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與民俗學的專門刊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俗臺灣》是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與民俗學的專門刊物,1941年7月10日創刊,1945年2月1日停刊,共44期(最後一期因戰時局勢緊張故未發行[2])。戰後時期受《民俗臺灣》影響最深的刊物為《臺灣風物》[3][4]。
日治末期,臺灣民俗研究專家池田敏雄受中國中山大學所發行之《民俗月刊》啟發,拜訪時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金關丈夫,計劃創辦以探討臺灣民俗、舊慣為主題的刊物[5]。
1941年(昭和16年)5月由日籍人士金關丈夫、須藤利一、岡田謙、萬造寺龍及臺灣籍社會學專家陳紹馨與黃得時等6人聯名於《興南新聞》及《臺灣日日新報》上發表〈趣意書〉,說明《民俗臺灣》發行的背景及目的等。同為發起人的池田敏雄因時任於總督府情報部,雖執行主要編輯工作,卻未列於發起人中[5]。
1941年7月10日《民俗臺灣》創刊,以金關丈夫於1929年為東京岡書院策劃出版的《ドルメン》雜誌為原型,刊物名則是受「臺灣文藝家協會」機關刊物《文藝臺灣》的影響。
主要記錄臺灣民俗資料,如民間禁忌、習俗、神明祭儀、年節歲時與生命禮俗等[3],並廣泛採集民間傳說、童謠歌謠及俚諺,其中又以俚諺的討論為大宗。除材料蒐集與紀錄外,更有專題式發展,如廖漢臣〈臺南俚諺〉等。雖以民俗為主,但內容對藝術、歷史、地理及自然等亦有涉獵,編輯要旨更明文希望刊物肩負聯絡與對話的任務[5][1]。
為月刊形式雜誌,每號皆約40-60頁(多維持於50頁左右),並附有卷頭語,其他常設專欄包含民藝解說、民俗圖繪、攝影及圖說、文獻介紹、書評、亂彈、點心、消息通訊、民俗採訪會、編輯後記等[3]。
除有大量民俗資料採集及記錄,更有較深入之專題式探討。此外,亦開創如節日習俗方面「正月七日吃七寶羹」、「除夕跳火盆求財富」及占卜咒術方面淨符、家畜用符、止血符與化骨符等數個嶄新的民俗研究議題[3]。
刊物發行時,正值日本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日語)期間,但刊物內卻仍有許多臺語文字,並以日文標註其發音,使臺灣民俗研究可與當時主要語言結合[3]。
《臺灣風物》除與《民俗臺灣》編輯風格相似外,撰文者的重疊性也很高,如陳紹馨、蘇維熊、黃得時、楊逵、楊雲萍等人皆常見於《民俗臺灣》,更為《臺灣風物》初期執筆[3]。
《民俗臺灣》於1941年創刊,發行之初,即定義本身為容納各地人士採集記錄報告之民俗調查雜誌,所產出內容主要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語言民俗等四大類,蒐羅甚廣。就時空背景來看,當時正屬於臺灣總督府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的時刻,其相關措施主要為一連串除去臺灣人固有中國式生活之記憶與文化,鼓勵、甚而強制臺灣人過日本式生活,學習日本文化之社會改造動員。鑑此,池田敏雄、金關丈夫等在臺學者,因恐臺灣民俗、舊慣即將消滅,期盼在臺灣民俗尚未消失前,將它們加以一一記錄,故而發行。其所邀請的雜誌執筆者,包括當時臺北帝國大學的政治學者中村哲、社會學者岡田謙;以及在臺灣生活的諸日本文化人,如考古學者國分直一、攝影家三島格、版畫家立石鐵臣等人[9]。
自創刊號開始,其不為政治所左右,主要成員如池田敏雄、金關丈夫即撰文對皇民化運動的推行表達不滿,而為記錄臺灣民俗、舊慣,除了進行各項民俗調查外,成員亦於全島分別舉辦民俗座談與民俗採訪會,持續透過活動,集結分散臺灣各處的地域性文化工作者,故可說是以《民俗臺灣》為媒介,形成了一個有關臺灣民俗的文化串聯網絡,並為臺灣培養了一群本地歷史、民俗的業餘研究者。另外,當時雖有本地知名學者楊雲萍曾對《民俗臺灣》僅以旁觀者立場記錄,而無進一步作為表達不滿(爾後亦得楊雲萍為《民俗臺灣》執筆),俟於1996年又有日籍評論家川村湊質疑其視角為「大東亞民俗學」等不同聲音,並與該雜誌執筆者國分直一引起辯論。但不可諱言,《民俗臺灣》為當時臺灣留下了許多重要的資料,可說是本地鄉土研究之重要開端,不僅為被臺灣、日本高度肯定之戰前臺灣民俗調查雜誌,更是在戰後臺灣史學的發展上,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