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風琴(英語:Pipe organ)是一種大型氣鳴式鍵盤樂器,也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樂器,至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管風琴通過送風設施送風,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來運作。管風琴於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的非洲亞歷山卓工程師Ktesibris所發明。早期演奏管風琴通常需要兩個人搭檔,一人演奏、一人鼓風,後來管風琴越來越發達,有蒸氣機及電力設備推動鼓風,因而又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現代常見的管風琴有機械式管風琴、機電式管風琴和電動壓氣式管風琴三種。一個中型教堂內安裝的管風琴,大約有1,200根音管及23個音栓控制音色、兩層手鍵盤和一個腳鍵盤。因其結構複雜,製造一台管風琴通常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完成。裝配時,還要根據演奏地點的聲學特性來調節音響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在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的一個禮堂內[1],不過其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

Quick Facts 樂器別名, 分類 ...
管風琴
樂器別名organ
分類鍵盤樂器 (氣鳴樂器)
音域
相關樂器
參見 鍵盤樂器
著名演奏家
參見 風琴演奏家列表英語List of organists
著名工匠
參見 List of pipe organ builders英語List of pipe organ builderscategory:Organ builders英語category:Organ builders
相關條目
管風琴 · Theatre organ · 電子風琴 · Hammond organ · Reed organ · Organ repertoire
Close
德國法蘭克福凱瑟琳教堂裏的管風琴
中華民國台北市國家音樂廳後方的管風琴
中華民國高雄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裏的管風琴,規模為全亞洲最大

歷史

管風琴首先出現於公元前250年前後。在西方宗教中,尤其是基督宗教彌撒儀式上,扮演着莫大的信仰角色。因為管風琴的結構是直接依附在建築結構之上,所以一般與教堂歌劇院同時建造。因此,管風琴沒有明確的規格限制。

18世紀之前,管風琴都是為每一個教堂單獨設計,並在現場製造組裝。到了19世紀,法國工程師卡瓦葉.科爾法語Aristide Cavaillé-Coll(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11-1899)開始試驗工廠化生產管風琴。他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生產的管風琴品質很好,演奏強音時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聲音,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表達細膩而微妙的情感。現在的巴黎天主聖三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餘座教堂中的管風琴都出自卡瓦葉的工廠。

演奏管風琴時,會同時使用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中音譜號,腳踏鍵盤部分用低音譜號。管風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尤其適合在莊嚴的氣氛中演奏嚴肅神聖的宗教音樂,能夠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音樂家們引以為豪的榮譽。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每個小鎮的教堂中都擁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

20世紀新型的管風琴通過演奏前設定好音栓,能模仿各種不同的樂器,如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不同類樂器的音色。

發音方法

Thumb
管風琴演奏實況

踩下踏板時,踏板鼓風進入風道,如果不彈奏,則整個風道是密閉的;當手指按下某琴鍵後,該鍵對應的音管的管塞就會打開,氣流通過而吹響音管,則發出一個樂音。靠鼓動風箱內的空氣,通過製、製或木製音管來發音。

高音部

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低音部

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最低音聲部

(用於腳踏低音鍵盤) 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音域

管風琴音域極廣,管長則是決定音高的要素。

下列管長(英呎')或(英吋")及音高(hz):
128' 4hz,64' 8hz,32' 16hz,16' 32hz,8' 64hz,4' 128hz,2' 256hz,1' 512hz,6" 1024hz,3" 2048hz,1 1/2" 4096hz,3/4" 8192hz,3/8" 16384hz,3/16" 32768hz。

人之聽覺範圍約在20hz至20000hz之間。 在人的聽覺範圍以外的音的高低,是依靠感覺的。

音栓配置法

每首管風琴或管風琴改編作品,根據不同的演奏者會有不同的音栓配置法。即便作曲家標明了音栓的配置法,因作曲家所使用的管風琴和演奏者所使用的管風琴不盡相同,所以演奏者需要根據大師的指點,和自己的理解與經驗來配置音栓。音栓也叫拉栓,是圓形突鈕,可推進推出,通過軌杆機操縱滑板,控制音管;滑板上有與該排各音管對應的洞孔。音栓主要有:主要栓、笛音栓、弦音栓、簧音栓、變化音栓、混合音栓、聯鍵音栓等。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優美、莊重,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能演奏豐富的和聲。

管風琴由音管、音栓、鍵盤、軌杆機、風箱、琴箱組成。

音管

音管有兩種,分別稱作哨管和簧管,採用不同的發音方式。

哨管有圓柱形管體,圓錐形管腳,發聲原理與管弦樂隊中的長笛非常相像,演奏者的肺代替風箱來供給氣流。氣流通過哨管的根部進入,當氣流在哨管的腔內分裂的時候就產生振動而發聲。這個聲音在通過笛腔或哨管的其餘部分時被放大了。多組木製和金屬制的音管,其長度(決定音高)和形狀(決定音質)各不相同;其尺寸與音高相一致,長的奏低音,短的奏高音。

簧管在圓錐形管體內安裝金屬簧片發音,除本身音色外還可發出類似銅管木管獨奏的音色。簧管的發聲原理是:空氣從哨管底部進入,振動卻發生於簧舌(通常是黃銅做的)與哨管底部的一個凹槽(即共鳴器)之間。

鍵盤

管風琴上有一層或多層鍵盤。這些用手來操作的鍵盤叫做手鍵(manual)。大一些的哨管往往要用一種特殊的鍵盤來操作,即用演奏者的腳來操作,叫做腳鍵盤或腳踏板(pedal)。現代的管風琴都有這兩種鍵盤,一般手鍵盤有61個音,從C~c4,5個完整的八度。腳鍵盤32個音,從c~g1,兩個半八度。與其他重要的鍵盤樂器如小鍵琴羽管鍵琴鋼琴不同,它是通過管子而不是琴弦發音。

鍵盤與儲氣箱相連接,即通過一種聯動裝置(action)與哨管相連接的。有若干種不同的聯動裝置,最古老、也是最耐久的一種聯動裝置叫做滑片(tracker)。當琴鍵被按動時,掣子拉動滑片至指定位置,滑片上的小孔正好對準指定的音管。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