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抗日游擊隊,簡稱密山游擊隊,亦稱密山民眾抗日軍,是中共密山縣委(縣委書記朴鳳南)1933年3月20日在密山哈達河地區成立的一支抗日游擊隊。1933年10月,該游擊隊與李延祿的東北人民抗日革命軍合併成立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即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
背景
早在1927年,馬克思主義思想就開始在密山地區傳播。1930年9月,池喜謙等人受中共北滿特委委託在密山建立了黨支部。同年10月,中共滿洲省委特派員朴光瑞將密山特別支部升格為密山縣委。池喜謙任縣委書記。同年12月,密山縣委組織當壁鎮、龍王廟、二道崗等地朝鮮族農民發動暴動失敗,密山縣委遭到破壞。1932年11月,中共綏寧中心縣委派朴鳳南等人到密山恢復密山黨組織,同年12月成立密山區委。朴鳳南任區委書記。[1]:304
1933年1月7日,日軍侵佔密山縣。同年3月,李成林等中共密山區委成員成立「密山抗日總會」。4月,中共密山區委開會決定組建抗日武裝隊伍。為獲得組建武裝隊所需的武器,金伯萬和李春根等人潛入敵軍內部奪取武器。同年10月,中共密山區委升格為中共密山縣委。朴鳳南任縣委書記。[1]:305-306[2]:208
歷史
1934年2月,中共滿洲省委為推動吉東地區反日游擊戰,發出組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赤色游擊隊指示[3]。同年3月20日晚7點多鐘,中共密山縣委書記朴鳳南在縣委駐地哈達河溝張老奤菜營宣佈成立「密山抗日游擊隊」(當時亦稱「民眾抗日軍」)。游擊隊員以寧安工農義務隊和哈達河抗日總會的青年骨幹為主。張寶山任隊長,金伯萬任副隊長,金根任參謀、指導員。游擊隊設有黨支部,金伯萬任黨支部書記[4][5]。
1933年3月下旬,密山抗日游擊隊遭到百餘名滿洲國軍和日本關東軍的包圍。經過數小時激戰,密山游擊隊擊斃了包括營長、副連長在內的10餘人。此後,張寶山和金伯萬各率一路人馬撤退。舊兵出身的張寶山在撤退途中思想發生動搖,欲帶着10餘人叛變,期間還開槍打死了一名不願叛變的戰士。密山縣委得知情況後,在「亮山」和「大鳴字」兩個抗日山林隊的幫助下,追回了被張寶山帶走的隊員和槍支。只有張寶山一人攜三支槍逃跑。[5]
張寶山叛逃後,中共吉東局派寧安縣委書記朱守一擔任密山游擊隊隊長。1933年5月,中共密山縣委決定聯合各抗日山林隊和群眾在哈達河地區發動暴動。朱守一任總指揮。5月28日,朱守一率部攻打漢奸張老四的張家大院,與前來援助的日軍討伐隊發生激戰。日軍小隊長黑田被擊斃,但朱守一中彈犧牲。在游擊隊即將殲滅日軍討伐隊時,張家大院敞開大門將日軍討伐隊接入院裏,後令炮手炮轟游擊隊,並調來更多援兵。游擊隊不得不撤退。[5]
1933年6月,原東北人民抗日革命軍參謀長張奎接任密山游擊隊長之職。同年秋收時節,張奎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活捉了張老四,後將其處決。此後,游擊隊再次攻打張家大院,活捉了張老大和張老三,最終剷除了張家大院這個武裝據點[5][6][7]。同年9月,李延祿率部來密山與游擊隊會師。同年10月,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吳平到密山主持召開密山縣委擴大會議,將密山游擊隊與李延祿的東北人民抗日革命軍合併成立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即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全軍由一個師231人組成,下設三個團和一個獨立營。二團由密山游擊隊構成。李延祿任軍長。朴鳳南、李根淑、黃玉清、金根等人被調入四軍充實幹部隊伍[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