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拉·特里斯坦(法語:Flora Tristan;1803年4月7日—1844年11月14日),社會主義作家和活動家。生於法國巴黎,逝於波爾多。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5月26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4月5日) |
她對早期女權主義的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認為女性權利的進展與工人階級的進展直接相關。她有數部著作,最著名的有《女賤民遊記》(1838年),《倫敦漫步》(1840年)和《工人聯合》(1843年)。
特里斯坦是畫家保羅·高更的外祖母。
早年生活
特里斯坦全名弗洛爾·塞萊斯汀·塞雷塞·亨麗特·特里斯坦·伊·莫斯科索(Flore Celestine Thérèse Henriette Tristán y Moscoso),1803年生於法國巴黎。其父馬里亞諾·尤西比奧·安東尼奧·特里斯坦·伊·莫斯科索是西班牙海軍上校,生於秘魯的阿雷基帕,其家族是秘魯南部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特里斯坦之叔叔皮奧·德·特里斯坦是秘魯總督。特里斯坦的母親安妮·皮埃爾·萊斯尼則是法國人,兩人在西班牙畢爾巴鄂相識,特里斯坦為兩人非公證婚姻之生女。
1807年,特里斯坦的父親在她五歲生日前去世,其家庭生活情況因此而一落千丈。在她父親去世兩年後,特里斯坦和她的母親搬到了巴黎莫伯特廣場附近的一個生活環境惡劣的社區,16歲時,特里斯坦開始在一家平版印刷車間擔任調色工人,1821年2月3日,時年17歲的她與車間老闆安德烈·查扎爾結婚,在之後的4年中,他們有了三個孩子,其中長子夭折,次子名為歐內斯特,第三個孩子是1825年出生的艾琳,即保羅·高更的母親。這場權宜之姻因丈夫對弗洛拉的嫉妒和虐待而破裂。22歲時,弗洛拉帶着孩子離家出走,非婚生女和分居妻子的雙重身份使她處於社會地位邊緣,如她自己所自嘲的「女賤民」一般,查扎爾仍不知疲倦地騷擾她。最後,弗洛拉與他達成了一項法律協議,根據該協議,查扎爾保留兒子的監護權,而弗洛拉則獲得了女兒的監護權。
弗洛拉不信任她的丈夫並離開了巴黎,和女兒艾琳一起開始了流浪的生活。經查布里埃船長的干預,1829年,她得以給秘魯的叔叔皮奧·德·特里斯坦寫了一封信,對方給她寄了五年的錢幫助她克服貧困,並在社會上重新獲得體面的地位。1833年4月7日,就在她30歲生日那天,弗洛拉把孩子託付給了母親,登上了查布里埃船長的墨西哥號前往阿雷基帕,以圖繼承被她叔叔所繼承的其父親之遺產。五個月後弗洛拉抵達美國艾萊,後輾轉至秘魯,然而因她沒有文件以證明自己是其父親的生女,皮奧·德·特里斯坦叔叔拒絕她繼承遺產,只同意給她每月的撫養金。
弗洛拉一直留在秘魯至1834年7月16日,儘管她沒能獲得遺產,但弗洛拉由此經歷了秘魯獨立後的動盪時期,並寫了一篇關於她在此期間經歷的遊記,即於1838年出版的《女賤民遊記》。弗洛拉也是在這期間遇到了雌雄同體神秘主義者西蒙·甘諾,並在哲學上受到其影響,以及結識了她的摯友埃利法斯·列維。
長期旅居秘魯之後,弗洛拉又到英國旅行了一段時間,並創作了一些關於英吉利海峽沿岸社會狀況的作品。
找到弗洛拉的蹤跡後,安德烈·查扎爾綁架了女兒艾琳。弗洛拉和查扎爾因子女監護權問題爭執多年,雖然查扎爾獲得了兒子歐內斯特的監護權,但該決定並未實施,歐內斯特仍與祖母同住,而艾琳則被安置在寄宿學校,父母雙方都有探視權。1836年,查扎爾再次綁架了艾琳,艾琳則設法逃脫並回到了她的母親身邊。1837年6月,弗洛拉指控查扎爾亂倫,在監獄裏呆了幾個月後,他被判無罪。1838年3月14日,經巴黎刑事法庭審理,弗洛拉與丈夫合法分居,因法國自1816年以來一直禁止離婚。這場悲劇促使弗洛拉一生都在為婦女權利而戰,特別是離婚的權利。查扎爾被判賣淫罪並破產,他發誓要報復,威脅要殺了弗洛拉。1838年9月10日,查扎爾用手槍擊穿了她的左肺。由此他被判處20年勞役,在年輕律師朱爾斯·法夫雷的辯護下減刑為監禁。弗洛拉恢復了健康,雖然有一顆子彈停在她的心臟附近,但她終於自婚姻重獲自由,並恢復了她的本姓特里斯坦。
《工人聯合》
1843年,特里斯坦撰寫了《工人聯合》,此亦是她最後的作品,後世由此形成了其烏托邦社會主義政治活動家的形象,並將特里斯坦同她所相識的查爾斯·傅立葉以及法國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相併列。特里斯坦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和參考之前這些社會主義者的作品,並提出了不僅要將無產階級,而且要將勞動婦女自壓迫中解放。她也是第一個將工人階級的自由與促進婦女權利相聯繫起來的政治家。
特里斯坦認識到,工人階級已經鬥爭了25年余,卻毫無結果。她提出應採取行動,成立一個工人聯合會,並指出:「分裂,則會軟弱和墮落,被各種苦難踩在腳下;但建立工人聯合會,就擁有了人數優勢,而人數意義重大。」特里斯坦主張通過工人聯合會籌措會費,為無產階級的孩子提供安全的庇護,增加受教育的機會,為生病和受傷的工人建造住所,並聯合包括貴族的製造商和金融家以維持這樣的計劃。
在兩篇文章中,特里斯坦指出,為了工人階級的解放,必須也要解放婦女,因為工人階級本身是分裂的。她認為,一旦社會解決了婦女權利問題,其餘的問題也就會得到解決。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而言,婦女解放亦會給大多數人帶來最大的好處。儘管特里斯坦對婦女解放持積極態度,但她認識到,即使在大革命後的法國社會中,婦女也不會因為同樣為人而輕易被認同是平等的。因此,她將其論點建立在婦女解放同樣有利於男性多數的利益之上。特里斯坦不僅引發了社會主義的新思路,也將新興的社會權利運動與婦女解放思想聯繫起來,在此過程中,她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女權主義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合著的《神聖家族》中視特里斯坦為「法國社會主義者」,反駁了埃德加爾·鮑威爾(布魯諾·鮑威爾的兄弟)對特里斯坦的批判,並評價道:
“ | 批判本身所提出的論點,如果從唯一可能的合理的意義上來加以說明,就是要求勞動有組織。弗洛拉·特莉斯坦(分析她的著作就可以發現這種偉大的論點)也有同樣的要求,而且由於她竟敢走在批判的批判的前頭,遭到了後者的極端的鄙視。[1] | ” |
有人認為,特里斯坦在《工人聯合》一書中首先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後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未聲明出處引用。[2]然而,儘管書中有一些關於「聯合」的口號(例如:「Workers, unite—unity gives strength.」「Let’s be united!」[3]等等),但書中並未直接出現這一口號。同時,兩文中「聯合」所代表的含義也有巨大的不同。
逝世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