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東漢末年道教人物及地方軍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魯(2世紀?—216年、245年[1]或259年[2]),字公祺[3],沛國豐縣(今屬江蘇豐縣)人,漢末割據漢中的軍閥。五斗米道天師張陵之孫,張衡子,世為天師道第三代天師(稱系師)。
東漢末年,張魯的祖、父兩代人在益州、漢中傳五斗米道,到張魯時已經有很多信眾。劉焉到益州後,將張魯納為麾下。
初平二年(191年),張魯在益州牧劉焉手下任職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率徒眾攻討漢中太守蘇固,共取漢中。後來張魯殺掉了張脩,獨據漢中。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繼任,張魯不服從劉璋,劉璋大怒,盡殺張魯之母及其家室,張魯於是反叛自立[4],並將勢力範圍擴展到巴西郡[5][6][7]。
朝廷未有能力征討,於是升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只需貢獻而已。有居民拾得玉印,其部下欲尊張魯為漢寧王。張魯功曹巴西閻圃諫張魯:「漢川之民, 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上匡天子,則為齊桓公、晉文公,次及竇融,不失富貴。今承制署置,勢足斬斷,不煩於王。願且不稱王,勿為禍先。」張魯從之。韓遂、馬超之亂,關西居民從子午谷數萬家遷居於此。張魯的政權持續近三十年,屬於東漢末年時期比較安定的地區。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從散關出征漢中武都,至陽平關。張魯本來想舉漢中依附,其弟張衞不肯,率兵數萬人守陽平關,被曹操用計攻陷。張魯聽聞陽平已陷,又想舉漢中依附,閻圃又曰:「現在以危急投降,軍功必輕;不如先依附杜濩、朴胡共拒曹操,然後委質子投降,軍功必多。」於是張魯先退避到巴中(今四川巴中)。臨行前,張魯下屬想燒毀倉庫寶物,張魯說:「我本來就想投降朝廷,但還沒能實現。現在逃走,我只是避其鋒芒,並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
曹操攻入漢中南鄭,得知張魯封存庫藏行為,非常讚賞,派人撫慰張魯,張魯於是投降。曹操很看重他,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遷還中原,張富、張盛等五子皆封為侯,一女嫁曹操子曹宇。張魯依附曹操時亦曾言:「寧為魏公奴,不為劉備上客。」
張魯死後諡原侯,葬鄴城,子張富嗣爵。
張魯遂據漢中,因其人信行脩業。[8]
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 大都與黃巾相似。[9]建立政權,以五斗米道教民。[10]
張魯少膺祖訓,在各地設立「義舍」,置「義米」、「義肉」,免費提供給過路者食宿,又怕人多吃,特地在教規上加了「人若食用過量,鬼能使其生病」。[11]如有人生病,張魯將病人「引入靜室,令其思過」[12],然後要病患寫上自己姓名,一式三份,稱為「三官手書」,「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13]並發佈禁止釀酒、春夏禁止殺牲的命令,史稱「民夷便樂之」。[14]犯法者「原宥三次」,再犯才處以刑罰。小過者則修治道路百步。[15]
張魯有幾子各有說法,最多的是裴啟《語林》中所言十子[22],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所載的《大道家令戒》[23]則為七子,其中有五子被封侯[24]。趙道一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則有明載七子之名[25]。三國志中則只言張魯投降時已有五子[2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