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築學(英語:Architectural studies,或直接稱Architecture[註 1]),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
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物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從而包括的實用、功能的一面和藝術、美學的一面,它們之間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份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某一建築物中可能某些方面很強而其餘方面很弱,但在其它建築物中情況則可能迥異。
從狹義上說,研究的是建築物可資使用的空間、可供欣賞的形象,以及圍繞空間、形象如何產生確立、調整美化等的一系列問題。
事實上,作為專用詞的「建築學」所研究的對象不僅是建築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研究人們對建築物的要求及其如何得以滿足,研究建築物實體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中相應的策劃、設計、實施等。
建築哲學源自於美學,着重在建築的美學價值、建築的語意(semantics),以及建築和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包括柏拉圖、米歇爾·福柯、吉爾·德勒茲[2]、羅伯特·文丘里及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家及理論家都在探討建築的本質,以及建築和樓房(building)之間是否有差異之間的議題。
現存最早以建築為主題的文字作品是《建築十書》,由羅馬時代的建築家維特魯威在西元一世紀早期所著。[3]根據維特魯威,一個好的建築物應該具備「強(firmitas)、用(utilitas)、美(venustas)」三項要素,[4][5],這三項要素的定義大致上是指:
維特魯威認為建築師必須要用盡全力來實現這三項要素。阿爾伯蒂在他所著的《論建築》一書中重新詮釋了維特魯威的觀點。他認為美觀基本上與比例息息相關,而裝飾性的物件也在美觀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對阿爾伯蒂來說,完美的比例也就是理想中人類身體的比例,也就是黃金比例。因此,美最重要的要素是物體與身俱來的,並非之後以人工方式創造的;且美的根據是一種普世的、可見的真理。一直到16世紀建築師瓦薩里的著作出現之後,在藝術領域中才出現「風格」的概念。[6]到了18世紀,瓦薩里的著作《藝苑名人傳》被翻譯成了意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與英文。
在19世紀初期,在普金的著作《對比》(Contrasts,1836年)中,他將現代的、工業化的世界與理想化的新中世紀世界印象做出了對比。而普金相信哥德式建築是唯一的「建築中真正基督教的風格」[7]。十九世紀英國的藝術評論家約翰·拉斯金曾著有《英語:建築的七明燈,羅馬化: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一書,對於建築中的美學格外的重視,他認為蓋好的房子不一定算是真正的建築,只有經過一些佈置後才能算是建築。對拉斯金而言,構造比例及機能都良好的房子至少需要粗面光邊石工之類的裝飾[8]。
有關理想的建築及構造物的差異,著名的二十世紀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曾寫到:「當你用石頭、木頭和水泥為材料蓋了房子及宮殿,那是構造物(Building); 但若其中的一些巧思觸動我,讓我覺得很好,很高興,說了:『真漂亮。』,這就是建築(Architecture)了。」[9]和勒·柯布西耶同時代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認為:「當你小心地將兩塊磚搭在一起,建築就開始了。」[10][11]
著名的十九世紀摩天大樓建築師提倡一個建築設計的概念:「形式追隨功能。」
這種功能比結構及美感還要重要的觀點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但也有一些質疑,此觀點使得「功能」這個概念取代了維特魯威提出的「用」,功能包括了所有有關建築物用途、認知及愉悅性的準則,不只是實用,而且也有美學、心理學及文化上的意涵。
在許多哲學中,影響現代建築師及建築設計的有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及現象學。
二十世紀末期又出現一個影響建築機能及結構的概念,就是可持續性,永續建築是因應當代的訴求,建築物應該考慮對環境的友善,包括其原料生產的方式,對周遭自然環境及其他建築的影響,在空調、水、照明及廢棄物處理上對能源的需求等。
最早建築的原型是在因應需求(居住、安全保障、宗教崇拜)及方式(可用建築材料、建築者技術)的變化下而衍生的。隨着文明發展,知識透過口傳及實作而傳承,建築也就成為工藝。一般認為建築的成功是一連串嘗試和錯誤學習之後的成果,在進展的過程中,經驗複製的比例慢慢增加,嘗試的比例慢慢減少,大家對建築成果也越來越滿意。在許多地方仍有配合當地需求、建築材料和工藝而有的鄉土建築。
最早人類定居後,形成了鄉村。隨着經濟的發展,開始有大型聚落(proto-city)及市區,其中一些大型聚落成長地非常快速,像是安納托力亞的加泰土丘,或是現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谷文明。
在新石器時代,在現今土耳其、巴勒斯坦、巴基斯坦、羅馬尼亞、烏克蘭、蘇格蘭及中國都有許多的聚落。
在古埃及或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古文明中,建築和城市化代表神靈及超自然力量持續的臨在,許多古文化會用建築中的紀念碑來代表國家或是統治者的政治權威。
古典時代(例如古希臘或是古羅馬)的建築和城市化是源自市民的理想,不再是來自宗教或是帝國的訴求,而新的建築型式也開始出現。羅馬建築受到希臘建築的影響,在建築實務也融入了許多希臘的建築元素[12]。
古代就已有有關建築的文獻,其中有一般性的建議,也有具體的正式規定。像西元前1世紀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就寫了《建築十書》。
亞洲建築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都和歐洲不同,佛教、印度教及錫克教建築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亞洲建築中,中國和印度的建築也都對周圍的建築風格有所影響,但日本建築都沒有類似的影響。有些亞洲建築有明顯地域性的差異,例如佛教建築。印度教寺廟建築大約是在西元前五世紀所發展,其理論是源自印度教Shastra中的概念,其着重的是如何表達宏觀與微觀。
許多亞洲國家的信仰是多神宗教,因此其建築型式會特別強調其自然景觀。這些地區大部份的大型建築是輕量化使用木材的結構,一直到近年在有所改變。不過古老的大型木製建築留存至今的不多。佛教後來以磚石的建築為主,一開始可能是源自於石窟,這些建築就保留的很好。
早期亞洲的建築著作有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古印度的Shilpa Shastras、古斯里蘭卡的Manjusri Vasthu Vidya Sastra,以及古尼泊爾阿尼哥(Araniko)的著作。
伊斯蘭建築從公元第七世紀時開始,整合了古中東及拜占庭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加入了宗教的元素以及社交上的需求。伊斯蘭建築分佈在中東、土耳其、北非,印度次大陸,西班牙及阿爾巴尼亞,因為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伊斯蘭建築也有出現在巴爾幹半島的國家裏 [13][14]。
歐洲中古時期時,工匠開始形成行會,發展交易,也留下了契約的文稿,其中許多是和教會建築有關的。建築師一般會由負責石匠的人擔任,有時在契約中也會將建築師稱為Magister lathomorum。
當時主要的建築有修道院及大教堂。自公元900年以後,有建築知識的神職人員及商人開始往來歐洲各地,因此歐洲各地出現了羅曼式建築或哥德式建築。
中古時期另一個很重要的建築遺產就是遍佈歐洲大陸各地的防禦工事。從巴爾幹到西班牙,從馬爾他到愛沙尼亞,這些建築是歐洲文化遺產中重要的一部份。
歐洲的文藝復興約從公元1400年開始,當時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開始發展,也伴隨着古典時期學問的復興。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更加強調人在社會中的作用,比中古時期要多很多。當時有許多出名的建築師,像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米開朗基羅、安德烈亞·帕拉弟奧,也開始了對出名建築師的瘋狂崇拜。當時的藝術家、建築師和工程師或其他相關職業還沒有明顯的劃分,而稱呼往往是依各地區的習慣喜好而有所不同。
古典主義建築的復興,所伴隨的是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這也影響到建築的比例和結構。在這個時期,藝術家是可以設計橋樑的,因為其中用到的結構計算是在此領域通才知識的範圍內。
隨着科技領域的新興知識以及新材料以及新技術的興起,建築師和工程師開始有不同的分工,建築師開始着重美學以及人文的層面,較不注重建築設計的技術層面。當時也出現了「紳士建築師」,接洽富有的客戶,特別關注來自於歷史原形的視覺品質,以英國鄉間許多的哥德復興式建築或是蘇格蘭baronial建築為代表。 19世紀的正規建築訓練,像是法國的法國美術學院,非常重視精美建築圖紙的製作,不太考慮使用背景(context)及可行性。
同時期出現的工業革命開始了大量生產以及消費。審美成為中產階級的評斷標準,因為裝飾品以往是昂貴的工藝品,而在機器量產之後變得便宜許多。
當時鄉土建築的裝飾越來越多。屋主可能在現有的建築設計中加上一些書籍或建築期刊中找到的特徵。
從二十世紀起,大眾普遍對對強調復興式建築以及精緻裝飾表示不滿,開始了新的思潮,也就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前身。其中著名的有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藝聯盟,生產品質較好,由機器製作的產品。一般認為此時開始出現工業設計的專業。接着有在魏瑪的包豪斯學校,重新定義了建築的邊界,將建築的創作視為是藝術、工藝以及技術的終極整合。
現代主義建築一開始是具有道德、哲學以及美學基礎的前衛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先驅的現代主義建築師想要針對戰後新的社會及經濟規序,找到一種全新的,適合此時期的風格,且着重中產階級以及工人階級的需求。現代主義建築拒絕那麼符合快速衰落的貴族階級所需,在歷史建築風格上再加以改進的建築實作。現代主義建築師的作法是將建築簡化為形式,除去裝飾,強調功能的細節。建築會顯示其功能元素以及結構元素,露出鋼樑以及混凝土表面,不再將其隱藏在裝飾裏面。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建築師開展了有機建築,用建築的環境以及其目的來定義其形式,其目標是要促進人們住所以及自然世界之間的平衡,著名的例子有美國的羅比之家以及落水山莊。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菲力普·強生及馬塞爾·布勞耶等建築師創建了以建築材料以及現代建築技術等建築本質為基礎的美,將傳統歷史性的建築型式改為簡化的幾何建築型式,讚揚因為工業革命才可能出現的新手段及方法,其中包括了是高樓層摩天大樓必要的鋼結構建築。法茲勒·拉赫曼·汗發展的核心筒是在高樓層建築上的技術突破。二十世紀中期時,現代主義建築演變成國際風格,像山崎實所設計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就在許多方式體現了國際風格的美學。
許多建築師反對現代主義建築,認為其建築缺乏歷史風格中的豐富裝飾。第一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過世,第二代的建築師(像是保羅·魯道夫、馬塞爾·布勞耶、埃羅·薩里寧)想將現代主義的美學和粗野主義融合,例如有豐富彫刻立面,而其混凝土面尚未完工的建築。不過更年輕,戰後的新世代認為現代主義和粗野主義太過樸素、標準化、單調,沒有考慮不同時代的歷史建築在不同地方及文化下,所帶給人的豐富體驗。
隱喻式建築學派就是一種針對現代主義建築和粗野主義建築的回應,其中包括了生物形態主義及動物形態建築,這二個都以自然為靈感和設計主要來源。有些研究者認為隱喻式建築只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層面,但也有人認為其自身就是一個學派,是表現主義建築繼續發展後的成果[15]。
自從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起,出現了建築現象學,是早期反對現代主義的重要運動,參與的建築師有英國的查理斯·摩爾、挪威的諾伯舒茲、意大利的Ernesto Nathan Rogers、維多利歐·葛雷高第、Michele Valori和布魯諾·賽維,他們一起讓大眾對新的當代建築風格產生興趣,此風格是要用歷史的建築作為模型以及先例,以擴展人的體驗[16]。後現代主義形成了一種結合當代建築科技以及便宜材料,有非現代主義的美學風格的建築,從高度古典式的建築轉換為大眾化或是鄉土地區性的建築風格。美國建築家羅伯特·文丘里有一個對後現代主義著名的定義,將後現代主義定義為「decorated shed」(內部機能設計,外部有裝飾的一般建築),反對現代主義及粗野主義的「ducks」(具有不必要表現構造型式的建築)[17]。
世界建築日(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由國際建築師協會1985年的第63屆理事會所訂定的,當時訂為7月1日。
1985年聯合國全體代表大會決定將世界人居日設定在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一。1986年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理事會決定將世界建築日和世界人居日結合,一起舉行慶祝活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