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本部(拉丁語:Lithuania propria;立陶宛語:Lietuva siaurąją prasme,tikroji Lietuva,直譯:「狹義的立陶宛」,「正統立陶宛」;意第緒語:ליטע, Lite)指立陶宛大公國內的一個地區,其主要含義就是立陶宛公國,此公國被圍在立陶宛大公國所擴張的領土中。這個地方可以認為是在1387年立陶宛的基督化後,在立陶宛大公國信奉異教的波羅的民族地區上建立的一系列天主教教區。這些教區可以被分辨開,因為大公國的魯塞尼亞地區早已昄依東正教。[1][2]「立陶宛本部」一詞的拉丁語形式在中世紀被廣泛使用,可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諸多歷史地圖[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發現。
演化
歷史學家指出立陶宛本部(或狹義上的立陶宛土地)是立陶宛大公國成立前就已經存在的一塊立陶宛土地,四周分別是納爾希亞、德爾圖瓦和烏皮特。根據亨利克·沃夫緬斯基的說法,立陶宛本部是未來的特拉凱省的核心,處在尼曼河、內里斯河和梅爾基斯河之間。托馬斯·巴拉瑙斯卡斯提出, [3]立陶宛本部在阿什米亞尼周圍,當時是立陶宛人的土地,但現屬白俄羅斯。根據米科拉·耶爾馬洛維奇(雖然其可靠性為其他學者懷疑)[4][5])立陶宛(白俄羅斯語:Летапiсная Лiтва,直譯:編年史中的立陶宛)處在尼曼河上游,[6][7]現在此地在白俄羅斯。
學者經常用立陶宛本部表示立陶宛民族居住的地區[8],與立陶宛大公國所統治的,魯塞尼亞人(現代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或諸多其他民族居住的地區相對應。早在大公國時代,立陶宛本部就已指立陶宛人居住的地方。[9]在行政區劃上,它由維爾紐斯省和特拉凱省構成。[10]即便是在波蘭立陶宛聯邦遭瓜分後,這樣的劃分仍然存在。[11]因此立陶宛大公國被劃分為如下的歷史地區:薩莫吉希亞、立陶宛本土和白魯塞尼亞。
[12]
立陶宛本部只有北部邊界被確定下來。現在的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之間的邊界是歐洲最古老的國家邊界,自1236年蘇勒戰役,後來寶劍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合併後就再沒改過。儘管多年來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皆被多個外國勢力所統治,兩國的行政邊界未曾發生變化。
幾個世紀以來,立陶宛本部的東部和北部領土起初居民為立陶宛人,因與魯塞尼亞和波蘭直接交往,逐漸被波蘭化和俄羅斯化,而立陶宛語使用去逐漸縮小。立陶宛本部東部因遭瑞典入侵,隨後又發生大北方戰爭,1710年至1711年瘟疫大流行,人口減少很多。隨後魯塞尼亞人和波蘭人的遷入又推動了其被上述兩種文化同化的趨勢。在立陶宛被併入俄羅斯帝國後,俄國又對此地推行強力的去立陶宛化政策,特別是在1864年用拉丁字母編寫的立陶宛語書籍被禁止出版後。在波蘭統治時期,這種政策仍在持續,教授立陶宛語的學校和圖書館被關,隨後在蘇聯統治下,這個地方甚至沒有教授立陶宛語的學校。現在白俄羅斯西部(參見格爾維亞提)和波蘭北部(參見蓬斯克)仍有幾個重要的地方,那裏仍有立陶宛語使用者。現在那些地方的很多人雖然現在講白俄羅斯語,但仍自稱為立陶宛人。[13]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立陶宛議會宣佈獨立的立陶宛在立陶宛人居住的地區復國。
在與蘇俄商議後,通過簽訂1920年蘇立條約,蘇俄承認立陶宛本土的大片地區為立陶宛共和國的一部分。而其中的部分地區也為波蘭第二共和國宣稱擁有主權。這使得波蘭立陶宛之間出現一系列軍事衝突,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1943年,安塔納斯·斯梅托納(這時流亡)開始致力於研究「立陶宛本部」。[14]他所發表的書是關於波蘭化、俄羅斯化和德國化之前的立陶宛歷史,作者希望它能夠幫助支持在二戰後,不通過和會歸還領土的主張。他的著作沒有完成,在很長時間以來只有一份手稿,沒有進入別人眼球中。[15]
現在立陶宛共和國沒有領土要求。
註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