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革命為一場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知識運動,對思維及其過程進行跨學科的研究,這些研究後來被統稱為認知科學。相互交流的相關領域有心理學、人類學、語言學。認知革命使用了當時在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領域的新興方法,早期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目標是將科學方法應用於對人類認知的研究,透過人工智能的計算模型來設計實驗,在受控的實驗室中系統地測試人類的心理過程。[1]
一些重要的出版物引發了認知革命,包括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在1956年的文章《神奇數字7±2》[1](心理學最頻繁引用的論文)[2],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3](1957)和《回顧b.f.斯金納的言語行為》(1959)[4],以及約翰·麥卡錫、馬文·明斯基、艾倫·紐厄爾、赫伯特·西蒙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著作,如1958年的文章《人類解決問題的理論元素》[5]。烏爾里克·奈瑟(Ulric Neisser)在1967年的著作《認知心理學》也是一個里程碑[6]。
20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認知研究中心[7]以及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人類資訊處理中心,在開展認知科學學術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8]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認知運動超越了行為主義成為一種心理範式。 [9][10] [11]20世紀80年代初,認知方法已經成為心理學領域大多數分支研究的主導方向。
心理學家斯蒂芬·平克在他的著作《白板》(2002年),提出五個構成認知革命的關鍵觀點:[12]
- 精神世界可藉由概念的資訊、計算、回饋而基於在物質世界之上。[12]
- 心靈不可能是空白的,因為白板無法做任何事情。[13]
- 有限的內心計劃可產生無限行為。[14]
- 普遍的心理機制可能構成不同文化間的表面差異。[15]
- 心靈是個複雜的系統,由許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16]
Thagard, Paul. Cognitive Sc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4 [8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Gorenflo, Daniel W.; McConnell, James V.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Journal Articles and Authors in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Textbook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6 August 2016, 18 (1): 8–12. doi:10.1207/s15328023top1801_2.
Noam Chomsky. web.archive.org. 2015-10-16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Thagard, Paul. Cognitive Sc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4 [8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Neisser, U (1967)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leton-Century-Crofts, New York.
George Mandler - In Memoriam.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C San Diego.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8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Thagard, P. Cognitive Scienc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2 [2019-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Waldrop M.M. The Dream Machine: JCR Licklider and the revolution that made computing personal.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2: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