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沃·努爾米

芬蘭中長跑好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沃·努尔米

帕沃·約翰內斯·努爾米[2][3][4][5],又譯為帕沃·約翰尼斯·魯米芬蘭語Paavo Johannes Nurmi原文發音,1897年6月13日—1973年10月2日),芬蘭男子中長跑運動員,是「芬蘭飛人英語Flying Finn (athlete)」之一;這一稱呼是對1920年代漢內斯·科萊赫邁寧維萊·里托拉和其他芬蘭運動員的一種尊稱,當時努爾米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中長跑運動員,並且創造了1500米和20公里的兩項世界紀錄。據統計,他總共創下22項正式世界紀錄,及13項非正式世界紀錄。

快速預覽 個人資料, 所屬國家隊 ...
帕沃·努爾米
Paavo Nurmi

Paavo Johannes Nurmi
努爾米在1920年安特衛普夏季奧運會比賽中
個人資料
所屬國家隊 芬蘭
出生(1897-06-13)1897年6月13日
 俄羅斯帝國芬蘭大公國圖爾庫
逝世1973年10月2日(1973歲—10—02)(76歲)
 芬蘭赫爾辛基
活躍年代1 917年-1952年
身高1.74米(5英尺812英寸)[1]
體重65公斤(143英磅)[1]
運動
國家/地區 芬蘭
運動田徑
項目中長跑、長跑
退役1934年9月
  • 800米:1分56.3秒(手動) (1923年)
  • 1000米:2分31.4秒(手動) (1923年)
  • 1500米:3分52.6秒(手動) (1924年)
  • 1英里:4分10.4秒(手動) (1923年)
  • 2000米:5分26.4秒(手動) (1922年)
  • 3000米:8分20.4秒(手動) (1926年)
  • 2英里:8分58.15秒(手動) (1925年)
  • 3英里:14分08.4秒(手動) (1923年)
  • 5000米:14分28.2秒(手動) (1924年)
  • 10000米:30分06.2秒(手動) (1924年)
  • 3000米障礙:9分31.2秒(手動) (1928年)
成績與頭銜
奧運會決賽
  • 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5000米第二名
  • 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0000米第一名
  • 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越野(8公里)第一名
  • 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越野Team第一名
  •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500米第一名
  •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5000米第一名
  •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越野(10.7公里)第一名
  •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越野Team第一名
  •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3000米Team第一名
  • 192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0000米第一名
  • 192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5000米第二名
  • 192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3000米障礙第二名
獎牌記錄
代表  芬蘭
男子田徑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銀牌 - 第二名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 5000米
金牌 - 第一名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 10000米
金牌 - 第一名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 越野(8公里)
金牌 - 第一名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 越野Team
金牌 - 第一名 1924年法國巴黎 1500米
金牌 - 第一名 1924年法國巴黎 5000米
金牌 - 第一名 1924年法國巴黎 越野(10.7公里)
金牌 - 第一名 1924年法國巴黎 越野Team
金牌 - 第一名 1924年法國巴黎 3000米Team
金牌 - 第一名 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 10000米
銀牌 - 第二名 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 5000米
銀牌 - 第二名 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 3000米障礙
最近更新於:2021年4月10日
關閉

努爾米在1920年至1928年8年間的三屆奧運會中一共取得了九枚金牌和三枚銀牌。1931年在國際奧委會的敦促下,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指控努爾米是職業運動員,剝奪了他此後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從此這位風雲一時的長跑巨星過早地隕落了。

生平

童年

努爾米從小家境貧寒經常過着半溫半飽的生活,13歲就不得不只身出外謀生,在一家商店當搬運工。搬運工作是十分繁忙,而且沒有確定的上下班時間,必須腿腳勤快並要隨叫隨到。艱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勞動鍛煉了他的意志和身體素質。漸漸地,努爾米對跑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利用業餘時間開始從事田徑訓練,並在一些比賽中嶄露頭角。[6]

奧運生涯

Thumb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Thumb
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賽後
Thumb
1925年2月21日,Joseph Ray(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3000米Team選手)、John Calvin Coolidge(美國總統)、Paavo Nurmi

努爾米在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首次出現在四年一度的賽場上。他贏得了10000米、越野跑以及團體越野跑的三枚金牌,在5000米跑中也獲得一枚銀牌。[7]

1924年巴黎奧運會,努爾米在奧運賽場大放光芒,他在所參加的五項賽事中取得了五枚金牌,包括有1500米、5000米(和最後一項僅間隔26分鐘的休息時間)、5000米越野、5000米越野團體和3000米團體項目。這界賽事也是越野項目最後一次出現在奧運賽場,由於夏天的酷熱天氣使得過半的選手都選擇了中途棄賽,還有部分由於中暑體力透支而被送進了醫院。

帕沃·努爾米原本還要參加10000米的奧運衛冕賽,但是芬蘭奧運官員考慮到另一名芬蘭好手維拉·里托拉不久前剛剛打破了努爾米在10000米上的原世界紀錄完全具有奪金實力,而拒絕了努爾米的參賽請求,也使得他失去了衛冕頭銜的機會。憤怒的努爾米在返回芬蘭之後一舉再次刷新10000米世界紀錄,並且將這一紀錄封存了長達13年之久。[8]

努爾米奧運生涯的最後一次奧運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中,當時31歲的努爾米參加了這屆奧運的三項賽事,再次在10000米上折桂,也獲得了5000米和3000米障礙的兩塊銀牌。

「職業」運動員生涯

Thumb
1932年6月
Thumb
19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日本代表與帕沃·努爾米見面,前排自左向右為金恩培日語金恩培權泰夏津田晴一郎、帕沃·努爾米
Thumb
努爾米在1952年點燃奧林匹克聖火

努爾米在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之後繼續着他的長跑事業,他有意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的10000米和馬拉松比賽,但是洛杉磯方面以職業運動員為由禁止努爾米參加這屆奧運會。主導這一禁賽事件的主要是瑞典方面的官員,特別是時任國際田徑聯會主席和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瑞典籍的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埃德斯特隆宣稱努爾米一次去德國的旅行收取了大量的現金,這一帶有嫉妒性的舉動導致了芬蘭方面拒絕他參加傳統的芬蘭-瑞典國家田徑賽(芬蘭語Suomi–Ruotsi-maaottelu瑞典語Finnkampen)長達八年之久。[9]

努爾米頂住了壓力,還是堅持前往了洛杉磯並留在了奧運村內進行訓練。儘管許多人都為努爾米能夠參加這屆賽事而努力,最終努爾米還是得不到參賽的許可而遺憾的只能成為奧運看客。雖然他身體有着傷病,但是據他自稱有着以領先第二名5分鐘實力奪金的水平。他非常渴望和同鄉漢內斯·科勒赫邁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樣,以一枚奧運會馬拉松金牌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可惜未能如願。

作為芬蘭的國家英雄,帕沃·努爾米成為了在家門口舉辦的赫爾辛基奧運會火炬手。退役後的努爾米一直在赫爾辛基經營着一家男士服裝店直到1973年辭世。

身後

芬蘭政府為努爾米進行了隆重的國葬,6位奧運金牌得主在他的葬禮中為他覆蓋國旗。

紀念

Thumb
1945年為紀念努爾米而發行的郵票
Thumb
1986年印製,芬蘭10馬克

1939年,芬蘭天文學家於爾約·韋伊塞萊發現了一顆行星,將其命名為1740帕沃·努爾米,該行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顆以運動員的名字命名的行星。[10]

1969年起,美國的威斯康辛州每年都要舉辦帕沃·努爾米馬拉松比賽以紀念這位長跑天才;1991年起在努爾米的家鄉圖爾庫也開始舉辦同一名字的馬拉松比賽[11]。美國密歇根州漢考克的Finlandia University有一座名為帕沃·努爾米的體育館。

他的銅像豎立在他的家鄉圖爾庫,以及赫爾辛基體育場外,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外的公園內。

家庭

侄女米拉·努爾米英語Maila Nurmi荷里活明星,她扮演了1950年代廣為人知的吸血鬼形象,這一角色在美國有着較廣的影響力。[12]

軼事

  • 努爾米在1925年用5個月在美國遊歷了一番,參加了大大小小總共55場的比賽(45場室內和10場室外)。在這些賽事中他打破了39個正式的和53項非正式的世界紀錄。所有比賽中他只棄權了一場和以半米之差在800米速度跑中輸給了美國本土明星艾倫·赫爾菲萊斯英語艾伦·赫尔菲莱斯一場,這一巡迴賽事之後努爾米在美國廣受歡迎。
  • 努爾米被引用在1974年的小說《馬拉松人英語Marathon Man (novel)》(Marathon Man),成為小說中那個英雄般主人翁的原型。隨後電影改編後由阿比比·比基拉替代了努爾米,但是努爾米在運動中的照片在電影中也有所反映。[13]
  • 17世紀瓦薩號戰艦處女航時沉沒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海里。1961年打撈的前一天晚上,4個芬蘭理工科大學生偷偷地將一尊努爾米的塑像放在沉船里。塑像的發現引起瑞典媒體和考古學家們的迷惑,後來才發現這是芬蘭學生搞的鬼。[14]
  • 努爾米無論訓練還是比賽都會帶着一個秒表在手上,邊跑邊看時間。儘管偶爾由於和第二名之間有着巨大的領先優勢而將其扔掉。
  • 努爾米把他的心臟捐出來,作為醫療研究之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