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向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向量是波的向量表示方法。波向量是一個向量,其大小表示波數(),其方向表示波傳播的方向。
定義


理想的一維行波遵循如下方程式:
其中:
- x為位置;
- t為時間;
- (x和t的函數)是對波進行描述的擾動(例如對於海浪,是超出水面的高度;對於聲波,是超氣壓);
- A是波的振幅(振動的峰值);
- 是相位偏移,描述了兩個波互相之間不同步的程度;
- 是波的角頻率,描述了在一個給定點波振動的快慢程度;
- 是波數,與波長成反比,由求出。
此波在+x方向上行進,相速度為。
推廣到三維情況下,方程式為:
其中:
- r是三維空間中的位置向量;
- 是向量點積;
- k是波向量。
在晶體學中,描述相同的波的方程式略有不同。[2]在一維和三維情況下的方程式分別為:
- 。
不同點在於:
- 晶體學定義使用了頻率,而不是角頻率,由公式,二者可以相互轉換。這種置換主要反映了在晶體學中的常見應用。
- 波數k以及波向量k的定義方式不同。此處的,而在物理學定義中,。
狹義相對論
接近單色光的波包可以由波向量
準確描述,若明確的改寫成共變和反變形式,則
- 且
- 。
於是波向量的大小為
最後一步等於零是因為對於真空中的光滿足
對波向量作勞侖茲變換可導出相對論性都卜勒效應。勞侖茲矩陣定義為
- 。
在光被快速移動的波源激發的情況下,若要在地球坐標系(實驗室坐標系)中檢定光的頻率,就要使用勞侖茲變換,如下所示。注意波源位於坐標系S s,地球位於觀測系S obs。 對波向量進行勞侖茲變換得到
- 。
只考慮分量的情況,得到
- 。
其中是關於的方向餘弦。
因此
當波源徑直地遠離觀測者時,,方程式變為:
- 。
當波源徑直地接近觀測者時,,方程式變為:
-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