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上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克蘭民兵[註 1](烏克蘭語:Міліція України,羅馬化:Militsiya Ukrainy)是1917年至2015年間蘇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烏克蘭的警察部隊[1],由烏克蘭內政部管理[5]。依照《民兵法》(Про міліцію)規定,烏克蘭民兵是有權力的國家武裝機構,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和自由,並保護財產、自然環境、社會利益和國家免於非法的侵犯[5]。2015年11月7日民兵由於長期的腐敗等問題,被烏克蘭國家警察取代[2][6]。
1917年12月12日,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權解散後,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哈爾科夫宣佈蘇維埃政權獨立,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布爾什維克隨即在烏克蘭建立民兵團體,以鞏固勢力[7]。
1919年2月9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成立「工農民兵」(Робітничо-селянська міліція),採取自願制。所有加入者都必須年滿21歲、服役至少1年、健康、有服役能力、有選舉權、忠於蘇維埃政權和工農階級利益、且未因犯罪而受到調查。工農民兵由於是武裝執法機構,具有特種部隊的地位、權利和義務[8][9]。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41年6月22日發佈的戒嚴法令規定地方軍事當局必須負責國防、安全和公共秩序方面的所有職責,使烏克蘭民兵分配到更多的任務。德蘇戰爭期間,烏克蘭民兵開始了新的任務,例如保護蘇聯紅軍的補給路線、與間諜及破壞者作戰等。許多民兵部隊直接到前線戰鬥,迫使民兵大量招募年輕且幾乎沒有受過訓練的新兵,降低了作戰能力,戰後最初幾年的犯罪率也因此增加數倍。德國於1942年至1943年之間佔領烏克蘭時,許多民兵加入蘇聯游擊隊,有些人則叛逃到德國的軍隊[9]。
在經歷了二次大戰之後(1946-1954),由於政治考量和艱難的社會條件,使烏克蘭政府再次重組民兵。而烏克蘭也在1970年代於利沃夫、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敖德薩等地建立警察學校[9]。
1990年代,首批特種民兵部隊開始建立,如金鵰特種部隊、獵鷹特種部隊(Сокіл)、眼鏡蛇特種部隊(Кобра)、蠍子反恐部隊(Скорпіон),以防止1990年代肆虐的組織犯罪行為。金鵰特種部隊在建立的前15年就阻止了大約30起嚴重犯罪[10],而根據烏克蘭內政部第一副部長弗拉基米爾·別德里科夫斯基(俄語:Владимир Бедриковский)的說法,獵鷹特種部隊的軍官逮捕了9,000名犯罪分子和250名組織犯罪集團的領導人[11]。
2001年3月9日,沒有庫奇馬的烏克蘭(Україна без Кучми)示威者在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於塔拉斯·謝甫琴科紀念碑舉行的獻花儀式上與執法人員發生衝突。警員向人群投擲煙霧彈和石塊,並使用棍棒和催淚瓦斯來驅趕民眾。衝突持續大約三十分鐘,最後抗議者被迫撤離[12][13]。
橙色革命期間,民兵保持中立,因此沒有發生流血事件。然而在2013年到2014年的廣場起義中,抗議者與民兵發生多次衝突,共有三千多人受傷[14]。而金鵰特種部隊使用包括狙擊步槍等向抗議者開火,造成99人死亡。隨後亞歷山大·圖奇諾夫的臨時政府便將其解散,以烏克蘭國家衛隊取而代之[15][16][17]。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期間,金鵰特種部隊的大部分軍官搬到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開始在俄羅斯編隊中服役[18]。
2015年5月21日,烏克蘭最高拉達一讀通過了第2822號法律草案「關於國家警察」(Про Національну поліцію),284名議員投票支持(最低要求為226人)[19]。7月2日,最高拉達二讀表決通過,278名議員支持,而總統彼得·波羅申科在當日宣佈烏克蘭國家警察將開始取代烏克蘭民兵[20][21]。8月4日,波羅申科簽署了法律[22]。
11月7日,烏克蘭國家警察正式取代烏克蘭民兵,民兵97年的歷史到此結束[23][24],剩餘的民兵在當天則降為臨時警察[23]。如果他們符合年齡標準,再次接受培訓,就有資格成為國家警察[23][25]。
烏克蘭民兵的薪資大約是2至3千格里夫納[26],而2015年的烏克蘭平均薪資是3,578格里夫納[27]。在民兵廢除後,為了使接替的烏克蘭國家警察增加工作意願,國家警察的薪資提升到了8千到1萬格里夫納[26]。
根據烏克蘭《民兵法》規定,警察的主要任務是:
為了設立統一的警階,烏克蘭最高拉達於1993年4月22日通過「關於烏克蘭內政機構的特殊軍銜、制服和徽章」(Про спеціальні звання, формений одяг та знаки розрізнення в органах внутрішніх справ України),制訂了民兵的警階[28][29]。
民兵 大將 |
民兵 中將 |
民兵 少將 |
民兵 上校 |
民兵 中校 |
民兵 少校 |
民兵 大尉 |
民兵 上尉 |
民兵 中尉 |
民兵 少尉 |
民兵 高級準尉 |
民兵 準尉 |
民兵 大士 |
民兵 上士 |
民兵 中士 |
民兵 下士 |
民兵 列兵 |
民兵 學員 |
2013年,根據維塔利·扎哈爾琴科領導的民主倡議基金會的問卷調查,烏克蘭民兵的社會信任度為負47%,是此研究開始(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0]。同年的另一項調查顯示有49%的烏克蘭人會向民兵行賄、而64%的烏克蘭人認為民兵是腐敗的[31]。
烏克蘭民兵廣泛使用酷刑,每年有兩千五百件對烏克蘭警察的投訴。而根據自由歐洲電台的說法,每14名烏克蘭居民就有1名遭遇過警察的酷刑[32]。哈爾科夫的人權組織稱,2011年在烏克蘭警察局被謀殺的人數比2009年增加了兩倍[33]。
2010年5月26日,一名學生伊霍爾·因迪洛(烏克蘭語:Ігор Індило)在基輔舍甫琴科區的警局內死亡,導致烏克蘭全國開始向警察國家說不(Ні поліцейській державі)運動[34][35]。包括基輔、羅夫諾、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克羅皮夫尼茨基、烏日霍羅德、赫梅利尼茨基、頓涅茨克、日托米爾、利沃夫、葉夫帕托里亞、捷爾諾波爾、哈爾科夫、盧甘斯克等地都出現了抗議活動[36][37]。
2013年6月,弗拉迪伊夫卡一名女子伊琳娜·克拉什科娃(Ірина Крашкова)被兩名警察強暴,而後抗議的民眾攻擊了警察局,引發一連串的抗議事件[38]。7月1日,大約500名民眾以燃燒彈、瓶子和石頭襲擊弗拉迪伊夫卡區警局,要求起訴涉事警察[39][40]。而警察則以催淚瓦斯回擊[41]。
11月29日,烏克蘭五一城地方法院判處兩名涉事員警葉夫亨·德里扎克(Євген дрижак)及德米特羅·波利斯丘克(Дмитро Полісчук)15年監禁,沒收財產並剝奪警銜[42]。
在2013年到2014年間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中,抗議者與民兵發生多次衝突,三千多人受傷[43]。對於廣場起義,基輔郵報在報導中寫道:「昨晚待在獨立廣場周圍的任一個地方都很危險——甚至是那些沒有參與當下親歐盟示威的人。警察似乎意在毆打視線中的任何人」[44]。而金鵰特種部隊使用包括狙擊步槍等向抗議者開火,造成99人死亡[15]。根據TSN.ua的報導,金鵰特種部隊在血腥鎮壓後,每人獲得了500美元的「獎金」[45]。此外,民兵還在過程中虐待了醫護人員,違反了《日內瓦公約》。對此,人權觀察組織呼籲對他們提出告訴[46]。
1992年12月14日,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頒佈法令,將12月20日訂為公共假日民兵日(День міліції)[47],此假日於2015年12月9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節日「烏克蘭國家警察日」(День Національної поліції України),訂於8月4日,也就是波羅申科簽署法律的日期[48]。2018年,國家警察節改為7月4日。2015年的當日,第一批國家警察在基輔索菲亞廣場進行首次宣誓[4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