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南語髒話,又稱垃圾話(白話字:lah-sap ōe),廣泛流行於使用閩南語的地區,包括閩南、潮汕、台灣及海外華人社區等。
1914年出版的《臺灣俚諺集覽》及1921年出版的《台灣風俗誌》中有記載,這些記載是台灣日治時期在台灣法院任職的日本人、收集訪查的台語髒話記錄[1]。
姦(kàn)為臺語中最為常見之髒話、情緒語言,被喻為「國罵」。其意義為動詞「性交」,借用為「強姦」,是具有極度侵犯性的詞語。其用法相當於華語的「肏」以及粵語的「屌」。由於一般人對臺語的書寫並不普遍熟悉,因此經常以現代漢語之借音字來書寫臺語以達義(火星文)。「幹」是最常見的借音字,如1990年李登輝提名郝柏村組閣時,5月3日《首都早報》即在頭版刊登「幹!反對軍人組閣!」;1996年3月6日,面對第三次台海危機時,《民眾日報》也曾在頭條刊載「幹!抗議中國武力威脅」。[2]另外「淦」、「贛」、「干」等字的用法亦常見。臺語單唸一個字時,則多讀作高降的[kan˥˧],係原陰去聲調的變調,而其後的受詞則省略,此為常見的意猶未盡的言談標誌。
「姦」字另有許多不同的衍伸用法:
在臺語中「簡」字本調音同「姦」字變調。因此在臺灣文學作品中出現帶有性暗示的簡姓人物,最著名者為王禎和的小說《嫁妝一牛車》中,主角的老婆阿好外遇的對象就叫「簡仔」。主角的鄰居故意問阿好的兒子:「簡底,簡底,那個奸你母的上哪裏去……?」
「姦」字在現代漢語的借音字「幹」中,引申為「修理」、「教訓」之意。如中華民國國軍黑話中常見的「欠幹是不是?」、「我要把你幹飛!」常見於男性長官。女性長官基於性暗示改用「薩」。
「諫詨」常被訛寫作「姦譙」、「訐譙」,但字音、字義皆沒有對應;由「性交義」衍伸而至「詈罵義」,亦無徵驗。由於「諫」與「姦」同音,以致「諫詨」一詞頗受避諱。
使(sái) 亦為台語中常見之髒話、情緒語言,起源於泉州話。 同「姦」(kàn)一樣,相當於華語的「肏」, 義為動詞「性交」,具有極度侵犯性的詞語,亦可寫成「駛」。因此,泉州話話常忌說「駛」(sái)字,不說「駛車」(sái chhia)而說「開車」(khui chhia);不說「駛牛車」(sái gû chhia)而說「牽牛車」(khan gû chhia);不說「駛田」(sái chhân)而說「犁田」(lôe chhân);不說「順風好駛船」(sái chûn)而說「順風好行船」(kiâⁿchûn)。
躄(phih) 同姦(kàn)一樣,起源於漳州話,「躄」的字面意思有「行進不止的樣子」,漳州話裏的本義則為「臉朝下仆倒」,皆可以此動作引申性交的動作,相當於華語的「肏」,具有極度侵犯性的詞語。[7]:636
𧮙(chhoh)亦可寫作「訴」,同諫(kàn)。[7]:680
箍(khoo) 同姦(kàn)一樣,相當於華語的「肏」,義為動詞「性交」,具有極度侵犯性的詞語,主要使用於同安。[7]:110
哭(khàu)亦為臺語中常見之罵人話、情緒語言。常以華語發音類似的字「靠」假代書寫,有時會與河南話的「尻」(意同「姦」、「肏」)[8]混淆做「挖靠」、「哇靠」。
「哭」字的衍伸用法有:
高雄市路竹區曾有人因說出「哭枵」「哭父」遭提告侮辱。唯檢察官指出「哭枵」與「哭父」雖不算文雅用語,但卻是生活上多用途的辭彙,有無公然侮辱仍應視出言動機、情境綜合研判。該案最後不起訴處分。[10]
臺灣著名的都市傳說稱泰語的「炒飯」音近臺語「哭父」、「白飯」音近「哭衰」,事實上泰語的飯(ข้าว)雖音近臺語的「哭」,然而炒飯(ข้าวผัด)的發音比較接近「khao phat」。[11]
膣(tsi),為女子的陰道,泉漳片作為髒話時通常與「屄」(台灣閩南語發音為 bai,華語發音為「ㄅㄧ」) 連用,潮汕片作為髒話時通常單用[12]:329。
𡳞(lān),為男子的生殖器。異體字為「膦」或「玍」,有時也被寫成並非原字的「卵」、「朖」。單獨使用加上語助詞「𡳞啦!」,可等同於華語口語的「屁啦!」,意即「最好是啦!」、不以為然之意。[14]
由於「藍鳥」以白讀音同「𡳞鳥」,在臺語新聞出現「多倫多藍鳥隊」時,通常發文讀音「niáu」。
2004年8月,由於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於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支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時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的陳唐山在外交部內接待鄉親的閉門會議中,以「新加坡鼻屎個國家」、「扶中國卵葩」批評新加坡政府奉承中共。影片於對外公開播放後被外界視為失言。製作會議記錄的公務人員,使用了原創的「LP」一字雅化「卵葩」。此事件後被坊間戲稱為「LP事件」。[16][17]
2012年5月14日,高雄市勞工局召開調解會議,調解委員張緒中對資方說法不滿,當場說了一句「我規𡳞脬火」,引起擔任主席的勞工局股長黃俊容認為張以「𡳞脬」辱罵他,提告妨礙公務、妨害名譽。最終檢察官認為張只是表達情緒、提出質疑,對張以不起訴處分。[18]
「𡳞」字另有相關衍伸用法:
2020年9月,宜蘭縣一名李姓男子結帳時因金額問題而跟林姓店員爭執,李男脫口而出「妳是不是在裝白爛」,被林女提起公然侮辱告訴。高等法院於2021年11月認為「裝白爛」有貶低、不屑等意,屬於侮辱污衊言語,駁回李男上訴,李男判拘20日,得易科罰金新臺幣2萬元,全案確定。[22]
潲(siâu), 男子的精液。「洨」為其諧音字。
2019年8月,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負責人陳之漢因不滿藝人吳宗憲評論網紅文化,而於網絡直播中以「食潲」、「我學他那種膣毴個性,說那種膣毴𡳞鳥話。」等語句批評吳宗憲。引起吳宗憲不滿,提出民刑事訴訟。刑事部份,臺北地院依公然侮辱罪,判陳之漢拘役58日,緩刑2年,並要支付公庫新臺幣10萬元,陳之漢和吳宗憲均未上訴而於2020年10月定讞。民事部分,一審法院判決陳之漢須賠償新臺幣80萬元,二審高等法院維持80萬元,經陳之漢不服上訴三審後,最高法院於2022年7月22日駁回賠償金額方面的上訴,陳之漢確定要賠吳宗憲80萬元。[25][26][27]
「潲」字在衍伸用法上,常加在「啥」(siánn)、「啥物」(siánn-mi̍h)字後以加強語氣,成為粗俗用語:
「潲」字的另一衍伸用法為動詞或形容詞後。
媌(bâ), 原指野貓,後用來指稱娼妓,如:「媌仔」(臺灣話:bâ-á)。《臺日大辭典》收有「媌片」(バアピア,臺灣話:bâ-phiánn,妓女之意)、「媌頭」(バアタウ,臺灣話:bâ-thâu,老鴇之意)等詞。[36]
2016年1月,桃園市一名女子在家庭口角衝突中,於醫院急診室外之公共場所被婆婆大罵「破麻」,事後該媳婦對婆婆提告。桃園地檢署認為「破麻」兩字在社會上有使人難堪、貶抑他人名譽地位及社會評價等意思,而於2017年8月將這位婆婆依公然侮辱罪起訴。[38]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臺南仕紳黃欣得知後即對家人吼道:「那些『悾闇仔』真的跑去炸美國的港口!」,接着對黃溪泉表示日本軍國內已自顧不暇,這場戰爭惹得這麼大,後面如何收拾?並認為不會撐太久了,日本輸面好大。[45]:2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