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挖耳勺(ear pick)也叫掏耳勺(ear scoop)、耳勺(ear spoon)、挖耳[1]、耳挖[2]、耳刮、耳扒、掏耳棒、挖耳棒,是一種清除耳屎的長柄刮勺工具,也可用於單純搔癢,為掏耳服務的主要工具之一。多為竹製或金屬製,也有塑料、象牙、金銀一類貴金屬和玉石製品。唐朝宰相杜悰曾謂其為「鐵了事」。[3]
手執挖耳勺進入耳道,掏出附在耳道上的耳屎。如果在開始時挖耳勺就接觸到耳壁,有可能把勺外的耳屎反而更推向內耳。應在挖耳勺進入內部後再向外掏。挖耳朵既可以自己動手,也可以委託他人幫忙:被挖耳朵者多躺在挖耳朵者膝蓋上。此多可見於親子、戀人之間。[4]
有些耳勺另一端附有鵝毛,可在挖完耳朵後用來清理耳中碎屑。[5]
外耳一帶的淺顯部位,有耳屎或發癢時,有時可以用小指和指甲來除掉耳屎並搔癢。也有以類似的細長物件棉花棒、牙籤、釘子等臨時代替耳勺。但棉花棒之外,指甲等物件可能較鋒利,會有損傷耳道乃至耳膜的可能。
另外,日本有人發明了可視性挖耳勺,可以自己一邊看一邊挖。[6]
使用耳勺挖耳朵時有可能因用力把握不好、視線不清等原因傷及耳膜和聽小骨。[7][8]耳道受傷等將導致外耳炎、耳癤、中耳炎。[9]
耳勺多在東亞文化圈使用,或與東亞人的乾性耳垢有關。[10] 在中國、日本、越南、孟加拉等亞洲國家更有以掏耳為招牌的服務業。[4][11]
在前13世紀中國商朝的婦好墓裏面,即已出土了當時的玉製挖耳勺。[12]此之後時代的塔克西拉文化[13] 、古希臘-古羅馬的考古發現中,都有耳勺出土。
現在台灣仍有手工製作耳扒的作坊和工廠。從選竹材、原材料加工,到刀削成型,多靠手工完成。耳扒在另一端綁的鵝毛,也要經篩選去油等工藝。台灣的製品很多銷往日本,爲了提高生產效率,也有製作者改良部份機械。[15][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