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對數
以常數e為底數的對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然對數(英語:Natural logarithm)為以數學常數e為底數的對數函數,標記作或,其反函數為指數函數。[註 1]


自然對數積分定義為對任何正實數,由到所圍成,曲線下的面積。如果小於1,則計算面積為負數。
則定義為唯一的實數使得。
歷史


約翰·納皮爾在1614年[3]以及約斯特·比爾吉在6年後[4],分別發表了獨立編制的對數表,當時通過對接近1的底數的大量乘冪運算,來找到指定範圍和精度的對數和所對應的真數。當時還沒出現有理數冪的概念,按後世的觀點,約翰·納皮爾的底數0.999999910000000相當接近[5],而約斯特·比爾吉的底數1.000110000相當接近自然對數的底數。實際上不需要做開高次方這種艱難運算,約翰·納皮爾用了20年時間進行相當於數百萬次乘法的計算,亨利·布里格斯建議納皮爾改用10為底數未果,他用自己的方法[6]於1624年部份完成了常用對數表的編制。
形如的曲線都有一個代數反導數,除了特殊情況對應於雙曲線的弓形面積,即雙曲線扇形;其他情況都由1635年發表的卡瓦列里弓形面積公式給出[7],其中拋物線的弓形面積由公元前3世紀的阿基米德完成(拋物線的弓形面積),雙曲線的弓形面積需要發明一個新函數。1647年聖文森特的格列高利將對數聯繫於雙曲線的弓形面積,他發現x軸上兩點對應的雙曲線線段與原點圍成的雙曲線扇形同對應的扇形,在時面積相同,這指出了雙曲線從到的積分滿足[8]:
1649年,薩拉薩的阿爾豐斯·安東尼奧將雙曲線下的面積解釋為對數。大約1665年,伊薩克·牛頓推廣了二項式定理,他將展開並逐項積分,得到了自然對數的無窮級數。「自然對數」最早描述見於尼古拉斯·麥卡托在1668年出版的著作《Logarithmotechnia》中[9],他也獨立發現了同樣的級數,即自然對數的麥卡托級數。
大約1730年,歐拉定義互為逆函數的指數函數和自然對數為[10][11]:
形式定義
正式定義為積分,
這個函數為對數是因滿足對數的基本性質:
這可以通過將定義了的積分拆分為兩部份,並在第二部份中進行換元來證實:
冪公式可如下推出:
第二個等式使用了換元。
自然對數還有在某些情況下更有用的另一個積分表示:
性質
- (參見複數對數)
證明 |
---|
|
導數


自然對數的導數為
證明一(微積分第一基本定理):
設
設
用自然對數定義的更一般的對數函數,,根據其逆函數即一般指數函數的性質,它的導數為[13][14]:
根據連鎖法則,以為參數的自然對數的導數為
冪級數
自然對數的導數性質導致了在0處的泰勒級數,也叫做麥卡托級數:
-
- 對於所有但不包括
把代入中,可得到自身的級數。通過在麥卡托級數上使用歐拉變換,可以得到對絕對值大於1的任何有效的如下級數:
這個級數類似於貝利-波爾溫-普勞夫公式。
還要注意到是自身的逆函數,所以要生成特定數的自然對數,簡單把代入中。
-
- 對於
自然數的倒數的總和
叫做調和級數。它與自然對數有密切聯繫:當趨於無窮的時候,差
積分
自然對數通過分部積分法積分:
假設:
所以:
自然對數可以簡化形如的函數的積分:的一個原函數給出為。這是基於連鎖法則和如下事實:
換句話說,
且
下面是的例子:
設且:
與雙曲函數的關係


在18世紀,約翰·海因里希·蘭伯特介入雙曲函數[17],並計算雙曲幾何中雙曲三角形的面積[18]。對數函數是在直角雙曲線下定義的,可構造雙曲線直角三角形,底邊在線上,一個頂點是原點,另一個頂點在雙曲線。這裏以自然對數即雙曲角作為參數的函數,是自然對數的逆函數指數函數,即要形成指定雙曲角,在漸近線即x或y軸上需要有的或的值。顯見這裏的底邊是,垂線是。
單位雙曲線中雙曲線扇形的面積是對應直角雙曲線下雙曲角的。
連分數
儘管自然對數沒有簡單的連分數,但有一些廣義連分數如:
這些連分數特別是最後一個對接近1的值快速收斂。但是,更大的數的自然對數,可以輕易的用這些更小的數的自然對數的加法來計算,帶有類似的快速收斂。
例如,因為,2的自然對數可以計算為:
進而,因為,10的自然對數可以計算為:
複數對數
指數函數可以擴展為對任何複數得出複數值為的函數,只需要簡單使用為複數的無窮級數;這個指數函數的逆函數形成複數對數,並帶有正常的對數的多數性質。但是它涉及到了兩個困難:不存在使得;並且有着。因為乘法性質仍適用於複數指數函數,,對於所有複數和整數。
所以對數不能定義在整個複平面上,並且它是多值函數,就是說任何複數對數都可以增加的任何整數倍而成為等價的對數。複數對數只能在切割平面上是單值函數。例如,或或等等;儘管,不能定義為或或,以此類推。
- 自然對數函數在複平面(主分支)上的繪圖
-
z=Re(ln(x+iy))
-
前三圖的疊加
對於每個非0複數,主值是虛部位於區間內的對數。表達式不做定義,因為沒有複數滿足。
要對給出一個公式,可以先將表達為極坐標形式,。給定,極坐標形式不是確切唯一的,因為有可能向增加的整數倍,所以為了保證唯一性而要求位於區間內;這個叫做幅角的主值,有時寫為或。則對數的主值可以定義為[19] :
例如,。
科學應用
自然指數有應用於表達放射衰變(放射性)之類關於衰減的過程,如放射性原子數目的微分方程隨時間變化率,常數為原子衰變概率,積分得。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