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羅沃斯基隕石坑(Dobrovolʹskiy)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蘇聯太空人格奧爾基·季莫費耶維奇·多布羅沃斯基(Georgiy Timofeyevich Dobrovolsky,1928年-1971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的西北部坐落着希拉卡齊環形山,西北偏西毗鄰丹戎環形山;佩列佩爾金環形山坐落在北面;萊恩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西南分別是沃爾科夫隕石坑和帕特薩耶夫環形山;它的南面橫亙着巨大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12.83°S 129.68°E,直徑38.4公里[3],深度為2.2公里[1]。
多布羅沃斯基隕石坑外觀呈多邊形狀,因存續期長而磨損較重。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010米[1],內部容積約有1100立方千米[1]。碗狀的坑底較為崎嶇,坑內大部分地區都被希拉卡齊環形山的外側壁所佔據,保留的原始地表僅剩南側內壁附近的一小片區域。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多布羅沃斯基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多布羅沃斯基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D | 12.2° S | 130.6° E | 49 公里 |
M | 14.6° S | 129.6° E | 31 公里 |
R | 14.0° S | 127.7° E | 24 公里 |
圖集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