菲律賓和印尼)引入大量非移民臨時勞工;以往主要引入約旦(大部分為巴勒斯坦人)和埃及勞工。
採珠和珍珠業曾是該地區(尤其是巴林、卡塔爾和科威特)的主要經濟活動,但已隨着日本等地的養珠業在1930年代起盛行而衰落。
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文化相似,被稱作khaleeji(海灣)文化。居民使用阿拉伯語,也有類似的音樂特色(sawt、fijiri、ardha、liwa等)、食物、服飾等。大部分居住波斯灣的阿拉伯人的祖先均來自各阿拉伯部落。
該六國均為世襲君主制,幾乎沒有代議政制。只有巴林王國和科威特國的議會有民選代表。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是自1932年和1971年各自建國以來從未舉行過選舉並實行君主專制的兩個阿拉伯國家。[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