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王妃戴安娜之死
英國王妃戴安娜因車禍去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國王妃戴安娜因車禍去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7年8月31日清晨,威爾斯王妃戴安娜因捲入巴黎一隧道內的車禍,在醫院過世。她的男友多迪·法耶茲和司機亨利·保羅當場死亡。保鏢崔佛·瓊斯雖身負重傷,但倖免於難。
媒體指責當天瘋狂跟車拍攝的狗仔隊,而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更是直接把他們歸咎為事件的兇手[2]。1999年,法國的調查發現保羅在醉酒和處方藥作用下失去對高速行駛車輛的控制,是唯一要對車禍負責的人。保羅是巴黎麗茲酒店保安部的副主管,早前他曾刺激狗仔隊在酒店外等候戴安娜和法耶玆[3]。而保羅血液中的抗抑鬱藥和抗精神病藥的痕跡,可能加劇了他的醉酒狀態[4][5]。然而,沒有證明顯示事發時狗仔隊就在失事車輛附近[6]。2008年,佩吉特行動評審團裁定保羅和尾隨的車輛有嚴重疏忽駕駛行為,犯非法被殺罪。此外,失事車輛的乘客並沒有系安全帶[7]。
戴安娜去世時年僅36歲[8]。她的死引起英國乃至全世界人的悲傷,共有約25億人觀看了她的葬禮。英國皇室批評媒體對戴安娜死亡的反應。她去世後,公眾一直對她保持興趣,而她的新聞仍會經常出現。
1997年8月30日,星期六,戴安娜與埃及富商穆罕默德·法耶茲的公子多迪·法耶茲乘坐私人飛機離開撒丁島,抵達巴黎[9],之前他們曾途徑倫敦,於當地短暫停留九天,之後到停在法國海岸與意大利海岸之間屬於法耶茲的帆船「喬尼卡爾號」[10],計劃在船上過夜。法耶茲一直是巴黎列斯酒店的老闆,還在離酒店不遠、香榭麗舍大街對面的阿森·侯塞路(Rue Arsène Houssaye)有一間公寓[11]。
列斯酒店的安保副主管亨利·保羅受命駕駛1994款梅賽德斯-平治 W140躲避狗仔隊[12]。一輛誘餌車率先從旺多姆廣場的大門離開酒店,吸引一群攝影記者一擁而上。戴安娜和法耶茲隨後從8月31日凌晨0點20分康邦街(Rue Cambon)後門離開[13],成功避開駐守在酒店門前的約30名攝影記者[13]。兩人坐在車子後排,法耶茲家族的私人保鏢崔佛·瓊斯坐在右前方的乘客座[14],車上的乘客均未佩戴座位安全帶[a]。一行人離開康邦路,穿過協和廣場,沿着塞納河右岸的雷恩林蔭大道和亞厘畢林蔭大道(Cours Albert 1er)進入阿爾瑪廣場(Place de l'Alma)行人隧道[15]。
0點23分,保羅的車輛在阿爾瑪橋(Pont de l'Alma)隧道的入口失控。車輛先是撞向右邊的牆壁,再偏向雙線行車的左側行車線,最終迎面撞向支撐屋頂的第13根柱子[16]。車子時速約105公里每小時(65英里每小時)[17],超出隧道50公里每小時(31英里每小時)的車速限制。車子再度偏轉,倒退撞向隧道的石牆,最終停下來並發生爆炸。撞擊造成巨大的損傷,尤其是車的前半部分由於石柱沒有護欄保護以及爆炸而嚴重受損[18]。目擊者也表示乘坐電單車的攝影記者「在平治車進隧道前蜂擁而至」[19]。
與平治車保持距離緩慢行駛的尾隨記者看到已成殘骸的車子上還有四名乘客,開始靠近現場。記者們坐着電單車[13]。部分人衝上前施救,嘗試打開乘客救助倖存者,也有人忙着拍照[20]。車上的安全氣袋已經打開[21]。目擊者表示,救護車在警方抵達五分鐘後到達現場[21]。法國新聞廣播電台指一名攝影記者被受現場記下的目擊者毆打[19]。5名記者被扣留[18]。之後又有2名記者被拘留,被扣留記者身上有約20卷膠片[19]。警方也扣押了他們的車子[19]。消防員也抵達現場幫助救出倖存者[22]。
一直清醒的里斯-瓊斯面部有多處挫傷,頭部有淤青[23]。前排座位的安全氣袋成功打開[24]。而坐在右後排乘客座椅上的戴安娜仍然很清醒[20],不過身負重傷,嘴裏一直嘟噥「老天爺」,又在警方驅趕記者和其他救援人員時說「離我遠點」[25]。2007年6月,英國第四台播出調查紀錄片《戴安娜:隧道內的目擊者》(Diana: The Witnesses in the Tunnel),指最初接觸戴安娜的是偶然路過現場的梅勒茲醫生(Dr. Maillez)。梅勒玆表示戴安娜沒有皮外傷,但處於休克狀態[26]。凌晨1點,戴安娜被從車子裏移出來,之後心搏停止,經過體外心肺復甦恢復心跳[27]。1點18分,戴安娜被轉到急救服務救護車,1點41分離開現場,2點6分抵達皮蒂-沙普利特里埃醫院[28] 。
法耶茲坐在左後排,不久後被宣佈當場死亡[29]。保羅被從車子搬出來後便宣告死亡[20]。兩具屍體被帶到巴黎殮房法醫研究所(Institut Médico-Légal),沒有送到醫院[30]。後來發現,保羅的血液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1.75克,超出法國法律規定3.5倍[23](相當於加拿大、 英國和美國法律規定2.2倍)。
救助手段儘管很嚴謹,但還是因為戴安娜傷勢太廣泛、多次有胸內心臟擠壓等復甦跡象而失敗:戴安娜的心臟已經移到了右胸部,撕裂了肺靜脈和心包。戴安娜之後於4點左右死亡[31]。麻醉師般奴·里奧(Bruno Riou)於6點在醫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告了她的死訊[18][32]。
那天早上的晚些時候,法國內政部長尚-皮埃爾·舍韋內芒與法國總理利昂內爾·若斯潘一同前往醫院弔唁[33]。下午5點,戴安娜的前夫威爾斯親王查理斯帶着她兩個姐姐莎拉·邁科克戴爾和珍·費洛斯抵達巴黎[34]。一行人與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一起抵達醫院,感謝醫生全力救治[35]。查理斯親王於星期日護送戴安娜的遺體回家[36]。當天晚些時候,她的屍體被帶到倫敦的咸默史密夫和富咸殮房( Hammersmith and Fulham Mortuary)進行屍檢[37]。
最初媒體報道指戴安娜的車子以190公里每小時(120英里每小時)的車速撞向石柱,車速表的指針一直卡在那個位置[23],之後的報道又改成撞車時的車速為95—110 km/h(59—68 mph)。無論是哪種情況,當時的車速肯定超過50公里每小時(31英里每小時)的限速。1999年,法國方面的調查結案,指平治車撞到了隧道中的另一輛車,為白色快意Uno[38]。那輛車的駕駛員一直銷聲匿跡,因此許多人認為快意的司機是黎文成。具體的車輛尚未確定[39][38]。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郭偉邦認為,如果事故是由於被狗仔隊追趕而造成的,那就是「雙重悲劇」[13]。戴安娜的弟弟譴責小報記者造成了她的死亡[40]。法國於1999年完成了為期18個月的司法調查,認定保羅酒後駕駛開快速,失去對車子的控制[41]。
公眾受邀在聖占士宮的弔唁冊上簽名[42]。哈羅德百貨公司關閉了1.1萬盞電燈泡,直到葬禮翌日才重新打開[42]。整個晚上,皇家婦女志願服務和救世軍協助管理沿着百貨公司排隊的人龍[43]。戴安娜在倫敦的家肯辛頓宮門外有100多萬束鮮花[44],但在奧爾索普的皇家宅邸,由於周圍道路上的人潮和鮮花有可能會釀成事故,公眾被要求不能攜帶鮮花[45]。
到9月10日,肯辛頓花園外面的花堆已深達5英尺(1.5米),最底層開始腐爛[46]。人群保持莊嚴肅穆,靜靜排隊等待在弔唁冊上簽名,留下他們的信物。當天有一些小意外。意大利遊客法比奧·皮拉斯(Fabio Piras)因擅自拿走花叢中的泰迪熊,於9月10日被判監禁一周。處罰後來減少到100歐元罰款,而皮拉斯離開法庭時,被一名民眾揮拳打中臉[47]。翌日,兩名斯洛伐克遊客:54歲的小學教師瑪麗亞·里戈洛娃(Maria Rigolova)和50歲的通訊技術員阿格尼薩·西赫爾斯卡(Agnesa Sihelska)也因從宮門外的花叢中順走11隻泰迪熊和一批鮮花被判28天監禁[48],後來減刑至每人罰款200歐元[49]。
早前,由於戴安娜於1996年與查理斯親王離婚,失去殿下頭銜,尚不了解她是否會接受國葬[50]。
戴安娜的死讓公眾非常悲傷,她的葬禮於9月6日在西敏寺舉行,吸引約300萬人前來哀悼和圍觀[51][52]。嘉賓入場的時候,聚集在西敏寺和海德公園的人群,通過大型戶外屏幕和音響觀看收聽葬禮現場,其中包括戴安娜贊助過的許多慈善機構的代表。出席嘉賓包括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法國第一夫人伯納黛特·希拉克、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諾·帕瓦羅蒂、戴安娜的朋友佐治·米高和艾爾頓·約翰等[53]。約翰改寫了他的歌曲《風中之燭》,改名為《再見英國玫瑰》("Goodbye England's Rose"),獻給戴安娜[54]。
儀式有些地方未遵守外交禮儀。戴安娜的弟弟查理斯·史賓沙在演講中批評媒體,暗諷皇室對戴安娜不公,引發嘉賓掌聲如雷[55]。
葬禮在英國有3150萬名觀眾觀看。全球觀眾的數目無法精確計算,但估計為25億左右[56]。現場有200個國家用44種語言轉播[57]。
儀式結束,靈柩被一輛丹拿靈車轉移到阿爾索普[58]。送葬的群眾在靈車行進的整個路程中幾乎都在拋灑花枝,車隊甚至一度停在M1高速公路的對面行車線,讓其他車駛過[59]。
戴安娜在一個私人儀式上被安葬在阿爾索普康樂花園(Pleasure Garden)橢圓湖(The Oval)的中央小島上[60]。靈柩中的戴安娜身穿嘉芙蓮·沃克黑色裙和連褲襪,手捧德蕾莎修女送贈的玫瑰經,德蕾莎修女和戴安娜兩人有私交,德蕾莎修女在戴安娜過世5天後在印度加爾各答逝世。遊客服務中心於夏季開放,舉辦戴安娜展覽,安排遊客沿湖參觀。所有收入捐贈給戴安娜王妃紀念基金會[61]。
部分人批評各方對戴安娜之死的回應「歇斯底里」、「喪失理智」。早在1998年,哲學家安東尼·奧希爾將哀悼活動定性為「英國情緒化」的定義點,認為這是媒體推動的結果,模糊了現實和虛幻[62]。綠洲樂隊隊長諾爾·蓋勒格評論:「這女人死了。閉嘴。忘了這事[63]。」
到了事故10周年之際,批評聲音仍不絕。《衛報》記者莊拿芬·弗里德蘭認為:「這已經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回憶,就像笨拙自憐少年的日記故事......我們畏縮得不敢細想。」2010年,狄奧多·杜倫普爾認為:「這種情感有自發的,也有媒體過度關注所產生,兩者都是將王妃的死亡變成非常嚴重事件,從而使其為政治目的服務的必要條件。從某種層面上看,這種做法是不道德的,可與許多情感背後的本身不誠實相提並論[64]。」
部分文化專家並不認同。社會學家黛博拉·林恩·斯坦伯格表示,許多英國人不把戴安娜與皇室聯繫起來,而是認為她代表着社會變革和更加自由的社會:「我不認為這是歇斯底里,公眾人物的離世可以是其他議題的試金石[65]。」《人物》的卡羅爾·華萊士(Carol Wallace)認為,對戴安娜之死的迷戀是「童話兩次破滅」所帶來的,一次是她的離婚,另一次就是她死亡[66]。
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對戴安娜的去世感到沮喪[67]。查理斯親王在黎明前叫醒他的孩子們,告訴他們死訊[68]。戴安娜去世後的星期天早上,女皇、查理斯親王、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身穿白色衣服到巴摩盧城堡參加教堂儀式[69]。查理斯和他的兒子們於9月5日返回倫敦[70]。女皇從巴摩盧回到倫敦,同意向全國電視轉播現場[71]。
皇室被批嚴格遵守禮節,而竭力保護戴安娜兒子的工作也被認為缺乏同情心[72]。白金漢宮拒絕將皇家旗降半旗被各大報紙頭條痛批[72][73],其中《太陽報》打出標題《我們的女皇在哪裏?她的旗在哪裏?》[71]。白金漢宮的做法是對皇家禮節的遵守,即白金漢宮上空不懸吊旗幟,皇家旗只能在女皇居住時懸吊,而女皇那時還在蘇格蘭。皇家旗由於是主權國家旗幟,從未被下半旗,而歷史上英國君主從未有過空位,新君主會立即繼任前任。最終經過妥協,女皇離開白金漢宮前往西敏寺出席葬禮當天,聯合積旗下半旗[71]。此舉開了皇室先例。女皇離開後,白金漢堡隨後懸吊了聯合旗[74] 。
媒體報道指,查理斯親王和女皇的私人秘書費洛斯男爵就葬禮的模式產生分歧,查理斯要求舉行公開葬禮,費洛斯則支持女皇舉辦私人儀式的想法[75]。白金漢宮最終發表聲明,否認有關傳聞[75]。
哈里王子2017年時表示,母親去世後他患上嚴重抑鬱和悲痛[76]。戴安娜去世時,威廉王子15歲,哈里王子12歲[77]。
英國首相貝理雅對王妃的死表示十分震驚[50]。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與妻子希拉里·克林頓深表難過[18]。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表示,戴安娜的去世「奪走了全世界為改善各地受苦兒童的生活而始終如一的堅定信念[69]。」澳大利亞副首相添·菲舍爾批評狗仔隊過度關注戴安娜[78]。俄羅斯總統鮑利斯·尼古拉耶域治·葉利欽在聲明中稱讚戴安娜的慈善工作:「所有人都知道戴安娜王妃對慈善事業貢獻巨大,不僅是在英國[79][80]。」澳大利亞總理約翰·侯活、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加拿大總理讓·克雷蒂安、新西蘭總理占士·博爾格和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均表示哀悼[79]。
戴安娜死亡的消息傳出後,數千名民眾拿着花束來到白金漢宮門外[69]。消息分享後的一個小時內,人們開始送花[67]。英國廣播公司下半旗致哀。電台和電視台按照皇室成員去世的慣例,播放英國國歌《天佑女皇》[67]。
美國人對她的死亡也很震驚[81]。另外在巴黎,數千人來到事故現場和戴安娜去世的醫院。[82]。也有民眾帶鮮花來到麗茲酒店[82]。波黑的地雷倖存者賈斯敏科·比耶利奇(Jasminko Bjelic)三個禮拜前見過戴安娜,他稱戴安娜是他們的朋友[69]。許多演藝界明星批評狗仔隊行為魯莽[83][84]。
葬禮過後的一個月內,英格蘭及威爾斯的自殺率比前四年同期增長17%,自我傷害的案件增加44.3%。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心理認同所致,自殺群體中的大多數都是與戴安娜一樣的25到44歲的年輕女性,佔45%[85]。
另一項研究顯示,50%的英國人和27%的美國人深受其影響,感受如同親友死亡。研究結論指,兩國女性所受的影響比男性大[86]。戴安娜的「慈善事業」和「認同普通百姓的性質」是讓她受到人們讚賞和尊重的主要因素[86]。戴安娜去世後的幾個星期內,電話諮詢心理輔導的人數出現增長[87]。
舉國悲痛也造成了經濟影響。短期而言,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估計該周的零售額下降了1%。倫敦市中心的交通擁堵,人群前往宮殿致哀,同樣對生產力產生不利影響,研究中心估計這將使企業損失2億英鎊,即1997年第三季度的總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1%。但是,從長遠來看,研究中心預計將被旅遊業和紀念品銷售的增長所抵消[88]。
戴安娜去世後的幾年,人們對戴安娜生活的興趣依然高漲。事發地阿爾瑪隧道旁紀念法國向美國贈送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自由之火》成了民眾紀念戴安娜的非官方場所。雕塑下的紀念品後來移走,不再用作紀念戴安娜,但遊客仍留下紀念她的信息。2004年7月6日,威爾斯王妃紀念噴泉由女皇在海德公園揭幕[89]。
2007年7月1日在英國倫敦溫布萊球場舉行紀念戴安娜音樂會,當日是戴安娜王妃的46歲誕辰,同時也是她的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是由戴安娜的2個兒子,即威廉王子以及哈里王子所籌備的,音樂會的目的是為了紀念戴安娜王妃,同時其所得善款將捐獻給慈善機構。
根據英格蘭法律制度,突然或無法解釋的死亡案件需要進行審訊[90][91]。法國進行了司法調查,但6000頁的報道一直未發佈[92]。2004年1月6日,戴安娜去世六年後,女皇皇家。死因裁判官米高·伯吉斯在倫敦舉行訊問[91]。驗屍官要求倫敦警務處廳長約翰·史蒂文斯爵士進行詢問,回應戴安娜之死並非意外的傳聞[91][93]。警方的調查發現於2006年12月的佩吉特行動中公佈[94]。
2006年1月,史蒂文斯爵士在接受《GMTV》採訪時表示案件比預想的要複雜得多。《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英國情報部門的特工事發當晚身處巴黎,需接受盤問。許多媒體認為這些特工將司機血液測試的樣本與另一人的血液樣本進行交換,但沒有證據證實這項預測[95][96]。
案件的訊問於2007年1月8日開始,伊利沙伯·巴特勒-斯洛斯出任戴安娜死因的副皇家裁判官以及法耶茲死因的助理副死因裁判官。巴特勒-斯洛斯原計劃不設陪審團[97],但該決定後來被高等法院[98]以及皇家死因裁判官推翻。2007年4月24日,巴特勒-斯洛斯宣佈退出,表示自己缺乏處理有陪審團審訊的經驗[99]。裁判官的角色轉由6月13日正式上任內倫敦西區驗屍官的大法官史葛·貝克擔任[100]。
2007年7月27日,貝克代表各利益方法律發佈了一系列可能在審訊中提出的問題,其中許多已在佩吉特行動中得到詳細處理,包括:
訊問於2007年10月2日正式開始,由六名女子和五名男子組成的陪審團宣誓。大法官貝克發表了冗長的開庭陳述,給予陪審團一般性指示,介紹案情[102]。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指,指穆罕默德·法耶茲早前重申了兒子和戴安娜被皇室謀殺的主張,當即在庭上批評開庭陳述偏頗[103]。
庭審聽取了戴安娜好友以及事故起因的證據,包括里斯-瓊斯、穆罕默德·法耶茲、戴安娜管家保羅·伯瑞爾、戴安娜繼母及前軍情六處局長[104]。
大法官貝克於2008年3月31日開始對陪審團進行總結[105]。他一開始告訴陪審團,「除了你們和我,我想,沒有人(犯案),那個和戴安娜和法耶茲一起出現在公共畫廊,在他的額頭上比劃着的紳士經過了每句證詞的考驗」,總結稱「沒有絲毫證據」證明菲臘親王下令或情報部門盤算殺死戴安娜[106]。他於2008年4月2日星期三進行結案陳詞[107]。總結過後,陪審團討論了五項罪名,即因保羅或尾隨車輛一方或雙方過失造成非法致死、意外死亡或開放定罪[105]。2008年4月7日,陪審團決定戴安娜被尾隨車輛非法致死[108][109]。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定罪,兩人非常感激」[110]。法耶茲表示表示接受定刑,「放棄證明戴安娜和多迪被合謀殺害的10年運動」[111]。
詢問費用高達1250萬英鎊,其中死因審訊佔450萬英鎊,倫敦警務處的調查佔800萬英鎊。庭審持續6個月,聽取了250位目擊者證詞。高昂的費用受到媒體批評[112]。
九名尾隨的攝影師被法國當局指控誤殺罪[113],但罪名於2002年被當地「最高法院」撤銷[113]。
三名拍攝事故現場的攝影師被沒收照片,同時因越過被毀車輛打開的車門拍攝照片被控侵犯私隱[113][114]。屬於「狗仔隊」的攝影記者於2003年獲無罪釋放[113]。
儘管法國方面的初步調查報告認為戴安娜死於車禍,仍有多個陰謀論甚囂塵上[115]。自1998年2月起,多迪的父親法耶茲認為事故是合謀行動,到後來更指責英國皇室指揮軍情六處策劃車禍[116]。他的說法被法國司法調查[4]及2006年結束的倫敦警務處佩吉特詢問行動所反駁[117]。2007年10月2日,大法官貝克在皇家司法院主持了戴安娜和法耶茲死亡事件的死因詢問,是2004年開始的詢問的後續[99]。2008年4月7日,陪審團得出結論,認為戴安娜和法耶茲是「不合法被殺」的受害者,事故由存在「重大過失」的司機保羅及尾隨車輛的司機引發[118]。而「平治車司機的判斷力因醉酒受損」以及「罹難者的死亡因未系安全帶,外加平治與阿爾瑪隧道的石柱而非其他物體碰撞而導致」,也是事故的誘因所在[108]。
演員佐治·克魯尼在戴安娜死後公開批評小報及狗仔社,遭到多家小報抵制,說他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名氣,有一部分要歸功於他質問的小報和攝影社[121]。
2002年,英國廣播公司舉行《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民意調查,戴安娜王妃名列第三,排在溫斯頓·邱吉爾和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之後。同年英國的另一項民意調查將戴安娜之死列為上世紀最重要的事件[122]。然而結果被歷史學家尼克·巴雷特(Nick Barrett)批評為「非常譁眾取寵」[123]。
後來在2004年,美國電視網CBS在一檔節目中公佈了事故現場的照片,其出自法國政府的4000頁報告。照片顯示平治車的整個後部和中央部分,其中可從完全打開的後排車門中看到戴安娜的屍體蜷縮在後排座位的地板上,背部靠向後排座位,而皮膚未沾有血跡,也沒有明顯的外傷。然而公佈的圖片並不招英國民眾待見,他們紛紛認為戴安娜的私隱受到侵犯[124]。白金漢宮、首相貝理雅和戴安娜的弟弟譴責該行為,但CBS辯稱公佈圖片意在補充新聞的背景,即說明戴安娜在事故後所接受的治療[125]。
2006年7月13日,意大利《誰人雜誌》公佈了戴安娜在車輛殘骸中的照片[126]。儘管官方非明文限制此類照片的發佈,照片還是被公佈[127][b]。雜誌編輯辯稱,之所以這麼做,僅僅是因為這批照片之前從未公開,認為這些照片不會損壞戴安娜的印象[127]。
英國報紙《每日快報》因在戴安娜死後持續報道她的信息而遭到批評。2006年《衛報》的一則報道也提到她最近的幾則新聞,還在頭版打出標題「戴安娜或許有系安全帶」、「質詢戴安娜的長官有電腦被偷」、「戴安娜噴泉每年營運費用高達25萬英鎊」、「戴安娜的安全帶損壞了探測器」[128]。
戴安娜逝世時,互聯網服務正在發達國家蓬勃發展,當時多家國家報社及至少一家英國地方報社上線了網絡新聞服務。BBC新聞就在網上報道了早些時候的大選[129],之後隨着公眾和媒體廣泛關注戴安娜的死亡,BBC新聞迅速成立網站專門報道事件,跟進後續發展。戴安娜之死使得BBC新聞的工作人員意識到網絡新聞越來越重要,於是在同年11月4日上線全功能的新聞網站,並於11月9日上線滾動新聞頻道BBC News 24[13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