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巴赫的清唱劇受難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太受難曲(德語:Matthäuspassion) BWV 244,是一部清唱劇受難曲,由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創作於1727年(在萊比錫擔任教會指揮時),內容是根據馬太福音里有關耶穌的受難。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是巴赫兩部完整的受難曲作品。整部作品演出時間長達3小時[1]。
作品為兩個混聲合唱團(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和樂器組(2支長笛或者八孔長笛、2支巴洛克雙簧管、2把巴洛克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負責演出。現在則稱為「雙合唱團和管弦樂隊」。
在第1和35段還要有Soprano in ripieno(合奏女高音)。演出傳統上還會有兒童合唱團(作為兩個合唱團中女聲的對照),這還和巴赫當時的情況有關,當時在教堂只能動用童聲女高音(就是說男性假聲唱女高音和女中音)。在其中一個版本中,這部分的聲音甚至為管風琴所代替。受難曲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受難的宗教音樂,馬太受難曲則是以聖經「馬太福音」第26、27章為歌詞的大型作品,共有「最後的晚餐」、「耶穌之死」共 68 首曲子所組成,總共寫了三年之久。而演出時須有二個管弦樂團、數位演唱者與一個少年合唱團,加上管風琴伴奏,演奏全曲需要約三小時[2]。
馬太受難曲有以下獨唱角色:
唱詞一方面根據馬太福音26和27章,另一方面則是巴洛克時期詩人克里斯蒂安·菲特烈·亨里奇(筆名彼康德)的詩歌。
作品由相對較短的第一部分和較長的第二部分組成。在巴赫的時代,兩者之間還有長達一小時的佈道。
作品的特殊編制來自於首演地點聖多馬教堂位於聖壇兩側的兩架管風琴與詩班席,兩個合唱團和管弦樂隊產生出非常特殊的音響效果,兩個合唱團會進行對話,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是唱出作為省思的評論。值得一提的是開頭和結尾兩個大合唱。作品中有大量的長而深沉的詠嘆調,表現了耶穌的受難。全曲共分六段劇情,以五首聖詠(Chorale)分隔。其中採用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 1564–1612)於1604年所寫的德國情歌旋律,由巴赫加上和聲的聖詠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被稱為「受難聖詠」(Passion Chorale),以不同的調性與歌詞一共出現五次,是全曲的核心。這五首聖詠分別是:
受難聖詠不但出現在聖難曲中,巴赫亦在其他作品當中使用,包括「聖誕神劇」也有使用到受難聖詠。
在馬太受難曲中,巴赫使用了許多音樂象徵手法。例如耶穌的宣敘調有弦樂伴奏,被稱為「光環」。而其他人則只有低音提琴伴奏。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後大喊「Eli, Eli, lama asabthani?」(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時,是全曲當中耶穌角色唯一沒有光環的段落(No. 61a)。
有很多研究試圖找出曲中數字命理學意義,但現在認為,其中的一部分現象只是偶然巧合。
根據巴赫學者Joshua Rifkin於1975年發表於《The Musical Quarterly》的「The Chronology of Bach's Saint Matthew Passion」,馬太受難曲應首演於1727年的受難日(Good Friday,1727/4/11),地點在聖多馬教堂。第二次演出是兩年後的1729年的受難日(1729/4/25)。巴赫曾對馬太受難曲做過幾次改版,目前可聽到的演出是以1736年的修訂版為主。
巴赫在世時,馬太受難曲並不受歡迎,甚至因為其中「歌劇般」的特質受到新教虔信主義的代表和萊比錫的市民敵視。當1829年3月11日費利克斯·孟德爾遜·巴托爾迪和柏林聲樂學院再度演出該作品時,巴赫也在德國復活了。20世紀誕生了很多偉大的馬太受難曲錄音,如威廉·富特文格勒、卡爾·李希特、赫伯特·馮·卡拉揚、尼古勞斯·哈農庫特、喬治·索爾蒂、湯·考普曼、海慕特·瑞霖、約翰·艾略特·加德納都有留下非常優秀的詮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