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卡森(英語:Anne Carson,1950年6月21日—)是一名加拿大詩人、作家、古典學家、古典文獻翻譯家,曾任教於麥基爾大學[1]、密歇根大學[2]、普林斯頓大學[3]和巴德學院[4]。卡森曾獲得過的主要獎項包括古根海姆獎(1998)[5]、麥克阿瑟獎(2000)[6]與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2020)[7]。
生平
卡森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學士、碩士、博士)[8],又在聖安德魯大學專攻古希臘韻律研究與文本批判[9],其後以古典學教授的身份開始寫作詩歌與散文。其曾翻譯的古代文學作品包括艾斯奇勒斯的《阿伽門農》、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與歐里庇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英譯話劇都在紐約古典舞臺劇團上演。2015年,卡森譯本索福克勒斯的《安蒂岡妮》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上演,女主角由茱麗葉·庇洛仙擔任[10]。
2010到2016年間,卡森在康奈爾大學出任編外教授(professor-at-large)[11],其後在紐約大學任駐留藝術家(artist-in-residence)至今[12]。
著作
1986年,卡森出版其第一部散文集,名爲《厄洛斯與甜蜜的痛苦》。該書中卡森以莎芙把愛情(厄洛斯)稱作「甜蜜的痛苦」這一有名殘篇出發,從古希臘詩歌着手分析古希臘人對愛情的世界觀,其中包括對莎芙的詩中「慾望的三角性」「慾望的模仿性」以及厄洛斯與孤獨的關係等論點。對卡森來說,愛或厄洛斯在莎芙的詩中是「遷延的、被悖逆的、被阻止的、飢餓的,它圍繞一個光輝的不在場來展開——將厄洛斯以缺失呈現。」[13]該書在現代圖書館書社讀者評選的史上100佳非虛構作品名單中排行第57名[14]。
此外,卡森出版於1998年的《紅的自傳》改編自抒情詩人斯特西克魯斯的殘篇,以韻文小說的形式作成。該書受到了艾麗斯·孟若與蘇珊·桑塔格等文學批判家的好評,並以兩年內超過25000本的銷量成爲當代詩界罕見的暢銷書之一[15]。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