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
英格蘭足球頂級聯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英語:Premier League),通常被稱為英超,是英格蘭足球最高等級的賽事類別亦是世上最頂級的足球聯賽,由英格蘭足球總會於1992年2月20日確立,首個球季於1992–93年正式面世。作為英格蘭足球聯賽系統的組成部分,英超的每支球隊均需與同級別的全部其它球隊進行主客場制對賽。威爾斯球隊在英格蘭足球聯賽系統參賽,亦有資格成為英超球隊,但不能再以威爾斯國家地區身份參與歐洲賽事。
Remove ads
英超共有20支參賽球隊,運作模式為一所以20間球會共同擁有的有限公司。球季於每年8月至次年5月進行,每隊共有38場比賽,20支球隊相互對賽兩次,其中主、客場各一次。每個球季,英超共有380場比賽[1]。大部份英超的比賽於週末下午開賽,亦有一部份在週中的傍晚舉行。
英超是全世界最多人觀看的體育聯賽。在全球各地,212個地區有電視轉播英超賽事,潛在觀眾約有47億人[2]。2014–15球季,英超球會的球場平均入場人數超過3.6萬人[3],僅次於德國甲組足球聯賽的4.35萬人[4]。 歐洲足協於2018年1月初發表一份126頁的歐洲各大球會統計報告,記錄不同聯賽與及球會的數據。而於2016/2017球季最多人入場聯賽的統計中,英超以累積超過1300萬人次入場成為第一。
自1992年成立以來,共有7隊曾奪得聯賽冠軍,分別是曼聯(13 次)、曼城(8 次)、車路士(5 次)、阿仙奴(3 次)、利物浦(2 次)以及布力般流浪和李斯特城(各 1 次)。
Remove ads
概況
以下的元指以英鎊或美元兌換的港元:
德勤發佈《年度足球財務報告》顯示,英超20支球隊在2015/16球季的收入達到36.4億鎊,達到19.27億鎊﹙約196億港元﹚,佔報告總收入的53%。[5]
香港樂視(已倒閉)用4億美元(共31.2億港元)購買2016–2019三季英超播放權,折合每年10億港元,超過泰國7.5億港元,香港成為全亞洲收看英超最貴的地區,亦是全球第三貴的地區(僅次於美國及北歐三國地區)。又假設全香港英超球迷在電視安裝英超,每年都要承擔400港元轉播費。《每日郵報》估計英超在2016-2019的英國(海外)收入為32億鎊,較英超在1992年創立時爆升150倍,升幅比香港、中國內地樓價更高。
now TV 未有披露2019至2022年新轉播合約金額。
2016至2019年轉播費大幅提升。英超2013至16球季的轉播合約,三季的轉播收益達51.7億鎊(英國為30.18億鎊),2016至19的三季轉播收益為創紀錄的超過80億鎊(英國為51.36億鎊)。升幅有 70.1%。
英國亞馬遜由2019年起的3個球季,每年可以網上直播20場英超比賽,是英超首次授權英國網上直播。這次協議中直播10場周中比賽外,還選另外10場長周末比賽來直播。傳統上當地較少會直播周末賽事以鼓勵球迷入場。雙方沒有公開金額。
2019年8月的新電視轉播合約,英國 BT Sport 將支付9.75億英鎊(102.6億港元)播放未來3年共52場賽事,天空電視則支付37.5億英鎊(394.6億港元)播放未來3年共128場賽事。[6]
2017–2018球季,亞軍曼聯收入高達1.49億英鎊,比冠軍曼城1.47億鎊更高。另一方面,在英冠升上英超亦是經濟收入差異可觀。2016/17年球季英超包尾的新特蘭獲得9800萬英鎊電視轉播費及獎金。
英超在球隊降班後,為了不讓他們硬着陸後崩盤,並幫助他們早日重返英超,會提供一定期限的補助(人稱降落傘條款)舊制度是4季固定金額,但自2016/17年球季起減少到3季,而金額也是浮動式,同時若升班後僅待1季就落回英冠則只有2季。[7]
不過鉅額補貼只是輔助,降班球隊們的命運終究還是由他們決定。紐卡素聯2度落回英冠,但他們都是只待1季就帶着英冠冠軍強勢回歸;阿士東維拉在2015/16年球季被降班,不過靠着分3季得到8700萬鎊,及時趕在降落傘到期前重回英超;但也有耗盡降落傘以後才打回英超的;甚至像是新特蘭那樣連續2年遭降班的慘例。
雖然降落傘補貼比英超少很多,不過對任何一支英冠球隊收入而言已經是鉅額。英超的巨大經濟效益可以讓升班隊伍們一舉成為富貴球隊,但也令加劇前英超球會、原英冠和從英甲升班的球會鴻溝(如:薪酬競價、廉宜入場券等)。
Remove ads
在電視直播收益方面,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7-2018球季亞軍曼聯,預計將收取來自《天空體育》及《英國電訊》的電視直播收益高達1.49億英鎊(約15億港元),比冠軍曼城的1.47億鎊高。根據英國國內的直播合約條款,直播收益分成視乎球隊比賽轉播次數與及聯賽排名高低而定,今季曼聯乃其中一支比賽轉播次數最多的球隊達28次,比25次轉播曼城多。而其餘四支英超四大豪門球隊,都得到1.4億鎊的直播收益分成,其中阿仙奴與曼聯在轉播次數相同的球隊,直播收益分成阿仙奴以1.41億力壓車路士排第五。[9]
巴克萊銀行曾於2006年與超級聯賽簽署價值6,580萬英鎊的贊助合約,為期3年至2010年[10]。2012年7月12日英超賽會宣佈2013/14球季至2015/16年球季繼續由巴克萊銀行冠名贊助英超,贊助合約以每球季4,000萬英鎊,總值1.2億英鎊[11]。2016–17年以後以「Premier League」(超級聯賽)為名稱,同時進行品牌改造,重新設計英超標誌、字體及風格等[12]。
第一圈英超比賽於1992年8月15日舉行,錫菲聯的甸尼當日對曼聯的比賽在上半場5分鐘的入球,成為英超第一球。英格蘭超級聯賽現有 20 支球隊,成立至今以曼聯戰績最佳。截至2024至2025年球季,英超有7隊曾經奪得冠軍:曼聯13次、曼城8次、車路士5次、阿仙奴3次、利物浦2次、布力般流浪、李斯特城各1次。
過往英超的歐聯席位幾乎都由「英超四大豪門」(曼聯、車路士、阿仙奴、利物浦)壟斷,不過近年隨着曼城和熱刺將豪門擴張成BIG 6,加上不少有實力的中游球隊崛起,情勢起了明顯變化,4大豪門都曾因此失去歐聯甚至是歐洲賽的參賽資格。
英超是歐洲主要聯賽中唯一沒有冬歇期的足球聯賽,而且在聖誕節和新年的時候比賽更加頻密,被稱為聖誕新年快車。此舉也引起不少行內人士和球迷討論球員體能應付的問題,亦是大部分球評家認爲此乃英格蘭多年來在國際賽(世界盃及歐洲國家盃)表現令人失望的原因之一。
英超並不像其他歐洲地區的頂級足球聯賽那般,由一至兩隊球隊壟斷冠軍,如西甲由巴塞隆拿及皇馬兩隊包辦過半錦標(然而近期馬德里體育會也追逐了上來),意甲祖雲達斯和德甲拜仁慕尼黑更先後締造9連霸及11連霸的驚人紀錄。近年有能力爭取英超冠軍增加到了5~6隊,2015–16年球季英超冠軍更是由長期處於積分榜中下游,上季才升班至英超聯賽的李斯特城奪得。
此外,在歐聯方面,由於李斯特城的神話,以及熱刺和曼城崛起,英超四大豪門(利物浦、車路士、曼聯、阿仙奴)都發生過未能取得席位的狀況。相比由少數隊伍長期壟斷的其它聯賽,英超顯得更變化多端、更刺激。
截至2024年至2025年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22支英超創始成員有6隊從未被降班,分別是阿仙奴、車路士、愛華頓、利物浦、曼聯和熱刺。
英國脫歐公投對英超所帶來的風險、機遇,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難以準確評估。但英超的冠絕全球的高額收入,高可賞性及極為穩固的歷史基礎,英超未來發展審慎樂觀。
英超球證的水準經常遭球迷詬病。比如明顯越位/犯規的入球判有效,以及部分球隊獲球證明顯優待或針對。即使之後引入VAR,情況未見改善。所以在2018年世界盃中沒有一位英格蘭球證在執法名單中。
英格蘭足球總會於2018年11月15日宣佈,在2019-2020年球季起引入視像助理裁判(VAR),為歐洲五大聯賽中最遲引入VAR的聯賽[13]。雖然英超已經引入VAR,但仍不時出現漏判及誤判的情況,比如明顯的越位入球VAR判入球有效。
2021年4月19日,英超「六大豪門」(曼聯、阿仙奴、利物浦、車路士、曼城、熱刺)聯同其他歐洲豪門宣布成立歐洲超級聯賽,以圖取代歐霸盃冠軍盃。歐洲足協隨即發表聲明反對,並禁止歐超聯球隊參與歐洲賽事及代表國家隊參加盃賽賽事。同日,英超聯亦發聲明或禁止「Big 6」球隊再參加英超賽事,並聯同其餘14隊英超球隊商討對策。由於「Big 6」球隊是英超聯主要收入來源,勢必大大打擊英超的收入。
賽制
2024–25球季參賽隊數:20 隊(由1995–96球季開始參賽球隊由 22 隊減至 20 隊)
賽制:雙循環制,分主場及作客比賽,每支球隊共進行 38 場賽事,勝得 3 分,和得 1 分,負得 0 分;以積分多寡釐定名次,若同分則以得失球來區分排名,如仍相同就以得球計算。如此仍相同,而同分球隊的排名會影響冠軍/降班/參加歐洲比賽席位,就會於中立場舉行一場附加賽決定排名。
完成所有賽事後積分與排名最高的隊伍即該屆聯賽冠軍,並依序排定歐戰席次,而總排名最低的3隊球隊會被直接降班至英冠。
同時,英冠頭2名直接升上下一球季的英超,第3至6名則以附加賽決定最後一個升班名額。一般認為升班附加賽為代價甚高的附加賽,源自英超及英冠天文數字級的金錢收入,榮耀差異。可用魚躍龍門,升價十倍來形容。
根據目前的紅黃牌規則,只要該球員在一季內每纍積5張黃牌便需要停賽一場。與國際足協的賽例一樣,只要該球員一場球賽內拿到紅牌(分爲「直紅」或「兩黃一紅」),其需要立即離開球場範圍並需要在之後的比賽中停賽。不同的是,「兩黃一紅」只需要停賽一場,而「直紅」則最少停賽三場(戰術犯規則可減少至一場),如果犯規嚴重,英格蘭足球總會更可以加重該球員的停賽場次。紅牌同樣適用於場外的職球員(如領隊、教練團及入替球員)。如被判紅牌與在場被驅逐的球員無異,需要立即離開球場範圍。
不過如果該球員認爲被球證錯判紅牌的話,可以連同領隊向英格蘭足球總會提出上訴。如上訴得直,英格蘭足球總會可以刪除該球員的紅牌記錄,但有些情況停賽的懲罰會維持不變。同樣地,如果該球員在比賽中犯下嚴重的犯規而當值球證沒有給與紅牌的話,英格蘭足球總會可以透過影片回放來決定。如犯規嚴重,英格蘭足球總會同樣可以對該犯規球員追加停賽懲罰,而且與拿到紅牌的球員一樣以停賽三場作爲起點。
以下為參加歐洲賽事名額分配:
參加歐霸盃冠軍盃隊數:4隊(聯賽頭4名隊伍,或頭5名球隊(如透過歐洲足協系數排名取得額外席位))
參加歐霸盃隊數:2隊(聯賽排名第5或第6名、足總盃冠軍獲得參賽資格)
參加歐洲協會聯賽隊數:1隊(聯賽盃冠軍獲得參賽資格)
參賽球隊
2024–25球季共有20支隊伍參加,其中升班球隊為2023–24球季英冠聯賽冠軍李斯特城、亞軍葉士域治和升班附加賽冠軍修咸頓。
a = 英超創立時比賽球隊
b = 未曾在英超降班的球隊
歷屆冠軍
根據這項「英超海外賽」計劃,計劃從 2010–11球季開始,每球季會有 10 場比賽移師到海外舉行。這項計劃提議將目前 38 圈數的英超擴充到 39 輪。多出來的圈數中,將會有 10 場比賽於1月左右在5個國外城市進行,而海外賽也將會計算在聯賽積分內。計劃公布後,英國國內反應不一[15][16]。歐洲足協主席柏天尼則強烈反對這個計劃,認為計劃非常奇怪[17]。而也有人擔心多出來的賽程可能不公平,例如車路士遇上曼聯,而阿仙奴遇上打比郡的話,阿仙奴取勝的機會比車路士大,也同時減低了對方奪冠的機會[18]。美國足球總會聲稱賽事在獲得國際足協批准後方可在美國本土舉行[19],亞洲足球協會則強烈反對該計劃[20]。而前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Sepp Blatter)明言反對,同時該計劃將影響英格蘭申辦2018年世界盃[21]。2月21日英格蘭足球總會駁回第39輪英超比賽的申請[22]。3月14日國際足協行政委員會一致反對第39輪英超比賽的建議[23]。6月5日英超球會主席夏季會議由於包括曼聯及利物浦的三支球隊激烈反對第39輪英超比賽,無法達成協議後延遲決定第39輪英超比賽[24]。
2014年10月,英超再有「英超海外賽計劃」想法,根據這項計劃,每球季的10場英超比賽有望移師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舉行。但到2018–19球季仍然未實現。
2010年英超建議設立附加賽,由聯賽第 4 至 7 位的 4 支球隊競逐歐聯第四席的參賽權[25],意圖打破「英超四大豪門」壟斷歐聯參賽席位的情況,雖然英超球會領隊意見分歧[26],「四大球會」隨即提出反對,時任阿仙奴領隊雲加認為經歷38場聯賽球隊所處的位置就是其應有的位置;時任利物浦領隊賓尼迪斯表示現時賽程繁重,更笑稱附加賽要打到世紀末[27]。於3月4日舉行英超董事會,由於不獲得20間英超球會最少14票的支持,建議宣告終止[28]。
經濟狀況
英超聯賽各球會的總資本在 2006–07 球季結束時估計為 22 億英鎊,但負債總額則高達 24 億 6,900 萬英鎊,不過其中有約9億的負債是各球會的股東的債權和投資,即不負擔利息的軟性貸款。聯賽前三名球隊車路士、曼聯和阿仙奴在負債榜上也分列前三位,高達 6 億 2,000 萬、6 億零 500 萬和 2 億 6,800 萬。其中車路士主席阿巴莫域治一個人的投資就達 5 億 7,500 萬英鎊,為英超歷史上所有單項投入之最,不過也使得球會可以在連年大規模虧損的情況下運營,而曼聯、阿仙奴因為貸款每年支付的利息就高達 6,200 萬與 2,000 萬英鎊。
英超聯賽每年的收入(23億歐元)雖然在世界各國足球聯賽中遙遙領先,但是其運營利潤(1 億 4,100 萬歐元)卻不如收入第二的德國甲組足球聯賽(2億5000萬歐元)。原因主要是英超的工資開銷逐年上漲,2006/07球季佔到了收入的63%,而相反德甲卻成功將這一比例控制在45%。
英超聯賽於亞洲是最受歡迎的聯賽之一,電視轉播權往往以天價售出。以香港英超轉播權為例,電訊盈科旗下Now寬頻電視以天價兩億美元(約十五億五千萬港元)投得 2007–2010 年球季播映權, 而有線寬頻旗下有線電視就以約十億港元投得 2010–2013 年球季播映權。[29] 2012年,電訊盈科旗下Now寬頻電視公佈與英格蘭超級聯賽達成協議,以2億美元投得2013/14年度球季起三個英超球季的香港獨家播放權[30]。
曼聯在 2006–07 球季創下了 6,600 萬英鎊的運營利潤,打破了自己之前保持的 5,200 萬(2003–04球季),為英超之最,幾乎佔據了整個聯賽淨運營利潤的六成。而車路士同年度的運營虧損則達到 7,600 萬英鎊。
另英超球隊亦會購入非英籍球員,而且只要該球員來自歐盟成員國就無需申請工作證,而非歐盟成員國則需要申請工作證。但自2016年6月24日的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完成,意味着英國將脫離歐盟。換言之目前效力英超的非英籍的球員及領隊均需要申請工作證,再加上申請工作證的門檻甚高,英足總亦在公投結果出後不久發表聲明指擔憂此舉會更難吸引頂級球員加盟英超,而且更有機會令英超收入大減。(而英足總及其他英超領隊均偏向支持留歐)
英超聯賽自1993年至2016年獲得冠名贊助:
- 1993–2001年:「嘉寧啤酒」(Carling)稱為「足總嘉寧超級聯賽」(FA Carling Premiership)
- 2001–2004年:「巴克萊信用卡」(Barclaycard)稱為「巴克萊信用卡超級聯賽」(Barclaycard Premiership)
- 2004–2007年:「巴克萊銀行」(Barclays)稱為「巴克萊超級聯賽」(Barclays Premiership)
- 2007–2016年:「巴克萊銀行」(Barclays)稱為「巴克萊超級聯賽」(Barclays Premier League)(中文名稱沒有改變) [31]
- 2016年– :沒有冠名贊助,純粹稱為「超級聯賽」(Premier League) ,英格蘭以外地區大多加上 English 稱作 English Premier League(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以茲識別。
賽事轉播
在英國和愛爾蘭,英超聯賽的轉播權由天空體育、TNT體育(TNT Sports)和亞馬遜視頻三家瓜分,每球季轉播380場賽事中的200場(天空體育128場、TNT體育52場、亞馬遜20場)。[32]另外,除天空體育外,BBC也擁有賽事集錦的播映權,球季中每周六晚間由BBC One播出《今日比賽》節目。
出於對球場上座率的保護,英足總規定,英國境內的電視台和網絡媒體不能實時轉播當地時間周六14:45-17:15進行的足球比賽(包括英國本土聯賽和海外聯賽),因此英國觀眾無法通過本地電視和互聯網平台收看所有英超賽事的直播(其中包括了2021年C羅回歸曼聯之後的首場比賽)。這導致一些英國球迷會在這一時段選擇通過國外電視台或網絡平台收看英超聯賽;球迷私下觀看國外平台轉播的英超賽事並不違法,但如果在公開場合面向公眾播映則有可能遭致罰款。但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於球場不對觀眾開放,因此這一條款在2020/21球季英超期間得以暫停執行。
海外方面,英超賽事的信號製作由美國IMG旗下的「英超製作」進行,並提供給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的轉播商。除賽事直播信號外,IMG也製作了眾多英超相關電視節目,如《Review》(英超精華)、《World》(英超世界)等。以下為2021-22球季起部分地區的持權轉播商:
中國大陸及澳門方面,2016年,蘇寧體育買下2019-22年英超賽事全媒體版權,並在旗下PP體育平台播放,同時將賽事分銷給央視(僅限部分免費場次)、中國移動咪咕視頻及上海廣播電視台魅力足球頻道(部分付費場次)。但雙方因轉播費用分歧於2020年9月3日終止合約。有媒體分析認為,由於版權費用被嚴重抬高(先前新英體育以約10億元人民幣獲得了六年的英超版權,而蘇寧購買三年英超版權就需要投入約49.67億元人民幣),可能令中國內地轉播商望而卻步、不願高價「接盤」。[33][34]最終也導致了中國內地球迷無法通過正版途徑觀看2020-21球季英超首圈比賽。2020年9月17日,英超與騰訊體育達成合作,騰訊體育以1000萬美元的低價拿下2020-21球季英超版權。[35]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1日,愛奇藝體育宣布拿下英超在中國大陸和澳門未來四個球季的獨家新媒體版權,英超版權重歸新英手中。另外,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稍後也獲得了英超的版權。2022-23球季起,央視也再次獲得播映權。
在PP體育之前,英超在中國大陸的版權方分別為ESPN(1990年代-2007年)、天盛(2007年-2010年)和新英體育(2010年-2019年),除天盛採取自有平台(歐洲足球頻道)獨播的方式外,其餘轉播方均會把賽事分銷給其它機構。[34]
香港方面,歷史上擁有英超轉播權的還有過ESPN(1993年-1996年、2001年-2004年)、有線電視(1996年-1999年、2010年-2013年)、樂視體育香港(2016年-2018年)等機構[36][37]。
音頻直播方面,英超與英國體育電台talkSPORT合作,面向全球以英語、西班牙語和漢語普通話播出賽事;BBC Radio 5 Live也有直播。
賽事用球
在英超成立的首季,主場球隊負責提供賽事用的皮球,通常為主隊球衣製造商同一品牌的皮球。1993年英超與邁塔(Mitre)達成協議,供應整項賽事用的皮球,直到2000年才轉由Nike(Nike)取代其席位。
- 1992年:主場球隊提供
- 1993–1995年:Mitre Pro Max
- 1995–2000年:Mitre Ultimax
- 2000–2002年:Nike Geo Merlin
- 2002–2004年:Nike Geo Merlin Vapor
- 2004–2006年:Nike Total 90 Aerow(冬季採用黃色的Hi-Vis)
- 2006–2008年:Nike Total 90 Aerow II
- 2008–2009年:Nike Total 90 Omni
- 2009–2010年:Nike Total 90 Ascente
- 2010–2011年:Nike Total 90 Tracer
- 2011–2012年:Nike Seitiro
- 2012–2013年:Nike Maxim [38]
- 2013–2014年:Nike Incyte
- 2014–2015年:Nike Ordem 2
- 2015–2016年:Nike Ordem 3
- 2016–2017年:Nike Ordem 4
- 2017–2018年:Nike Ordem V
- 2018–2020年:Nike Merlin
- 2020–2024年:Nike Flight
球員統計

最後更新:2024年4月22日[40]
斜體 顯示者仍於其他聯賽比賽,粗體 顯示者仍於英超比賽。[41]
獎項
現在的英超冠軍獎盃由皇家珠寶商愛絲普蕾負責鑄造,重4英石(25千克),高43厘米及深25厘米,主體為合金銀,表面電鍍純銀,底座由孔雀石造成,表面蓋有銀環,刻有冠軍球會的名單,孔雀石的綠色代表球場的草坪[42]。獎盃設計取材自英格蘭足球傳統的「三獅」紋章,其上有金冠,兩隻獅子分據獎盃手柄上方,第三隻獅子即球季結束高舉獎盃的冠軍球隊隊長[42]。手柄上繫的綵帶印上英超名稱則按照冠名贊助的名稱。
除冠軍獎盃及冠軍隊成員的冠軍獎牌外,英超在球季每月頒發每月最佳教練、每月最佳球員、每月最佳入球三個獎項;而每年球季亦會頒發球季最佳教練、金手套獎、金靴獎、球季最佳球員、球季最佳入球、球季最佳組織者、球季最佳年輕球員七個獎項。
2002年是英格蘭超級聯賽十周年,為了對這十年裏對英超貢獻良多的球員及球隊,特別設立英格蘭超級聯賽10年獎項。所有獎項均由公眾投票及一組專業足球評論員所選出。
2012年是英超20周年紀念,為慶祝其事,設立英超20年獎項,由公眾投票及一組專業足球評論員所選出。[44]
聯賽標誌
-
舊標誌 (2007-2015)
-
新標誌 (2016-)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