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魔域奇遇

首款奇幻桌上角色扮演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与地下城
Remove ads

魔域奇遇》(英語:Dungeons & Dragons,簡稱D&DDnD),是一款奇幻背景的角色扮演遊戲,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

快速預覽 設計者, 發行商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中國大陸, 港澳 ...

該遊戲在1974年由一名保險公司推銷員加里·吉蓋克斯與友人大衛·亞耐森英語Dave Arneson美國威斯康星州共同創造,最初由TSR公司發行。在1997年威世智收購TSR後,改由該公司發行。2008年3月4日,加里·吉蓋克斯在家中去世,享年69歲[2],隨後在2009年4月7日,大衛‧亞耐森也辭世。

該遊戲脫胎自戰棋遊戲鏈甲英語Chainmail (game),一般認為魔域奇遇是近代桌上角色扮演遊戲(TRPG)的開山始祖,對後世的各種遊戲,特別是角色扮演遊戲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2006年時[3],統計全球資料顯示約有兩千萬人曾經玩過魔域奇遇,創造一億美元以上的商機。是當時同類遊戲中最有名、銷量最好的一款。

該遊戲除了桌上遊戲以外也有小說、漫畫、戰棋、電玩遊戲、卡牌遊戲等各式衍生商品。

Remove ads

遊戲概覽

魔域奇遇是一款有結構但結局開放(open-ended)的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並無明確限制參與人數,通常會有3-5名玩家,以及一位主持人,稱為地下城主。遊戲大多都在室內進行,參與者們會圍坐在桌邊,因而稱為「桌上角色扮演遊戲」。

一名玩家往往只會扮演一名角色,該名角色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設定中。玩家角色們(Player Characters,PCs)一般稱作冒險者,將組成一個團隊,每個成員運用自己的能力,為達成目標而發揮所長。在遊戲過程中,每位玩家都要決定自己角色將如何行動,並和其他角色進行互動。所謂角色互動大多由玩家以口語表達或文字的方式來呈現,此外不時也會運用到參與者的邏輯能力、基本算術和想像力。完成一場遊戲的時間不定,說完一個故事稱作一場「冒險(adventure)」,完成一場冒險通常需要玩家多次聚會,由一連串冒險所組成的長篇事件叫做「戰役(campaign)」。

玩家在遊戲中做出各種選擇造成的結果及整個遊戲故事線的走向,均由地下城主(Dungeon Master,DM),根據遊戲規則和其對規則的解讀來決定。DM負責決定並描述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s,NPCs)的行動、隊伍在冒險途中有何遭遇、互動發生的背景、以及玩家行動會造成何種結果。遭遇常常採取和「怪物」戰鬥的形式。在魔域奇遇中,「怪物」是一種通稱,用來表示任何可能的敵人,像是動物、畸形的生物和神話生物。魔域奇遇備有大量的規則來幫助DM判斷,這些規則涵蓋許多主題,如:社交互動、使用魔法、戰鬥、環境對玩家角色造成的影響。DM也可以不完全照既定的官方規則進行,而是依照個人需求修改或是重新編寫規則,這種作法通常稱作定立「家規/房規(house rule)」。

在魔域奇遇的近期版本中,主要遊戲規則收錄在三本核心規則書裏:魔域奇遇玩家手冊英語Player's Handbook魔域奇遇城主指南英語Dungeon Master's Guide魔域奇遇怪獸圖鑑英語Monster Manual。這三本書被中文玩家合稱為「三聖書」。

進行魔域奇遇需要的道具只有三聖書、每個玩家角色一張角色紙(Character Sheet)、幾顆多面骰和筆。其他像是微縮模型、指示物(token)、地圖紙、卡片、擴充規則書、設計好的冒險模組和各種戰役設定書都能增加遊戲的樂趣,但是這些並非必備品。

和其他桌上遊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魔域奇遇的主題並不是主持人和參與玩家之間的互相競爭,而是所有參與者合力創作故事的遊戲,所以並沒有明確的「贏」或是「輸」,就算所有玩家的角色都被怪物殺死,只要全員都能從過程中獲得樂趣,仍舊算是「贏」。基於遊戲本身開放的特性,DM可以設定玩家操縱一群新的冒險者前來為之前死亡的同伴復仇,或是設定全新的故事走向,遊戲還是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Remove ads

遊戲機制

遊戲開始前每個玩家都要製作屬於自己的角色,並將詳細內容記錄在角色紙上。創造角色時玩家要決定的有六大屬性、種族、職業、背景、陣營,根據版本不同也可能會有技能(skill)或是專長(feat)等等。

遊戲進行中玩家敘述角色想進行的動作,例如揮拳攻擊敵人或是開鎖,由DM來判定這些動作會有什麼結果。比較簡單的動作,例如撿起掉在地上的信,或是打開沒上鎖的門,可以當作直接成功,有失敗概率或是有風險的行為則由擲骰來判定[4]。此時決定成功與否的要素除了擲出來的數值以外還會把角色的能力、攜帶的裝備、動作的難度等變數納入考量。

三版以後主要以20面骰來進行判定,DM設定完成某件事的難度(Difficulty class,DC)有多高,玩家擲出20面骰,骰出的數字加上角色能力、裝備等有利要素(例如專門開鎖的工具包)的修正與不利要素(比如試圖在濕滑地面上保持平衡)的影響,最後得出的數字如果高於或等於DM設定的難度就成功,反之則失敗。這種架構又叫作d20系統

Remove ads

六大屬性

根據版本不同人物的屬性影響部份略有不同。例如在四、五版中,人物的技能數量和智力無關。下列敘述以三版為例:

力量(Strength,STR)

力量量化了人物的肌肉和身體強壯度。這項屬性對戰士野蠻人聖武士遊俠武僧特別重要,它能幫助他們在戰鬥中獲勝。力量同時決定了人物負重上限。

人物的力量調整值將用於:

  • 近戰攻擊命中骰。
  • 使用近戰武器或投擲武器時的傷害骰(包括投石索)。(特例:非慣用手只有人物一半的力量加值,而雙手武器獲得一點五倍的力量加值。而力量減值(並非力量加值)將作用在非複合弓做出的攻擊上。)
  • 攀爬跳躍游泳檢定。這些技能以力量作為關鍵屬性
  • 力量檢定(如破門等)。
敏捷(Dexterity,DEX)

敏捷量化了手眼協調性、靈活度、反射以及平衡性。這項屬性是盜賊最重要的屬性,但對那些通常穿着輕甲中甲遊俠野蠻人),或不穿甲(武僧法師術士),以及任何想成為優秀弓箭手的人物來說,敏捷也很重要。

人物的敏捷調整值將對下列動作、技能等產生影響:

  • 遠程攻擊命中骰,包括飛斧以及其他遠程武器的攻擊。
  • 防護等級(Armor Class,AC),確保人物能對攻擊做出反應。
  • 反射豁免判定,你能夠依靠快速的移動躲開火球術和其他一些攻擊。
  • 平衡脫逃隱藏潛行開鎖騎術巧手翻滾繩技檢定。這些技能以敏捷作為關鍵屬性
體質(Constitution,CON)

體質表示了人物的健康和耐力。體質加值能增加角色的生命點數,所以它對所有職業都很重要。

人物的體質調整值將用於:

  • 每個生命骰的投擲(但體質減值永遠不能使結果低於1—也就是說,人物在升級時至少能獲得一點HP)。
  • 強韌豁免檢定,用於抵抗毒素及類似的威脅。
  • 專注檢定。專注是個對施法者很重要的技能,以體質為關鍵屬性。如果人物的體質值的改變足以使其體質修正發生變化,其生命值也相應的增加或減少。
智力(Intelligence,INT)

智力決定了人物學習和推理的能力。這項屬性對法師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了法師所能施放的法術數量,抵抗他們施放法術的難度,以及法術的威力。同時智力對任何想擁有多種技能的人物都很重要。

人物的智力調整值將用於:

  • 遊戲開始時所掌握的語言數目。
  • 每等級獲得的技能點數。(但人物每級至少能獲得1點技能點。)
  • 估價手藝文件解讀解除裝置偽造文書知識搜尋以及觀察法術檢定。這些技能以智力作為關鍵屬性。法師由高智力值得到施法次數獎勵。施放一個法師法術所需要的最低智力值是10+法術等級。動物的智力值為1或者2。類人生物至少為3。
智慧(Wisdom,WIS)

智慧表現了人物的意志力、常識判斷力、智慧力和直覺。智力表現人物分析資訊的能力,而知覺更多的表現在對周圍事物的察覺和了解上。智慧是牧師德魯依最重要的屬性,對聖武士遊俠也很重要。如果玩家希望自己的人物有敏銳的直覺,可以給人物高的智慧屬性。任何生物都有智慧。

人物的智慧調整值將用於:

  • 意志豁免檢定(用於對抗魅惑人類之類的法術)
  • 醫療聆聽專業察言觀色偵察求生。這些技能以智慧作為關鍵屬性。

牧師德魯伊聖武士遊俠由高智慧值得到施法次數獎勵。施放一個牧師德魯依聖武士遊俠法術所需要的最低智慧值是10+法術等級。

魅力(Charisma,CHA)

魅力表示人物的魄力、說服力、個人吸引力、領導能力和身體的自然魅力。這項屬性對聖武士術士吟遊詩人最重要。它對牧師也很重要,因為它影響着牧師驅退不死生物的能力。任何生物都有魅力。

人物的魅力調整值將用於:

術士吟遊詩人由高魅力值得到施法次數獎勵。施放一個術士或詩人法術所需要的最低魅力值是10+法術等級。

九大陣營

陣營代表生物的道德看法和價值觀。陣營是可變的,隨着遊戲進行玩家的行為可能會導致角色陣營轉變。

四版時將陣營減到了五個:守序善良,善良,無陣營,邪惡和混亂邪惡。五版又回復成九大陣營,並將無法做出理性思考、分辨道德和倫理選擇的生物歸類成無陣營。

在部份版本中陣營和職業必須相符,例如聖武士必須保持守序善良,武僧為守序,德魯伊為中立,野蠻人和吟遊詩人屬於混亂陣營。若是陣營改變有可能會導致角色喪失職業特殊能力。[5]

守序 中立 混亂
善良 守序善良 中立善良 混亂善良
中立 守序中立 絕對中立 混亂中立
邪惡 守序邪惡 中立邪惡 混亂邪惡

魔法系統

魔域奇遇使用的魔法系統稱為萬西安(Vancian Casting),特色為「施展後即忘記(fire and forget)」。玩家必須事先記錄角色當天記憶了哪些法術,一旦施展後,該法術即從角色的記憶中抹除,除非事前準備另一道相同的法術,否則無法再度施展。這種系統是源自於科幻小說家傑克‧萬斯(Jack Vance)的小說瀕死的地球。四版一度取消萬西安,改將全職業特殊能力統一,稱為威能(Power)系統。但五版時又回歸類似萬西安的施法機制。

遊戲中的法術分成九種類別,除了通用系(universal)以外有八種,通稱為八大學派,分別是:

  • 防護系(Abjurations)
  • 咒法系(Conjuration)
  • 預言系(Divination)
  • 附魔系(Enchantment)
  • 塑能系(Evocation)
  • 幻術系(Illusion)
  • 死靈系(Necromancy)
  • 變化系(Transmutation)
Remove ads

遊戲生物

收錄於《怪獸圖鑑》、《怪獸圖鑑2》中。

戰役設定、模組

Thumb
「魔域奇遇」使用多面體的骰子解決隨機事件的問題。由左至右:四、六、八、十二、二十及兩個十面體的骰子。最右側的又叫作百分骰

模組(modules)是指預設的冒險劇本,提供給DM當作進行遊戲的範本與參考,市面上販售的模組通常會有背景故事、插圖、地圖,並設定好讓玩家去達成的目標。最早的模組是1975年黑沼(Blackmoor)擴充資料書中附的青蛙神殿(Temple of the Frog)。最早獨立出版的模組則是1978年由TSR發行的對抗巨人(Against the Giants)。

戰役設定(campaign settings)[6]在魔域奇遇中代表玩家們冒險的世界背景,當中包含許多不同的奇幻子類別,以劍與魔法為大宗,下列為歷年來較受歡迎的戰役設定:

除了官方推出的戰役設定外,DM亦可以發揮想像力自行創作世界背景,當作遊戲進行的舞台。

開放遊戲授權條款與其影響

開放遊戲授權條款(Open Game License,OGL)是一種授權條款,讓桌上角色扮演遊戲的製作人可以在授權架構下修改、複製、重新發佈遊戲的部份內容,例如遊戲機制的部份。威世智於2000年在雷恩‧丹西(Ryan Dancey)主導下將魔域奇遇第三版整理成系統參閱檔案(System Reference Document,SRD),並將三版主架構d20系統以OGL的型式開放。這讓其他出版公司可以透過OGL出版諸如冒險模組、設定集,甚至是以d20為基底的新遊戲系統。

例如探索者角色扮演遊戲、城堡與聖戰(Castles & Crusades)、Fantasy Craft、Mutants & Masterminds、Arcana Evolved、13th Age等,都是OGL開放下的產物。

2008年威世智在發售魔域奇遇四版時另外推出遊戲系統授權條款(Game System License,GSL),讓其他公司可以發行與四版相容的產品。相較於OGL,GSL的限制較多,且與OGL並不相容。

由於OGL出現,市場上一度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也讓魔域奇遇一直以來的銷量霸主地位遭受挑戰[7][8]

歷史

Thumb
進行中的「魔域奇遇」遊戲

魔域奇遇在40年的發展中版本經過數次更替,其主要的版本歷史如下:

  • 魔域奇遇,初版(Dungeons & Dragons),TSR公司出版(1974年)


初版後魔域奇遇規則書開始分為兩個系列:
基本版魔域奇遇(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又名Basic Dungeons & Dragons或Classic Dungeons & Dragons)

  • 基本魔域奇遇第一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st Version)(1977年)
  • 基本魔域奇遇第二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2nd Version)(1981年)
  • 基本魔域奇遇第三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3rd Version)(1983年—1986年)
  • 基本魔域奇遇規則全書(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Rules Cyclopedia)(1991年)

進階版魔域奇遇(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 進階魔域奇遇第一版(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1st Edition)(1977年—1979年)
  • 進階魔域奇遇第二版(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2nd Edition)(1989年)


自1997年TSR公司被威世智收購後,魔域奇遇不再分為兩個系列出版。

  • 魔域奇遇第三版(Dungeons & Dragons 3rd Edition)(2000年)
魔域奇遇3.5版(Dungeons & Dragons 3.5th Edition)(2003年)
  • 魔域奇遇第四版(Dungeons & Dragons 4th Edition)(2008年)
魔域奇遇精華版(Dungeons & Dragons Essentials)(2010年)
  • 魔域奇遇第五版(Dungeons & Dragons)(2014年)[9]

2014年推出的第五版取消版號,名稱只留下「魔域奇遇」,為了與其他版本作區別,一般玩家通常以「五版」或是開發時的代號「次世代(Dungeons & Dragons Next)」來當作代稱。

相關產品

Thumb
立體式的遊戲模型與場景。

桌上遊戲(TRPG)

官方核心規則書

  • 魔域奇遇玩家手冊》——基本遊戲機制和創造玩家角色的資料。
  • 魔域奇遇城主指南》——進行遊戲的詳細規則以及帶團相關的技巧、提示。
  • 魔域奇遇怪物圖鑑》——提供遊戲中各種怪物(生物)的數據資料。

此三本遊戲用書稱為三聖書。通常DM需要這三本書,而普通參與者只需要《玩家手冊》。

動畫

電影

電子遊戲

建立在D&D規則上的電腦角色扮演遊戲非常多。

更多資訊 年代, 中文譯名 ...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