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蘭斯蒂德隕石坑(Flamsteed)是月球正面風暴洋東南部一座年輕的撞擊坑,約形成於32-11億年前的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十七世紀英國天文學家約翰·佛蘭斯蒂德(1646年-1719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Quick Facts 佛蘭斯蒂德隕石坑, 坐標 ...
佛蘭斯蒂德隕石坑
Thumb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坐標4.5°S 44.3°W / -4.5; -44.3
直徑19.34公里
深度1.758公里
余經日出時44°
命名來源約翰·佛蘭斯蒂德
Close

描述

Thumb
佛蘭斯蒂德隕石坑周邊,月球正面區域圖[2]
Thumb
阿波羅12號拍攝的斜視圖
Thumb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P"(山丘環)
Thumb
月球軌道器3號拍攝的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P"西南向斜視圖

該隕坑坐落在一座幾乎完全被形成風暴洋玄武岩熔岩流所淹沒的古隕坑-佛蘭斯蒂德 P的南側邊緣內,該廢墟坑現只剩一圈低矮的山脊和山丘。與佛蘭斯蒂德隕石坑最鄰近的是東南偏東的維希曼隕石坑,以及南面被熔岩淹沒的勒特羅納環形山溫思羅普隕石坑,在它的南面和東南分別橫亙着魯比山脊尤因山脊[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4.5°S 44.3°W / -4.5; -44.3,直徑19.34公里[4],深度1.758公里[5]

佛蘭斯蒂德隕石坑幾乎未受到侵蝕和磨損,外觀接近圓形,但東南側略微向外突出。坑壁邊沿尖峭、完整,內側壁平坦陡峭,具有較高的反照率,在施羅特亮度表中的亮度值達到6°。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770米[1],內部容積約222.99立方千米[1]。碗狀的坑底較為崎嶇,中間坐落了一圈呈環狀分佈的小山脊。

1966年6月2日美國勘測者1號降落在被掩埋的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P"坑內東南,距佛蘭斯蒂德隕石坑東北偏北大約50公里,月面坐標2.474°S 43.339°W / -2.474; -43.339處。美國空間探測器探索者35號確認了大量裸露在佛蘭斯蒂德隕石坑附近月表上的岩石類型。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佛蘭斯蒂德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Thumb
LAC-74與LAC-75拼接圖
More information 佛蘭斯 蒂德, 緯度 ...
佛蘭斯
蒂德
緯度 經度 直徑
A 7.88° S 43.00° W 11.39 公里
B 5.93° S 43.81° W 9.29 公里
C 5.52° S 46.33° W 9.10 公里
D 3.19° S 44.95° W 6.65 公里
E 3.71° S 46.10° W 2.08 公里
F 4.73° S 41.15° W 5.53 公里
G 4.74° S 51.05° W 42.90 公里
H 5.88° S 51.77° W 4.29 公里
J 6.67° S 49.33° W 5.21 公里
K 3.11° S 43.73° W 3.40 公里
L 3.46° S 40.87° W 3.76 公里
M 2.33° S 40.68° W 4.52 公里
P 3.25° S 44.25° W 112.24公里
S 3.47° S 52.39° W 3.61 公里
T 3.14° S 51.72° W 23.10 公里
U 3.61° S 50.31° W 4.62 公里
X 2.30° S 47.40° W 2.82 公里
Z 1.30° S 47.85° W 2.73 公里
Close
  • 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C和佛蘭斯蒂德 F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6]
  • 月食期間,佛蘭斯蒂德隕石坑和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B曾產生過溫度異常現象,其原因是這些隕坑的地質年齡較短,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
  • 衛星坑佛蘭斯蒂德 P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