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間(梵語:लोका,羅馬化:loka,音譯:路迦 / 梵語:लौकिक,羅馬化:laukika,直譯:世俗、紅塵) 、又作路迦駄都(梵語:लोकधातु,羅馬化:lokadhātu,直譯:世界、宇宙),印度宗教術語,意思是世界、位面或區域。
路迦(loka)派生自梵語 luj 意為損害,路迦即劫後會被劫滅的區域。駄都(dhātu)意為構成的組件、元素、成分。《楞嚴經》將路迦駄都拆譯為世和界,但不對應時間和空間的含義。
印度教文獻中最常見的三界指的是:地界、空界、天界 或 天界、 人間(Martya-loka)、地底的世界。
《海螺氏奧義書》中的七上界:梵界(Brahmaloka)、生主界(Prajapatiloka)、因陀羅界(Indraloka)、阿底提耶界 (Adityaloka)、伐樓拿界(Varunaloka)、伐由界(Vayuloka)、伊舍那界(Īśānaloka)、阿耆尼界(Agniloka)、阿迦尼界
十四界之上是淨河(virajānadī),再之上是各永恆至高居所:
根據《薄伽梵往世書》的記載,在梵天界二千六百二十萬由旬上方是外琨塔(Vaikuntha)所在的位置,外琨塔是地位至高的神靈克里希那神和祂虔誠的崇信者的居所,也是眾生能夠獲享永生的地方[2]。
在耆那教文獻中,宇宙被稱為 loka,認為宇宙永恆存在,根據普遍的自然法則運作,沒有創造者和毀滅者,宇宙分為三個部分:
垂直宇宙論:
眾生輪迴的位面:
包括了代表有情的有情世間,以及有情所居住之山河大地的器世間。世間的所有事物和現象稱爲「世間法」(Loka-dhamma)。因世間是一切有情眾生存在和生活的地方,所以世間在一些詞語下.也等同於世俗的,或稱入世。無論是出生在三界中的有情眾生、或者作為眾生居住之地的山河大地器世間,都是因緣和合[3],不是本來真實、本來自在的法,都是「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4]的無常法、有為法。
《瑜伽師地論》說有二種世間(Lokadvaya)[5]:
《華嚴經疏》分為以下三類,第三種不同於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中三世間
數論派分為以下三類
世間的法稱為世間法,是指世俗生活的各方面,也就是色法上的維持和生存。佛教要在世間傳播,僧俗信要在世間生存,是離不開世間法的。但世間法是有為法,必定是無常的而有壞滅之日,唯有無為法才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又稱作出世間法或出世間,簡稱出世法。出世法的目的是心的淨化,涅槃解脫。
世間和出世間的區別並不是截然斷裂,實際上佛教常說「出世間不離世間」、「煩惱即菩提」,甚至主張應該瞭解世間法,以此導向出世間。
真正的出世間是無我的,不生不滅,非空非不空,非有非無有的。但眾生對於許多尚未知道的事而產生的自己錯誤的理解,產生了苦,尤其對於自我與世界的不如實了知,認假為真,以致將五蘊所代表的色心自我與四大所組成的宇宙世間,錯誤地認為其是常住不變的,由此出現錯誤的認知,因而產生種種的貪愛與執着,便無法脫離在三界世間不斷輪迴生死的宿命,甚至進而引發更深重的痛苦情緒與有罪的惡行,因上期所造惡業為緣而下墮出生於更惡劣的生處如三惡道來受身心的苦。這就是讓無明眾生無法解脫於生死輪迴的道理。因此正確的了解世間的虛妄無常的本質,產生出離心和菩提心,正是佛教中修行者的最基本及重要課題之一[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