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對某個主題「認知」與「識別」的行為藉以確信的認識,並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過經驗或聯想,而能夠熟悉進而了解某件事情;這種事實或狀態就稱為知識,其包括認識或了解某種科學、藝術或技巧。此外,亦指透過研究、調查、觀察或經驗而獲得的一整套知識或一系列資訊[1]。認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學中充滿爭議的中心議題之一,並且擁有它自己的分支—知識論。從更加實用的層次來看,知識通常被某些人的群體所共用,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操作和管理。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3年8月3日) |
定義
知識的定義是知識論中重要的主題,若單單有信念,還無法構成知識,還需要有充足的理由來支援此一信念,這樣才算是知識。 知識論所研究的,包括有人們知道什麼,怎麼知道的,「知道某一事物」的確切意思[2]。
但知識的確切定義是知識論學者還在爭辯的議題之一,柏拉圖曾提出古典的知識定義(但他最終沒有接受此定義)[註 1],一個陳述要成為知識,必須符合三個準則:被證實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JTB理論)。現今的知識論學者都接受JTB理論的三個準則不是知識的充份條件。
JTB理論的定義在20世紀受到了嚴厲的批評,當時愛德蒙德·葛梯爾給出了一系列反例。[3] 葛梯爾問題陳述:有一些情形,符合上述的三個準則,但仍無法算是知識。
有許多學者試着要提出其他的定義,例如羅伯特·諾齊克提出的,知識要「追蹤真理」,西蒙·布萊克本則認為「透過缺陷、瑕疵或失效」所證實的真實信念不是知識,Richard Kirkham則認為對知識的定義需要用信念的證據,使其成為真理。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處理方式和JTB理論的作法不同,根據摩爾悖論,一個人可以說:「他相信某件事,但那件事和他想的不同。」,但不能說「他知道某件事,但那件事和他想的不同。」[4]。他進一步的提到,這不是表示不同的心理狀態,而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提到一個人的信念。例如,知道「水壺正在燒水」不是表示特別的心理狀態,只是提到「水壺正在燒水」這個陳述。維特根斯坦想要跳過定義「知道」一詞的困難點。他認為知道是家族相似性中的一種。因此,「知道」被重組成許多的概念,可以指出相對性的特徵,但無法正確的加以定義[5]。
描述知識的用法是考察知識的一種常見做法。在這種意義上,知識是由不同意向討論着的資訊。DIKW體系將數據、資訊、知識、智能納入到一種金字塔形的層次體系中[6],而這個模型與DIKW體系是一致的。
種類
先驗知識是獨立於經驗的知識。例子包括數學、重言式和出自純粹理性(英語:pure reason,或稱 speculative reason、theoretical reason)的演繹推理。後驗知識是依賴於經驗證據的知識。例子包括大多數科學領域和個人知識的各個方面。這兩個術語都出現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但因伊曼紐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而普及;後者是哲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9] 這兩個術語主要用作名詞「知識」(即「先驗知識」)的定語。
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是指一個人對自身感覺、想法、信念或其他心理狀態的知識[10]。在哲學上有許多有關自我知識問題的辯論,包括自我知識和其他種類的知識是否有所不同?和有關其他人心理的知識相比,人在自我知識上是否有特權? 以及人對自我瞭解的本質是什麼?[10]。大衛·休謨曾經懷疑,人除了對於「一系列的感知」的直接覺察以外 ,是否可以在此以上有自我知識,他的懷疑論點非常出名,也是他有關人格同一性懷疑論中的一部份[10]。
情境知識是關於特定情景的知識。想像兩種非常相似的蘑菇,它們分別生長於山峰的不同的一側,一種是有營養的,另一種是有毒的;在山峰這一側獲得的食用蘑菇的知識,並不適用於在山峰另一側使用。
通過諸如試錯法這樣的方法來產生的知識,或者通過經驗來學習到的知識,都傾向於是一種情境知識。而通過科學方法產生的知識比其他方法產生的知識更加不情景化,這也是科學方法的優點之一。
情境知識通常嵌入在一種語言、文化或者傳統中。有一種觀點對文化帝國主義進行批判,認為全球單一文化(monoculture)的上升導致了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的消失。
知識論中有一個分支是在探討部份知識(partial knowledge)。大部份的情形下,人不可能完整的瞭解某一知識領域,因此知識永遠是不完整的部份知識。在學校求解數學問題時,所有的資料都已知,也假定解答者對求解時需要的公式有完整的了解,但真實世界的問題則不然,需要利用對問題上下文以及問題資料的部份知識來求解問題(錯誤共識效應)
在有限理性概念中也會探討此一概念,有限理性假設在現實世界中的處境:人所有的資訊有限,需要依有限的資訊進行決策。
在生活中 有不同的知識。例如釣魚,你要買什麼魚竿,什麼魚餌。和技術有所不同。釣魚者不一定是釣魚店家,但店家可能是釣魚者。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尋求理解組織內知識被使用和交換(trade)的方式,並且將知識理解為自我參照(self-referential)與遞歸(recursive)的。這裏遞歸的意思是指知識的定義處在一種不斷變動的狀態之中。知識管理認為知識是一種浸潤着經驗的資訊;而資訊與特定的觀察相關,它是導致觀察者發現變化的數據;數據可以被觀察,但並不需要如此。
知識的社會學
知識的某些方面展現出了它的社會特性。比如,知識是某種形式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知識的社會學將檢驗社會和知識如何互動。
通過經驗、觀察和推理,個體或者文化獲得了知識。知識的傳播已經被人類學的擴散理論所檢驗。發明的擴散理論探討了引導人們獲知、嘗試以及採納新觀點或者措施的各種因素。這一理論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知識的發展。
各宗教對知識的想法
許多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會[11]和聖公宗[12],都把知識視為是聖靈的七種恩賜之一。
「不過,從聖靈來的知識,不只是人類的知識而已。這是種特別的禮物,透過創造,讓我們知道神的偉大,祂的愛,以及祂和受造物之間豐富的關係。」(方濟各教宗,2014年5月21的教宗講話[13]。
विद्या दान (Vidya Daan,分享知識)是佈施中主要的一部份,也是所有印度宗教中的持戒(Niyama)[14]。印度教經典有提到兩種知識,二手知識(Paroksh Gyan)和一手知識(Prataksh Gyan),前者是從書本、傳聞得到的經驗,後者是來自直接經驗的知識[15]智瑜伽是黑天在《薄伽梵歌》中闡述的三種瑜伽之一(另外兩種是Bhakti Yoga|奉愛瑜伽和實踐瑜伽)。
伊斯蘭教中賦與知識(阿拉伯語:علم, ʿilm)很重大的意義,The Knowing(al-ʿAlīm)是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之一,反映伊斯蘭教的神的屬性。古蘭經有提到知識來自神(2:239
),聖訓中多處鼓勵獲取知識。穆罕默德據說曾說過「從搖籃到墳墓都要求取知識」,「確實,有知識的人是先知的繼承者。」。伊斯蘭教的學者,神學家和法學家常會稱為烏理瑪,意思是「知識淵博的人」[16]。
在猶太人的傳統中,知識(希伯來語: דעת da'ath)是人可以擁有,最有價值的特質。細心的猶太人會每天唸三次Amidah:「用你的知識、理解以及謹慎來待我們。你是崇高者,永存者,知識的仁慈給予者。」舊約聖經也提到:「智能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17]「得智能勝似得金子。」 [18]
在《舊約聖經》中的分別善惡樹中,其中有分隔人和神的知識:「耶和華 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近,能知道善惡。』[19]。依《舊約聖經》所述,神給亞當和夏娃的命令是不能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他們後來因為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而犯罪,後來被趕出伊甸園。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