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隕石坑(Clark)是月球背面南半球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美國光學設計師、天文學家阿爾萬·克拉克(1804年-1887年)和他的小兒子,美國天文學家及望遠鏡製造商阿爾萬·格雷厄姆·克拉克(1832年–1897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克拉克隕石坑 | |
---|---|
坐標 | 38.4°S 118.9°E |
直徑 | 52.11公里 |
深度 | 2.376公里 |
余經 | 日出時242° |
命名來源 | 阿爾萬·克拉克 阿爾萬·格雷厄姆·克拉克 |
描述
該隕坑西側毗鄰比耶克尼斯隕石坑;北面坐落着廷德爾隕石坑和皮澤蒂環形山;鮑耶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東側則是科布倫茨隕石坑;克拉克隕石坑的東南和西南分別為卡弗環形山和普森環形山;南面橫亙着范德瓦耳斯環形山[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38.4°S 118.9°E,直徑52.11公里[3],深度為2.376公里[4]。
克拉克隕石坑位於一座無名古隕坑內西側,外形呈多邊形狀,整體已明顯損毀,其南側壁坐落着一座醒目的杯形小月坑,而東北坑沿覆蓋有一群小撞擊坑。隕坑內側壁狹窄而平整,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140米[4],內部容積約有2201.23立方千米[4]。碗狀的坑底寬闊而平坦,西部地表覆蓋了內壁坍塌的岩石,除散佈的大量小隕坑外,坑內無典型的地貌結構。從坑內小隕坑的磨損程度看,它們大約與克拉克隕石坑形成於同一時間。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克拉克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克拉克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F | 38.65° S | 123.07° E | 31.97公里 |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