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端氏」一名始見於戰國時代,據《史記》趙世家,公元前359年趙與韓魏分晉,封晉君於端氏。[3],但旋即在公元前349年奪晉君端氏,遷晉君於屯留。[4]而在公元前380年的某年,端氏自趙國轉屬韓。[5] 端氏鎮至少在漢代便已是一處聚居地,在端氏村東北約10米處考古發現有約8000平方米的漢代遺址區,被稱作端氏遺址,為沁水縣文物保護單位。[6]端氏遺址當屬西漢時期所置的河東郡端氏縣,但當時的端氏縣縣治在今鄭莊鎮河頭西城村。[7][8]1996年,端氏還發現了一座漢代的磚室墓葬,出土了陶罐、陶壺及五銖錢等。[6]在坪上村西北約500米處,有始建於北魏的大雲寺遺址,於20世紀40年代被毀。[6]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端氏縣縣治由今鄭莊鎮西城村移到了現端氏鎮,直至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端氏縣廢入沁水縣為止的近700年間,端氏鎮都是端氏縣的縣治。[2][7][8]其後,端氏雖然失去了縣城的地位,但相較沁水縣內其他村鎮,仍具有一定特殊性,特別是端氏鎮的位置坐落在沁水縣城與東部各縣的交通要道之上。[2]清雍正七年(1729年),時任山西巡撫覺羅石麟以端氏鎮離沁水縣太遠為由,奏請將東烏嶺巡檢移至端氏鎮,使得端氏鎮成為沁水縣內除縣城外唯一有官員常駐的地方。[2]
1941年5月,因中條戰役失利,沁水縣城為日軍所佔。當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太岳軍區在沁河以西設置沁水縣,後稱為沁西縣,而當年10月在以端氏鎮為縣治成立了沁東縣,隨之在同年12月,為紀念武士敏,改名為士敏縣。1943年8月,原沁水縣的第一區、第二區(桃川、孔壁)劃歸士敏縣管轄。1944年3月,沁水縣城光復後,在城關一帶成立新區,並劃歸士敏縣管轄,但1945年12月又劃入沁南縣。[7]至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士敏縣人口從戰前的72975人減少至了69499人,共減少了22348人,其中病死餓死15489人,被日偽軍直接殺死2671人(1946年10月9日統計)。[9]1947年7月15日,士敏縣建制被取消,仍併入沁水縣。[10]
端氏鎮下轄以下地區:[11]
端氏村、蘇莊村、樊莊村、高莊村、梁山村、曲堤村、坪上村、金豐村、西頭村、杏林村、東山村、古堆村、野六村、板掌村、槐莊村、林村、中韓王村、馬寨村、下溝村、橫頭村、上韓王村、下韓王村、必底村、山澤村、雙塘村和秦莊村。
名稱 | 編號 | 分類 | 時代 | 地址 | 公佈時間 | 圖片 |
---|---|---|---|---|---|---|
晉城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坪上寨 | 3-405 | 古遺址 | 明 | 端氏鎮坪上村寨上 | 2013年1月市保三 | |
端氏湯王廟 | 3-409 | 古建築 | 元 | 端氏鎮端氏村東北 | 2013年1月市保三 | |
花溝寨 | 3-416 | 古建築 | 明 | 端氏鎮坪上村花溝自然莊 | 2013年1月市保三 | |
坪上劉氏宗祠 | 3-417 | 古建築 | 明 | 端氏鎮坪上村北100米 | 2013年1月市保三 | |
坪上張氏宅院 | 3-455 | 古建築 | 清 | 端氏鎮坪上村中 | 2013年1月市保三 | |
賈景德舊居 | 3-465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民國 | 端氏鎮端氏村村中 | 2013年1月市保三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