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蒂岡妮 (索福克里斯版)
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悲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悲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蒂岡妮》(古希臘語:Ἀντιγόνη)是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認為是戲劇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該劇在劇情上是底比斯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但是最早寫就的。劇中描寫了伊底帕斯的女兒安蒂岡妮不顧國王克瑞翁的禁令,將自己的兄長,反叛城邦的波呂尼刻斯安葬,而被處死,而一意孤行的國王也遭致妻離子散的命運。劇中人物性格飽滿,劇情發展絲絲相扣。安蒂岡妮更是被塑造成維護神權及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權勢低頭的偉大女英雄形象,激發了後世的許多思想家如黑格爾、克爾凱郭爾、德里達等的哲思。
按古希臘悲劇常規的結構,《安蒂岡妮》一劇可分爲序幕、合唱隊登場、相互交織的多個中幕與合唱歌、尾聲。
伊底帕斯王在同名悲劇的末尾退位,其二子厄忒俄克勒斯與波呂尼克斯爲爭奪繼承權作戰(七雄攻底比斯)而雙雙陣亡。克瑞翁代理王權,判定厄忒俄克勒斯爲合法君主;波呂尼克斯謀圖篡位,禁止爲其發喪,違者格殺勿論。
“ | 傲慢者非分的言語,必將以承受非分的打擊來償還,而在遲暮之年教諭給人智慧。[原文 15] | ” |
《安蒂岡妮》的劇情承接艾斯奇勒斯所著的《七雄攻底比斯》(前467年首演),然而後者描畫的底比斯人民從伊始便支持安蒂岡妮埋葬哥哥,本作中的底比斯長者則是以維護克瑞翁王、維護城邦法律的形象登場,卻最終對安蒂岡妮的行動感服[1]。從創作背景來看,前441年的雅典處於伯里克里斯統治的全盛期,同年索福克里斯被指派爲10名進攻薩摩斯島的將軍之一;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安蒂岡妮》中卻鮮少有爲了雅典政體的政治宣傳,而將目光保持在劇中的角色以及其相互之間的衝突[2]。劇中核心的衝突圍繞着爲波呂尼克斯舉辦葬禮的正義性這一問題:從一方面來看,波呂尼克斯是率軍隊進攻底比斯的罪人,理應受到城邦法律的懲罰;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安蒂岡妮遵守爲同族人安葬的宗教傳統,亦有其合理性與正義性,兩個觀點在安蒂岡妮的行爲下不可避免的發生碰撞[3]。
故事中的底比斯長者信守希臘古典時期以城邦爲個人最高的歸屬這一價值觀,以安蒂岡妮的行爲展開的一系列討論也是圍繞着城邦中的正義展開;沒有人單單只是出於安蒂岡妮的年輕或是以同族人的情感爲由反對處死安蒂岡妮[4][5][6]。安蒂岡妮和克瑞翁都各持己見,認爲自己的觀點是爭議的,只有在先知特伊西亞斯登場後觀衆才得知神的旨意:克瑞翁違反神意,應受神罰。儘管如此,克瑞翁仍然試圖對先知堅持己見,直到底比斯的長者勸說他之後才回心轉意,這一宗罪也成了他家破人亡的緣由[6]。
歷史上有很多哲學家和思想家都對《安蒂岡妮》這部劇情有獨鍾,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解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