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1812年戰爭(英語:War of 1812),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美英戰爭American-British War),是美國方同盟與英國方同盟之間發生於1812年至1815年的戰爭。名義上是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然而英國軍隊有50%兵員是加拿大民兵;同時,美洲原住民部落由於種種原因也捲入了戰爭。

快速預覽 1812年戰爭, 日期 ...
1812年戰爭

由上圖順時針:華盛頓大火之後的美國國會大廈;昆士頓高地戰役中身受致命傷的艾薩克·布洛克;憲法號與勇士號的海戰;1813年特庫姆塞在泰晤士戰役中戰死;安德魯·傑克遜擊退進攻新奧爾良的英軍。
日期1812年6月18日-1815年2月18日
(2年8個月)
地點
北美洲東部和中部、大西洋、太平洋
結果

軍事僵局

  • 美國白宮遭英軍焚毀
  • 印第安聯盟遭美軍擊潰
領土變更 維持戰前原狀,無邊界變化
參戰方

美國

大英帝國


西班牙帝國
(自1813年起)
指揮官與領導者
詹姆斯·麥迪遜
亨利·迪爾伯恩
雅各布·布朗
溫菲爾德·史考特
安德魯·傑克遜
威廉·亨利·哈里森
威廉·赫爾
澤布隆·派克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利物浦伯爵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喬治·普雷沃斯特爵士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艾薩克·布洛克爵士 
上加拿大 戈登·杜蒙德
下加拿大 夏爾·迪·薩拉貝里
特庫姆塞 
西班牙 馬特奧·岡薩雷斯·曼里克
關閉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年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對美國國會大廈白宮進行了名為華盛頓大火的焚燒行動。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的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

Remove ads

起因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禦鬆懈。此時英國正與法軍交戰,無暇顧及美洲事務,美國欲乘機向北擴張,並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

1812年,美國卸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美國必須控制整個北美洲大陸的信念後來被稱為美國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國也有戰略優勢。在聖羅倫斯河邊界地區,北岸的加拿大一側人口密度基礎設施水平比南岸的美國高出兩倍。

美國聲稱大英帝國在以下三個方面侵犯其主權:

  1. 英國不遵守美國獨立戰爭後雙方1783年達成的巴黎條約:拒絕移交西部地區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
  2. 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追捕逃兵,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出生於英國,但已歸化為美國公民。
  3. 英法之間的拿破崙戰爭導致的貿易禁運,使上百艘美國商船被皇家海軍扣押,美國的中立國地位未被尊重。

1811年,美國眾議院鷹派議員鼓動戰爭。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有趣的是,英國為了避免對美戰爭而解除貿易禁運的消息在開戰以後才姍姍來遲。

Remove ads

進程

Thumb
麥克亨利要塞戰鬥,法蘭西斯·史考特·基為此寫下的星條旗歌成為美國國歌

雖然戰前雙方之間已經有長期的外交紛爭,但是戰事爆發時,均未充分備戰。英國被拿破崙戰爭拖住,不得不將大部分精銳海陸武裝力量部署在歐洲。英國在北美的最高軍事長官得到的指示是,克制進犯行動,以避免從歐洲和英國其他殖民地調兵增援。1812年,英國在加拿大的正規軍只有5,004人,輔以加拿大民兵。戰爭期間,英國對拿破崙的戰爭結束後才將大批戰艦調往美國海域。

美國方面也未做好戰爭準備。1812年,陸軍正規部隊只有不到12,000兵員。開戰後,雖然美國國會批准擴軍至35,000人,但是士兵多為志願兵而且民眾不熱衷行伍,極度缺乏受過正規訓練的軍官,部隊戰鬥力不足。

戰爭在四條戰線上展開:

  1. 大西洋
  2. 大湖地區和加拿大邊境
  3. 美國海岸
  4. 美國南部州

大西洋上的戰鬥

英國擁有當時世界最強的海軍力量。1812年,英國皇家海軍在美洲水域部署了97艘軍艦。其中有11艘戰列艦和34艘護衛艦。美國海軍相形見絀,成立後不到二十年的美國海軍僅有22艘軍艦,大部分為護衛艦,而且比皇家海軍的同類軍艦笨重。英國人的策略是保護來往於加拿大的商船,同時封鎖美國港口,限制其貿易活動。鑑於總體數量處於劣勢,美國海軍的策略是打完就撤,繳獲戰利品,只有在數量占相對優勢的前提下才與皇家海軍交戰。英國報紙譏諷年輕的美國海軍只是街頭流氓組成的烏合之眾。

然而在戰爭初期,美國海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俘獲大量英國船隻,甚至包括三艘皇家海軍戰艦。美國海軍的戰果令皇家海軍對其刮目相看。於是英國派遣大量艦艇,對美國港口進行更為嚴厲的封鎖,使英國可以從容地將大量陸軍部隊運送到美國海岸,一個重要戰果是英國陸軍於1814年8月24日攻佔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並且焚燒了總統官邸(白宮),史稱「華盛頓大火」。

大湖地區和加拿大邊境的軍事行動

入侵加拿大,1812

西部戰場集中在伊利湖安大略湖之間的尼亞加拉河一線,以及聖羅倫斯河尚普蘭湖地區,是1812年美軍進攻的重點。如果美軍直撲聖羅倫斯河防線,佔領蒙特利爾魁北克城,那麼英軍的補給線就被切斷,加拿大西部地區將無法堅守。

休倫湖聖約瑟島的英國駐軍比附近的美軍更早得到戰爭爆發的消息,並且先發制人。1812年7月17日,聖約瑟島英軍突襲鄰近的美國麥基諾島的要塞,迫使美國守軍不戰而降。

7月12日,美國陸軍中將威廉·胡爾英語William Hull率領民兵為主的部隊,從底特律向加拿大阿默斯特堡堡壘進軍,在卡納德河畔與加拿大英軍發生若干小規模衝突後,胡爾認為攻堅裝備不足而決定撤軍,8月3日胡爾獲知麥基諾島淪陷的消息,進一步放棄已控制的加拿大領土。8月13日進入阿默斯特堡堡壘的英國陸軍少將艾薩克·布洛克爵士掌握胡爾軍隊的若干情報後,決定攻擊底特律。8月16日,英軍藉着砲擊與心理戰讓在底特律的胡爾將軍投降,此次戰役被稱為底特律圍城戰。此後布洛克迅速揮師伊利湖東岸,擊退了美軍的進犯,但在10月13日的昆士頓高地戰鬥英語Battle of Queenston Heights中陣亡。

美國人在1812年最後一次對加拿大的進攻發生在尚普蘭湖地區。由於參戰的美國民兵拒絕離開美國本土作戰,進攻遭遇失敗。相形之下,加拿大民兵表現相當優秀。英裔加拿大人多數是美國獨立戰爭後流亡加拿大的保皇派,傳統上忠於英國王室;法裔加拿大人多是天主教徒,一向厭惡美國的反天主教情緒;二者共同反對美國企圖佔領加拿大。

Remove ads

美國西北部,1813

Thumb
伊利湖戰鬥

胡爾將軍投降後,威廉·亨利·哈利森將軍負責指揮西北地區美軍,並試圖奪回底特律。英國守軍指揮官是亨利·普羅克特上校。1813年1月22日,哈利森的部隊在法蘭西鎮戰鬥中受挫,普羅克特將戰俘移交給印地安部落的盟友,其中60名戰俘遭到殺害。美軍收復底特律的行動宣告失敗。

俄亥俄戰役

1813年5月,普羅克特率軍包圍俄亥俄州梅格斯要塞。美國援軍被印地安部落擊敗,但是要塞並未失陷。印地安人隨後撤退,普羅克特也被迫回撤加拿大。同年7月,普羅克特再次包圍梅格斯要塞,仍然遭受了失敗。為了鼓舞印地安盟友的士氣,普羅克特襲擊了史蒂文森要塞,然而進攻部隊遭到巨大殺傷,被迫撤退。俄亥俄戰役就此結束。

1813年9月10日,奧利佛·佩里上尉率美軍發動伊利湖戰役並取得決定性勝利,美軍完全控制了該湖。經歷數次失敗的美軍因此士氣大振,英軍被迫撤出底特律。10月5日,哈利森在湯瑪斯戰鬥中獲勝,擊斃印地安酋長,這一勝利徹底終結了英國與印地安部落的聯盟。美國人重新控制底特律直到戰爭結束。

尼亞加拉前線,1813

因為陸地交通不便,大湖和聖羅倫斯河走廊地區的控制權變得至關重要。雙方在1812-1813年都在忙於造軍艦。

1813年4月27日,美軍進攻上加拿大首府約克(今多倫多),放火燒毀了議會和眾多民房,導致很多平民在寒冬中露宿街頭。在指揮官的縱容下,美軍士兵還搶劫了大量平民和公共的財物。然而金斯敦的戰略位置更加重要,它控制着聖羅倫斯河以及英軍的補給。英軍牢牢地控制住了金斯敦。

1813年5月27日,美軍海軍陸戰隊從安大略湖攻擊尼亞加拉河北部的喬治要塞,用很小的代價將其佔領。6月5日英軍反攻,收復失地。

在安大略湖,雙方海軍有三次交手,均未取得決定性戰果。1814年,英國建成裝備有112門炮的戰艦聖羅倫斯號,憑藉裝備上的壓倒優勢,完全取得了安大略湖的控制權。

聖羅倫斯河及下加拿大地區

美國人幾乎沒有對聖羅倫斯河上的英軍補給運輸交通進行阻撓,所以英國人可以源源不斷地將援兵和物資運送到上加拿大地區。

1813年早期,雙方在安大略的Prescott和紐約州的Ogdensburg之間互有幾次攻防。

1813年末期,美軍策劃了幾次進攻蒙特利爾的行動。因為指揮官之間不睦,缺乏互相支援,進攻在邊界即受阻,計劃最終破局。

尼亞加拉戰役,尚普蘭湖戰役,1814

Thumb
奇帕瓦戰役中的溫斯菲爾德將軍

1814年,傑克·布朗英語Jacob Brown (general)溫菲爾德·史考特將軍大幅提高了美軍的紀律和戰鬥力。他們重新發動了對尼亞加拉半島的進攻,並迅速奪取了伊利湖要塞。7月5日,史考特·溫斯菲爾德將軍在奇帕瓦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美軍的進一步軍事行動受挫。英軍反擊,並保衛了伊利湖要塞。由於補給困難,美軍被迫撤離尼亞加拉半島。

隨着拿破崙皇帝被廢黜,英國把部署在歐洲的兵力轉移到美洲戰場,並向美國大舉進攻。但是英國已經改變了策略,試圖與美國謀和。英國人的進攻遭受挫折,特別是1814年9月11日在尚普蘭湖戰役遭到慘重打擊,令美國人完全控制了尚普蘭湖地區。

西部,1814

1814年,美國人從底特律派遣六艘戰艦,試圖奪取麥基諾要塞英語Fort Mackinac。由正規軍人和義勇軍混編的部隊於7月4日登陸。他們沒有達到奇襲的效果,在前進途中被印地安人伏擊,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8月13日,美國人在諾特瓦索加灣英語Nottawasaga Bay發現敵人新建的基地,他們立即摧毀了那裏的一切建築物和正在建造的船隻。留下兩艘戰艦繼續封鎖密其里麥基諾英語Michilimackinac後,返回底特律。9月4日,英國人駕小獨木舟悄悄靠近這兩艘艦艇,並將其俘獲。這一勝利使英軍的諾特瓦索加灣補給線得到恢復。

由於得到當地印地安部落的有力支持,英國人在西部牢牢地控制住防線,直到戰爭結束。

美國海岸

戰爭初期,英國海軍很難封鎖整個美國海岸,況且他們還忙於追捕美國的私掠船。英國政府同時也需要從美國為在西班牙的駐軍採購食品,因此保持了與新英格蘭地區的貿易。1812年12月26日,英國宣佈對德拉瓦河及奇薩比克灣進行封鎖。1813年11月,封鎖範圍擴大到羅得島以南海岸。1814年5月31日,封鎖全部美國海岸。同時,英國軍官與美國商人之間保持不少非法交易。美國政府開始向非法交易者發放許可證,這樣有益於國家的商業活動。英國海軍的壓倒優勢使他們能夠佔領奇薩比克灣,摧毀美國的港口設施。

美國海岸戰場上被遺忘的戰鬥是攻佔緬因州,這是英國人取得的重要戰果。在緬因取得的勝利意味着英國人在新不倫瑞克省取得巨大的領土利益。這場戰爭沒有解決緬因與新不倫瑞克的邊界爭端,緬因在1820年加入美國聯邦後,新的爭端再次被挑起。直到1842年,雙方才徹底解決領土分歧。

1814年英軍佔領緬因東部。英國國王向被佔領土派遣了大量地方官員。根特條約後,英國歸還了這部分領土。英國人在1815年4月才完全撤出,但是英國官員搜括了大量稅金。這筆錢用來在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建立達爾豪西大學

奇薩比克戰役,星條旗歌

英國人在此次戰爭中最出名的行動是為報復美國人對約克(今多倫多)的焚燒行為,因而縱火焚燒了華盛頓特區(包括白宮)。這一軍事行動發生於1814年8月19至29日。8月24日,缺乏戰鬥經驗的美國民兵在首都保衛戰中被英軍徹底擊敗,使通向首都華盛頓的門戶洞開。詹姆斯·麥迪遜總統被迫逃亡到維吉尼亞,美國人士氣大挫。

摧毀了華盛頓的公共建築後,英軍繼續進攻,下一個目標是奪取巴爾的摩。9月13日,英軍向巴爾的摩港口的麥克亨利要塞進攻,受到了堅決的抵抗。長期的攻防戰中,美國律師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對此次戰役有感而發,寫下了後來成為美國國歌的著名詩篇星條旗歌

美國南部

1814年3月,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率領田納西州民兵,切諾基戰士和正規軍進攻了南部的克里克部落。雖然克里克人曾經與英國結盟,但是戰鬥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控制克里克人在阿拉巴馬州的土地。1,000名克里克人中有800人在3月26日的戰鬥中陣亡,餘部逃到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後投降。

第一次鮑耶堡戰役

鮑耶堡位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一處堡壘,第一次鮑耶堡戰役發生在1814年9月14日至16日,為一場百人小戰役。戰役結果為美軍勝利,鮑耶堡的失敗讓英國人決定轉而進攻新奧爾良。

新奧爾良戰鬥

1814年11月,安得魯·傑克遜將軍轉移到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1814年12月至1815年1月,他率領部隊保衛了這座城市,並擊斃了英軍指揮官愛德華·白金漢少將。美軍於新奧爾良戰鬥中取得的重大勝利,令傑克遜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且在日後將他推上總統寶座。

英國封鎖美國東南沿海地區

在新奧爾良戰鬥的同時,英軍在1814年12月24日至1815年1月佔領了喬治亞州卡姆登縣,奪取了坎伯蘭島、聖西蒙斯島和彼得堡、聖塔曼尼堡,成功地封鎖美國東南沿海地區,在被告知根特條約的幾天後,英軍才離開該地區。

最後一場戰役 第二次鮑耶堡戰役

新奧爾良戰鬥的失敗讓英軍返頭又攻鮑耶堡,這讓安得魯·傑克遜將軍警覺到鮑耶堡的戰略重要性,下令加強堡壘。然而這次英軍派千人部隊來襲,時間發生1815年2月7日至12日,最終結果英軍成功攻佔鮑耶堡,這也是1812年戰爭最後一場戰役。第二次鮑耶堡戰役結束之後,英軍原本再準備攻佔莫比爾,然而根特條約的消息傳到英軍取消計劃。

根特條約

兩國外交官員在比利時城市根特簽署和約,正式停戰。但是因為當年交通不便,和約的消息沒有及時到達新奧爾良。1815年2月17日,美國麥迪遜總統簽署了《根特條約》,使之於次日生效。

根據和約條款,雙方歸還了佔據的對方島嶼,美國人獲得聖羅倫斯河的捕魚權,所有的債務和財產糾紛都得到處理。次年,約翰·昆西·亞當斯指控英國違反和約,沒有歸還戰爭中俘虜的美國奴隸,但是英國人不承認奴隸為財產。

結果

Thumb
美英雙方簽訂《根特條約》。英國海軍元帥甘比爾英語James Gambier, 1st Baron Gambier與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約翰·昆西·亞當斯相互握手。英國的戰爭暨殖民地副國務大臣亨利·古爾本英語Henry Goulburn手持紅色的文件夾。

根特條約使邊界恢復到戰前狀態,雙方均未做領土讓步。此後整個十九世紀,英美兩國基本上能夠和平共處,1818年條約略微調整了東部邊界;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皇家海軍就已經停止強征美國海員服役。

這場戰爭是第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美國首都曾經被外國軍隊佔領。

戰爭對美國的影響

這場和大英帝國的戰爭使美國民眾愛國熱情高漲,因此亦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並導致反戰聯邦黨聲勢走弱以致從美國政壇徹底消失。

戰後在溫菲爾德·史考特將軍的倡導下,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開始大力為美國軍隊培養職業軍官。

此次戰爭對美國的製造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戰時英國對美國港口的封鎖導致進口減少,卻因此催生了美國本土的製造業,使美國經濟朝着更加自主化的方向發展。

西南地區的戰鬥令美國與當地印地安部落衝突加劇。

作為美國總統官邸與主要辦公場所的白宮得以重建,並正式粉刷為今天的純白色外牆。

戰爭對加拿大的影響

這是一場關係到加拿大生死存亡的戰爭,促使加拿大的英語和法語兩大殖民地居民聯合起來對抗共同的敵人。抵抗入侵之敵強化了殖民地的內在凝聚,和對大英帝國的忠誠;戰爭的最重要結果是使英屬北美殖民地於1867年聯合為加拿大聯邦。

在戰爭中,加拿大民兵表現傑出,而英軍指揮官卻很一般;這個出乎意料的事實被加拿大軍事歷史學家傑克·格拉納斯坦英語Jack Granatstein稱為「民兵之謎」,對未來加拿大軍隊的建軍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重視民兵建設,而非依賴職業軍人。美軍得到的經驗恰恰相反,鬆散的民兵組織難以對付紀律嚴明的英國陸軍。戰爭後期美國陸軍取得的大部分勝利要歸功於學習了英國和歐洲軍隊有紀律的戰鬥隊形。

戰爭期間,英軍指揮官一直擔心美國人會封鎖聖羅倫斯河,該河流經美加邊境,河面狹窄;一旦航運受阻,部署在加拿大西部的英軍就無法獲得正常補給,而那裏又剛好是陸戰的主要戰場,那麼英國人很可能在開戰後短短的幾個月內被迫將加拿大西部領土拱手相讓。戰後,英國人驚奇地發現,美國人沒動過封鎖聖勞倫斯河的念頭;但是,英國人不指望對手會再次犯下如此簡單低級的錯誤,於是着手開拓麗都運河。這個耗費巨大的工程將安大略湖畔的京士頓渥太華河連接起來,作為繞開聖羅倫斯河邊境的備用水道,並使渥太華這個腹地小城變成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暨首都;麗都運河於1832年竣工,但沒有機會發揮預期的作用。

戰爭對英國的影響

與加拿大不同的是,今天的英國已經無人紀念這場戰爭。主要是同期的拿破崙戰爭更加重要且富有戲劇性,另外在結束戰爭的條約裏,英國沒有得失。

皇家海軍注意到,美國海軍贏得了大多數一對一戰鬥,差距之大令他們感受到了羞辱。美國海軍俘虜了大量英國商船,使當時的海運保險居高不下。但是皇家海軍在幾場海戰取得勝利,降低美國的士氣。此外,皇家海軍憑藉總體優勢,成功地封鎖了美國的海上貿易通道。皇家海軍戰後對造艦和火炮技術進行了改進。

英國陸軍將這場戰爭視為小規模衝突,對自身的失敗沒有深入研討。這些失敗被威靈頓公爵滑鐵盧戰役戰勝拿破崙的空前成就所掩蓋。

參考資料

概覽

起因與外交

  • Brown, Roger H. The Republic in Peril: 1812 1964.
  • Goodman, Warren H. "The Origins of the War of 1812: A Survey of Changing Interpretations,"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28 (September, 1941), 171-86. in JSTOR
  • Hacker, Louis M. "Western Land Hunger and the War of 1812,"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X (March, 1924), 365-95. in JSTOR
  • Donald R. Hickey, "The War of 1812" in Julian E. Zelizer, ed. The American Congress (2004), pp 93-111
  • Horsman, Reginald. The Causes of the War of 1812. 1962. ISBN 0-374-93960-8 (1972 printing); ISBN 0-498-04087-9 (2000 printing).
  • Perkins, Bradford. Prologue to War: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05-1812. 1961.
  • Pratt, Julius W. Expansionists of 1812. (1925)
  • Pratt, Julius W. "Western War Aims in the War of 1812,"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12 (June, 1925), 36-50. in JSTOR
  • Risjord, Norman K. "1812: Conservatives, War Hawks, and the Nation's Honor,"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3d ser., 18 (April, 1961), 196-210. in JSTOR
  • Marshall Smelser.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1801-1815 (1968).
  • Rutland, Robert A. The Presidency of James Madison (1990)
  • Stagg, John C. A. Mr. Madison's War: Politics, Diplomacy, and Warfare in the Early American republic, 1783-1830. (1983).
  • Taylor, George Rogers, ed. The War of 1812: Past Justifications and Present Interpretations (1963), selections from historians and primary sources

陸軍與海軍

  • Berube, Claude G. and Rodgaard, John R., A Call to the Sea: Captain Charles Stewart of the USS Constitution. (2005)
  • Elting, John R. Amateurs, To Arms!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ar of 1812. 1991. ISBN 0-945575-08-4 (hardcover); ISBN 0-306-80653-3 (1995 Da Capo Press paperback).
  • Hickey, Donald. The War of 1812: A Forgotten Conflict. 1989. ISBN 0-252-01613-0 (hardcover); ISBN 0-252-06059-8 (1990 paperback).
  • Mahan, Alfred Thay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the War of 1812 2 vols (1905)
  • Owsley, Frank. Struggle for the Gulf borderlands: the Creek War and the battle of New Orleans 1812-1815 (1981)
  • Quimby, R., The US Army in the War of 1812: an operational and command study 2 vols (1997)
  • Remini, Robert V. The Battle of New Orleans: Andrew Jackson and America's First Military Victory (1999)
  • Roosevelt, Theodore。eTextArchive-It存檔,存檔日期2006-02-21 at Project Gutenberg. The Naval War of 1812 (1882). Da Capo Press, 1999. ISBN 0-306-80910-9 (paperback)
  • Skelton, William. 'High army leadership in the era of the War of 1812: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the officer corps,'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51 (1994) in JSTOR
  • Stagg, J., 'Enlisted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812-1815,'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43 (1986) in JSTOR
  • Stagg, J., 'Between Black Rock and a hard place: Peter B. Porter's plan for an American invasion of Canada in 1812,' 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 19 (1999) in JSTOR
  • Stagg, J., 'Soldiers in peace and wa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recrui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802–1815,'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57 (2000) in JSTOR

加拿大─美國─印第安

  • Allen, Robert S. "His Majesty's Indian Allies: Native Peoples,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e War of 1812" in The Michigan Historical Review, 14:2 (Fall 1988), pp 1-24.
  • Benn, Carl. The Iroquois in the War of 1812.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8. ISBN 0-8020-4321-6 (hardcover); ISBN 0-8020-8145-2 (paperback).
  • Berton, Pierre。The Invasion of Canada.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1980. ISBN 0-316-09216-9.
  • ———. Flames Across the Border.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1981. ISBN 0-316-09217-7
  • Burt, Alfred L.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British North America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eace after the War of 1812. (1940)
  • Calloway, C. Crown and calumet: British-Indian relations, 1783-1815 (1987)
  • Carter-Edwards, Dennis. "The War of 1812 Along the Detroit Frontier: A Canadian Perspective", in The Michigan Historical Review, 13:2 (Fall 1987), pp. 25-50.
  • ———. "On to Canada: Manifest Destiny and United States Strategy in the War of 1812" in The Michigan Historical Review, 13:2 (Fall 1987), pp. 1-24.
  • Collins, G. Guidebook to the historic sites of the War of 1812 (1998)
  • Sugden, John. Tecumseh: A Life. New York: Holt, 1997. ISBN 0-8050-4138-9 (hardcover); ISBN 0-8050-6121-5 (1999 paperback).
  • Turner, W. British generals in the War of 1812: high command in the Canadas (1999)
  • Zaslow, Morris (ed), The Defended Border. (1964). ISBN 0-7705-1242-9

原始文獻

  • Dudley, W., (ed.) The Naval War of 1812: a Documentary History , 4 vols (1985-)
  • Gellner, J. (ed), Recollections of the War of 1812: Three Eyewitnesses'Accounts (1964)
  • Graves, D. (ed), Merry hearts make light days: the War of 1812 journal of Lieutenant John Le Couteur, 104th Foot (1993)
  • Graves, D. (ed), Soldiers of 1814: American Enlisted Men's Memoirs of the Niagara Campaign (1996)
  • Klinck, C. & Talman, J. (eds), The Journal of Major John Norton, 1816 (1970)
  • Wood, W. (ed), Select British Documents of the Canadian War of 1812, 4 vols (1920-28)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