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腳
在此指人類的腳/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足,又稱腳、跤,解剖學上指陸地脊椎動物腿的末端、支撐該生物的部分。大多數雙足及許多四足動物的腳有以下結構:踝關節,腳跟,足弓,腳趾。腳是人和某些脊椎動物肢體的末端接觸地面的部分,是人體的負重器官和運動器官。在許多有腳的生物中,腳是腿末端的獨立器官,由一個或多個部分或骨骼組成,通常包含爪子和趾甲。
在解剖學上,足部的定義位置是位於踝部遠側,分為足背、足底和足趾。而足底(跖)涵蓋了跖丘(ball of the foot,足趾和足弓之間)、足弓、足跟;足趾再細分趾根、趾身、趾端、趾甲等部位[1]。但在口語中,人類的「腳」可能較廣義,可包含足踝,甚至腿部。
Remove ads
構造
腳的構造分三個部分,即前、中、後腳部。這三個分佈的構造及功能都不一樣。[2]
前面分離出來的五個腳趾的總稱是「趾」。拇趾由兩節趾骨組成,趾骨頭部的內外側各有一個種子骨。其他四趾則由三節趾骨組成。此外拇趾的這五根趾骨在所有足骨中最富彈性,適合作握住的動作,相當於手指。人在步行時,利用前足部抓住地面,讓身體前進。[2][3]
中腳部主要由第一至第五跖骨(細長度與腳趾相當的五根骨)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縮性。各跖骨都由韌帶與骨骼頭部相結合,當承受體重時,足弓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降低。跖骨是具有彈力的骨骼。[2][3]
後腳部由跗骨組成,足跟骨由根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骰骨等七塊骨骼所形成,再加上強度很高的韌帶連接構成。在人類直立時,在提供控制的安定感上非常重要,步行運動時先由足跟骨感覺地面的壓力,其次再由腳的外側部自趾骨頭部向內側移動,從第五趾骨頭部向第一趾骨頭部移動,由此腳開始往前踢,開始步行運動。[2][3]
腳型
在人類進化中,腳型的產生是雙足步行的功能性緊張的結果。研究證據表明,影響腳的形狀和尺寸變化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歸納為生物學因素和環境因素。生物學因素主要包括:種族、性別、年齡等;環境因素包括:穿鞋習慣、地域和體重等。[4]
人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基因因素、生活習慣的影響所造成的。成人腳型存在種族差異。相同腳長條件下,以日本為代表的蒙古人種足寬大於法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相同足弓高度條件下,以日本為代表的東亞人腳長短於印度尼西亞人。[5]兒童腳型也存在種族差異,德國兒童的腳細長,而巴西兒童的前足窄,後跟寬。[6]德國兒童相對於南非兒童足弓較高。[7]
男性腳長、後足長、腳寬、腳趾圍、跗背圍、踝間圍、腳趾高度、足弓高度、踝關節高度等方面顯著大於女性。按照腳長標準化後,中年男性在後足長,踝關節長度,腳趾圍,踝間圍,大腳趾高度,踝關節高度方面仍然顯著大於女性。[8]在同等腳長情況下,男性的腳更寬,腳趾圍和跗背圍更大,足弓高度更高;而女性拇外翻角度顯著大於男性。[9]對於兒童,在相同年齡條件下,男生腳長,腳寬,後跟寬,腳趾圍,跗背圍,跖趾關節高度,內側足弓高,足背高均高於同齡女生。按照腳長標準化後,男生在腳寬,腳趾圍和足背高方面仍然顯著大於同齡女生,[10]而女生腳趾長度仍顯著大於男生。[5]
人的腳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年齡不斷變化的。在人生的不同年齡階段,足型表現出很多不同的具體特徵。[8]
嬰兒時期,人的足平坦寬厚且非常柔軟,隨年齡增長,足逐漸骨化變硬,變長變寬,橫弓更明顯。[11]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人的足型不斷發生變化,男生在 18 歲之前,足長、足寬和足高度逐漸增加;女生足長,足寬則在13歲之前逐漸增加,13歲時基本達到平台期,15歲時,足高度達到穩定狀態。[5]成年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腳型依然是可塑的。與年輕人相比,中年人的大腳趾高度,內側足弓高度,踝關節高度顯著較高;與中年人相比,老年人腳趾圍顯著增大,內側足弓高度顯著降低。[8][12]
穿鞋習慣可能影響腳型。同地區長期穿鞋者相比,習慣性裸足者五趾間距有顯著性增大。[13]長期穿鞋者腳長、腳寬、足弓高度指數均顯著小於長期裸足者;但是長期穿鞋者足弓彈性顯著優於長期裸足者。從足弓彈性角度來講,習慣性穿鞋有利於兒童足弓的發育。[14]也有研究認為,不合腳的鞋子會增加足部的壓力,帶來不適感,嚴重時會引起足部疾病。[15]
地域環境會對成人腳型產生影響。對比台灣成人女性與日本成人女性腳型,台灣女性身高較高,體重較高,腳型更加寬大。日本女性足長、內側足長和外側足長均顯著較短;後跟寬,跗背圍,踝尖圍均顯著較小,拇外翻角度顯著較大,足弓高度較高。[16]
文化
鞋襪在發明之初用於保暖、保護雙腳,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鞋襪更多的變為一種時尚。不合適的鞋襪會損傷腳部。藏族青少年幼時常穿不合腳的藏靴,導致錘狀足[註 1]比例較高。[17]
戀足即對腳感興趣,伴有強烈的性衝動,甚至能從中得到性滿足。有男性通過凝視和親吻腳部,無需摩擦生殖器就能達到性高潮。而有些人把腳作為喚起性的手段,還需要生殖器的摩擦來達到性高潮。[20]戀足群體的嗜好對象不僅僅局限於腳,而是擴大到腿、鞋襪以及服飾搭配與影像等範疇,形成「戀絲」、「戀味」、「戀鞋」等多種嗜好。 [21]
可憐自從纏了雙足,每日只能坐在房中,不能動作。往往有能做的事情,為了足不能行,亦不能做了,真正像個死了半截的人。面黃肌瘦,筋骨縮小,終日枯坐,血脈不能流通,所以容易致成癆病;就不成癆病,也是四肢無力,一身骨節酸痛。
——秋瑾,《精衛石》
由於中國歷史上婦女地位低下,對男性來說,小腳具有性吸引力。[22]纏足用結紮捆綁的辦法對腳進行壓迫,抑制生長,造成骨折、畸形。纏足不僅對女性帶來身體上的影響,還對其性情、知識、膽量等造成不良影響。[23]
結構與功能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