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潿洲島
广西的一座岛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潿洲島是一座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南方北部灣海域的海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小的火山島[1]。該島位於北部灣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
歷史

潿洲島自漢朝始,屬合浦郡管轄。唐、宋兩朝,歸雷州巡檢司管轄。元元貞元年(1294年)設立潿洲巡檢司。明初,潿洲巡檢司屬雷州府管轄。洪武七年(1374年),潿洲巡檢司遷往雷州遂溪。萬曆六年(1578年),自雷州移民於島上墾耕。
清康熙元年至嘉慶11年(1692年-1806年)潿洲居民三度內遷,駐島行政機構裁撤。同治六年(1867年)重開島禁,移雷州、廉州二州船戶客民於島上。同年起,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到潿洲島傳教。並於1880年和1882年,分別建成盛塘村天主教堂和城仔村天主聖母教堂。光緒二十年(1894年),潿洲島劃歸合浦縣管轄。
民國初至1931年,先後屬合浦靖海團和合浦第二自治區轄鎮。1938年9月至1945年6月,日軍佔領潿洲島,並在島上修築有機場。
1950年3月6日,國軍主動撤出,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潿洲島,設潿洲鄉,隸屬於合浦縣。1950年8月,潿洲鄉劃歸北海鎮管轄,並改設潿洲鎮。1993年7月8日[3],潿洲島被闢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旅遊度假區。2004年3月19日,廣西北海潿洲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成立,為第三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4][5]。2005年,潿洲島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美中國」特輯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麗海島」之一,名列第二[6]。
Remove ads
地理

潿洲島距北海市市區36海里,距斜陽島9海里。島嶼南北方向長6.5千米,東西方向寬6千米,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長36千米,南面海岸最高海拔79米。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島嶼北部為熔岩沉積形成的丘陵地帶,南部為古火山口形成的港灣,港灣沿岸有島上最大的居民聚居點潿州鎮。全島無河流,島嶼西北部的西角水庫是主要淡水來源。沿島嶼海岸線分佈有火山地貌 (有「蓬萊島」之稱)、海蝕地貌、古地震遺蹟,古海洋風暴遺蹟等,島周邊海域生長有大片珊瑚礁。
島上主要植物有仙人掌、木麻黃、台灣相思樹、菠蘿蜜、銀合歡和桉類等,全島目前森林面積為4.31平方公里,主要為沿海防護林[7]。
島上自然風光景點有豬仔石、火山公園、芝麻灘、地質博物館等,古建築有三婆廟、聖母教堂、法國天主教堂等。
潿洲島是東亞地區候鳥遷徙往印尼、南中國海和中南半島的重要中轉站。1982年建立自治區級鳥類自然保護區,1985年建立北海市潿洲島候鳥繫放點。保護區位於20°54′-21°05′N,109°05′-109°13′E之間,包括潿洲島和斜陽島,總面積26.3平方公里[7]。
保護區內已觀察到鳥類147種,包括瀕危候鳥黑臉琵鷺等[8]。 近年水質再生與在海域有珍稀海生大型動物群(布氏鯨和藍鯨[9]和鯨鯊和中華白海豚[10]和江豚[11][12][13]和海龜等)。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潿洲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絕對低溫2.9℃,沿岸海水年均水溫24.6℃,年平均降水量1297.2毫米[7]。
Remove ads
居民
潿洲島人口約為1.8萬餘人,2000多戶,幾乎都是客家人。
旅遊業
潿洲島2007年接待遊客數目超過10萬人,超過20%的島上居民從事與旅遊業相關的工作。旅遊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5年的2577元增長到2007年的3317元[27]。
交通
島上有環島公路和多條鄉村公路,環島公路全長13.6km。道路較狹窄,主要交通工具為三輪摩托車、自行車、微型麵包車。
潿洲島到大陸的交通運輸主要依靠海運,舊港口位於島南部港灣內,2008年6月在島西側新修建了客運滾裝船碼頭[28]。潿洲島到北海市航線有數艘渡輪往返,包括:飛逸號、飛魚號、飛達號、飛躍168號。航行時間1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不等。
石油和天然氣開採
南海西部及潿洲島海域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約260億立方米[29],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轄的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在潿洲島西南海域建設有多座石油鑽井平台,當中潿洲10-3油田於1982-83年間被發現,1986年起開採,為中國在南海區域的第一座油田[30]。1998年,在島上建設了油氣終端處理廠,目前正在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
為解決中海油油氣終端處理廠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由新奧集團投資在潿洲島北部建設的燃氣液化天然氣工程項目,目前已完成兩期工程。完全建成後日處理天然氣能力將達60萬立方米[29]。除供應島上居民外,天然氣還輸送到大陸其他城市。液化氣的使用改變了島民砍樹燒柴的習慣,對島上植被起到了保護作用。
2008年8月,潿洲島周邊海域和臨近的北海銀灘發生溢油事故,造成沿岸沙灘大面積污染。污染源頭尚未查清,可能是輸油管道泄露或原油自然泄露[3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