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認知心理學(英語:Cognitive psychology)是對諸如注意力語言使用、記憶感知、問題解決、創造力思考等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從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才發展出來(見認知革命)。1956年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史上的重要年份。這一年幾項心理學研究都體現了心理學的資訊加工觀點。如諾姆·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和艾倫·紐厄爾司馬賀的「通用問題解決者」模型。「認知心理學」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現是在1967年烏爾里克·奈瑟(Ulric Neisser)的新書。而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於1958年出版的《知覺與傳播》一書則為認知心理學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礎。此後,認知心理取向的重點便在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所指出的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一種以心智處理思考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便像電腦軟件在電腦裏運作相似。認知心理學理論時常談到輸入表徵計算處理,以及輸出等概念。

這種理解心智運作的方式在過去數十年變得非常普遍。這些比喻常見於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中。認知理論的應用在最近並廣及許多動物認知研究的比較心理學領域。

資訊處理認知功能取向最近正被一些心理學新的研究取向所質疑,例如動力系統取向以及哲學中心體合一之觀點。

由於電腦的隱喻和使用,認知心理學在1960年至1970年間得到許多人工智能及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助益。事實上,它已發展成為一個跨領域的認知科學,此學門整合了一系列不同取向關於心靈心智處理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與從前心理研究取向有不同之處。認知心理學使用系統化的科學方法,拒絕接受內省的研究方式,與佛洛依德心理學的現象學研究方法不同。且認知心理學認定內在心理狀態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動機),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不同。

Remove ads

主要研究領域

知覺

記憶

知識表示

語言

分類

思考

Remove ads

現代觀點

現代的認知心理學觀點通常將認知視為一種雙重歷程理論,由丹尼爾·卡尼曼在 2011 年闡述。[1] 卡尼曼對兩種認知處理方式進行了更多區分,將其稱作「直覺型歷程」和「推論型歷程」。直覺型歷程(或系統一)類似於聯想推理,被認為是快速且自動化的,通常包含強烈的感情紐帶,卡尼曼說這種直覺歷程的推理是基於已形成的習慣,難以改變或操縱。另一種推論型歷程(或系統二)較慢且更不穩定,受制於有意識的判斷和態度。[1]

參看

參考文獻

研究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