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德國詩人、漢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沃爾夫岡·顧彬(德語:Wolfgang Kubin,1945年12月17日—),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的策勒,是德國詩人、德國漢學家、翻譯家、作家並且是中國以外最重要的漢學家之一,與施舟人、施寒微並稱「歐洲三大漢學家」。
顧彬1945年生於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時期英屬區的舊漢諾威省策勒,1965年畢業於北威州賴訥戴奧尼西亞文理中學 (Gymnasium Dionysianum),這為他打下了古典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堅實基礎,1966年至1968年在明斯特大學學習新教神學。1968年,他在明斯特大學學習日本學和古典漢語。 1969年至1973年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學習漢學、哲學和德國文學。這些年他還再次從事日本研究。他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唐代詩人杜牧(803-852)的抒情作品。[1]
顧彬自1977年起在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學。他教授20世紀中國文學和藝術,並完成了關於中國古典文學中自然概念的演變的博士後論文。1985年10月1日,顧彬就任波恩大學東方與亞洲研究所中文教授(Professor für Chinesisch (C3))。1989年,他成為現代漢學教授,並於1995年8月接替羅爾夫·特勞塞特爾(Rolf Trauzettel)成為波恩古典漢學教授。
2012年12月25日擔任中國海洋大學德語系主任。他以翻譯現代中國散文和中國詩歌而在漢學界為人所知。他翻譯的六卷本魯迅小說散文選最為有名。他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被認定為權威著作。他自己也是詩人。儘管他多次公開批評中國,不過還是獲得了2007年中國獎金最高的詩歌獎。[2]
2006年11月26日,顧彬接受了德國之聲記者的採訪,就中國當代文學、中國作家,以及一些具體作家和作品(例如衛慧的《上海寶貝》)談了他的看法,其中有作出一些批評和意見。[3][4]但在一個月以後,被重慶晨報局部轉載,顧彬對個別作家的批評和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意見變成了「德國漢學家炮轟中國文學稱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並被中國大陸各大媒體轉載,引起了很大的反響。[5][6]
由於此事件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破壞了顧彬的個人形象。顧彬知道後,馬上給德國中文媒體發電郵澄清說:「就這件事,我收到了許多信件,報紙的採訪要求等等。那家重慶報紙顯然歪曲了我的話。我肯定說過,棉棉等人的作品是垃圾(「垃圾」二字是用中文寫的),但對中國當代文學整體我沒有這樣說。」[7]
顧彬曾在一次演講[8] 上說:「當我被採訪的時候,我無法控制自己,很不謹慎的用了『垃圾』這個詞,但僅僅是用在特定的語境中。」[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