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佛教天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帝釋天(梵語:शक्र,Śakra,巴利語:Sakka),又稱天帝釋、帝釋,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釋提桓因達羅,簡稱釋提桓因。原來為印度教的神明,即因陀羅(Indra),主管雷電與戰鬥,統領空界,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3年6月12日) |
帝釋天 | |
---|---|
漢名 | 帝釋天 釋提桓因 |
梵名 | शक्र Śakra |
巴利名 | सक्क Sakka |
僧伽羅名 | ශක්ර(Shakra) |
藏名 | བརྒྱ་སྦྱིན་ 威利轉寫: brgya sbyin THL轉寫: da ö gya jin དབང་པོ་ 威利轉寫: dbang po THL轉寫: wangpo |
日語名 | |
蒙古名 | сакра ᠭᠠᠯᠤᠰᠵᠴᠠᠮᠺᠳᠪᠨ或ᠭᠣᠰᠹᠵᠬᠬᠺᠹᠬᠺᠮᠭᠰᠠᠺᠷᠣᠳ或ᠭᠠᠳᠭᠹᠭᠭᠦᠭ |
高棉語名 | សក្ក (Sakkak) |
韓語名 | 제석천 (帝釋天) (Jeseok Cheon) 석제환인 (釋提桓因) (Seokje Hwan'in) |
泰語名 | ท้าวสักกะ |
緬甸語名 | သိကြား (Da-gyar) |
越南語名 | 帝釋天 Đế Thích Thiên 釋提桓因 Thích Đề Hoàn Nhân |
信息 | |
信仰教派 | 上座部, 大乘, 金剛乘 |
屬性 | 雷電、神王 |
對應其他宗教的 | |
對應印度教的 | 因陀羅 |
對應朝鮮巫教的 | 桓因 |
佛教主題 |
帝釋天,梵文全名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音譯為「釋提桓因陀羅」、「釋提桓因達羅」,意譯為能天帝。在梵語中,釋迦(Śakra),意思是能夠、有能力、仁慈。[1]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陀羅(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勝者的意思[2]。名稱意為「能夠為天界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應翻譯為釋天帝,但在漢譯時,為順從漢語語順,將梵語順序反轉,稱其為帝釋天,又稱帝釋、釋天、天帝。在《雜阿含經》中,曾列舉帝釋天的名稱,有釋提桓因、富蘭陀羅、摩伽婆、娑婆婆、憍屍迦、舍脂缽低、千眼、因提利[3]。
帝釋天是吠陀經典中最重要的神明,出身提婆(deva),是天界之主,在古印度神話中有首要地位。但在吠陀時代後期,其地位慢慢被削弱,最後被降為次要神明,位階低於梵天、濕婆與毗濕奴之下。
在佛教傳說中,帝釋天為忉利天之主,統率諸天的天人。北涼譯本《大毗婆沙論》的帝釋[4],在玄奘譯本中被稱為藥叉天(即夜叉天)[5],又「帝釋」可以統率夜叉眾[6][7],且其傳說出身阿修羅[8][9]之妻子舍脂亦曾被譯為「設支」,在玄奘譯本《大毗婆沙論》稱其為青衣夜叉[10]。據以上記載,印順法師曾認為「帝釋」可能出身夜叉,與傳說為金剛手的普賢菩薩有一致之處[11]。
《長阿含經》記載,帝釋天曾要求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天子來協助他與阿修羅王作戰,似乎暗示他的地位高於其他四天[12]。《大智度論》記載,帝釋與阿修羅戰鬥時,居於中央,左方為伊舍那天,右方為婆樓那天[13]。
在佛經中,帝釋天被稱為天主,或諸天之主,而大梵天王被稱為娑婆界主。佛教相信,梵天與帝釋天為護法神,參與釋迦牟尼說法。《華嚴經》認為,證第三地發光地的菩薩,多投生為帝釋天[14]。
帝釋天於聽聞佛陀說法後,發願而得法眼淨,證得初果。[15]
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佛、道兩大宗教都常有把對方的神,吸納入自己的派系之傾向。在漢傳佛教中,帝釋天也被奉為十二天,二十諸天與二十四諸天之一的護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擺在寺廟的大雄殿裏。漢傳佛教徒也有人將道教玉皇大帝等同於帝釋天,道教徒並不認同。
在中國佛教故事及其衍生的小說、漫畫、影視劇、遊戲中,常出現帝釋的身形。其他佛教主題的藝術作品、遊戲亦然。例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