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反坦克步槍英語:Boys anti-tank rifle),亦作波埃士反坦克步槍[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軍的反坦克步槍,英軍步兵排當中幾乎很普及使用,但隨着德軍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博斯反坦克步槍越顯得無能為力,故很快就被PIAT取代,德軍在敦克爾克大撤退後擄獲大批英軍留下的博斯反坦克步槍,但德軍對此卻毫無興趣,認為已是過時的武器。

Quick Facts 博斯反坦克步槍, 類型 ...
博斯反坦克步槍
Thumb
博斯反坦克步槍
類型反坦克步槍
原產地 英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37—1943年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37年
生產商英國皇家輕武器工廠(RSAF Enfield)
加拿大英格利斯公司(Inglis)
生產日期1937—1940年
製造數量約62,000挺
基本規格
重量16.32公斤
長度1,614毫米
槍管長度915毫米

子彈13.9×99毫米(.55博斯)
口徑13.9毫米
槍機旋轉後拉式槍機
發射模式連發
射速約10發/分鐘
槍口初速990米/秒
有效射程460米
供彈方式5發彈匣
瞄具機械瞄具、瞄準鏡
Close

設計

Thumb
肩扛博斯反坦克槍的英軍士兵二戰宣傳海報

博斯反坦克步槍採用栓式槍機,5 發彈匣在機身上方,發射內藏鋼芯的13.9x99毫米穿甲彈,能射穿在100米處的21毫米厚鋼板,由於發射時會有強大的後座力,故槍托具有緩衝器和很厚的護墊,槍口有減震的防火帽,英國原廠製的是圓餅形而加拿大生產的為長方形。

保留至今的博斯反坦克步槍大多已改為發射美式M2重機槍彈

使用情況

中國

1942年中國遠征軍撤退到印度後開始獲得美援軍械建軍,但在反甲武器部分則是接收了英國軍援的博斯反坦克步槍強化基層反甲武力,國軍稱為博愛式坦克防禦槍,在彈藥消耗統計時有稱為五五戰防槍。每個步兵營都有一個配備3挺博斯反坦克步槍的反坦克班,每班13人。後續反甲兵種是置於步兵團下所屬反坦克連,分為4個排,每排有M3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博斯反坦克步槍各一具。

博斯反坦克步槍隨後援引租借法案成為軍援武器的一部分,租借法案統計共提供了1,269支博斯反坦克步槍給中華民國,但受運輸能量所限,實運入中國戰場的數量遠低於此。運交給國內的國民革命軍部隊,目前可知最早成立編裝之部隊始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底,第31集團軍領取8把,並在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八軍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五軍各組成一坦克防禦槍隊。1945年豫西鄂北會戰期間,日軍曾佯攻河南省西峽縣,其機械化部隊在4月3日進攻西峽縣重陽店時遭七十八軍戰防槍隊伏擊,該役日軍遭擊破9輛坦克,但日軍仍成功將擊破坦克拖回搶修。

至中印公路開通後,國民革命軍至少又獲得了185挺博斯反坦克步槍,撥補給阿爾法師(半美械軍)強化戰力,其中有領取之部隊包括了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在湘西會戰時有投入作戰,但其戰術地位很快地就被巴祖卡火箭筒給取代。

其他

除英中兩國及部份英聯邦採用之外,蘇聯也曾透過租借法案獲得3,200 挺博斯反坦克步槍,而美國海軍陸戰隊菲律賓也有採用。

後來在韓戰美軍部隊向加拿大軍隊借了一批博斯反坦克步槍並用作狙擊步槍以增加火力及作測試用途。

使用國家

Thumb
用於冬季戰爭的博斯反坦克槍

流行文化

電子遊戲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