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waa5)(ankle)也稱足踝、腳踝,是人類足部與腿相連的部分,外觀上有兩側突起,分別為內踝、外踝。 快速預覽 踝, 標識字符 ...踝人體踝的側視圖標識字符拉丁文tarsusMeSHD000842TA98A01.1.00.041TA2165FMAFMA:9665格雷氏p.349《解剖學術語》[在維基數據上編輯]關閉 在解剖學上,踝關節包括了三個關節:踝關節本體(距小腿關節)、距下關節、下脛腓關節[1]。踝關節本體在人類為屈戌關節,位於上方的脛骨、腓骨和下方的距骨間;距下關節則由距骨的跟骨關節面和跟骨的後關節面構成。 主要韌帶 脛腓前韌帶 脛腓後韌帶 距腓前韌帶 距腓後韌帶 跟腓韌帶 三角韌帶 參考 [1]del Castillo, Jorge. Foot and Ankle Injuries. Adams, James G. (編). Emergency Medicine.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 745–55 [2021-11-21]. ISBN 978-1-4557-339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外部連結 解剖學(Anatomy)--足部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這是一篇與解剖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