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5世紀末和6世紀初傳奇的英國領導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瑟王(威爾斯語:Brenin Arthur,康沃爾語:Arthur Gernow,布列塔尼語:Roue Arzhur,英語:King Arthur)是不列顛傳說中的國王 (不確定歷史中是否有其人),也是凱爾特英雄譜中最受歡迎的圓桌騎士團(或譯圓桌武士)的騎士首領。其妻為關妮薇王后(英語:Queen Guinevere )。在威爾斯的資料中,亞瑟被描繪成後羅馬時期不列顛的領袖,他在5世紀末和6世紀初與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入侵者作戰。他首次出現在兩個早期的中世紀歷史資料中,即《Annales Cambriae》和《Historia Brittonum》,但從這些資料到他生活的300 年之後,大多數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學家並不認為他是歷史人物。他的名字也出現在早期的威爾斯詩歌《高多汀》中。亞瑟王是出自於威爾斯神話,作為一個偉大的戰士保衛英國免受人類和超自然生物的侵害或者作為民間傳說中的魔法人物,有時與威爾斯傳說中的樂土安溫出現在同一個神話故事。
亞瑟王的傳說成為國際關注的話題主要是因為蒙茅斯的傑弗里編寫12世紀的《不列顛諸王史》。傑弗里將亞瑟王描述成一位擊敗撒克遜人並且建立了龐大帝國的不列顛國王。許多存在於《不列顛諸王史》的元素和事件已經成為亞瑟王傳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括亞瑟王的父親尤瑟王,魔法師梅林,妻子桂妮薇兒,王者之劍,亞瑟王在廷塔哲的理想,與莫德雷德在卡姆蘭的最終戰和他的安息地阿瓦隆。
中世紀作家,特別是法國作家(克雷蒂安·德·特魯瓦等等),對亞瑟王的出生、他的騎士們的奇遇,以及他的騎士蘭斯洛特爵士和亞瑟的王后關妮薇的愛情,使國家走向毀滅之路等,都有不同的描述。依照傳說,他在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留下令羅馬軍隊撤出不列顛行省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
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實際活躍的舞台卡美洛的地理位置十分難以查考並有許多爭議。
亞瑟王出現在早期混亂的不列顛歷史書裏,版本也有諸多爭議。一些人提倡亞瑟王有可能不是某一位特定歷史人物,而是以諸多傳說所塑造出來的人物。
至於《石中劍》則由英國作家和詩人特倫斯·韓伯瑞·懷特所寫,據說描述的就是亞瑟王年輕時候所發生的故事;而圓桌騎士則是他繼位之後,慢慢聚集在他身邊的勇士,最後曾多達一百四十名;但其實總人數在不同的故事中有很大的差別,從十二名到三千名都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妮薇兒王后的守護騎士蘭斯洛特、亞瑟王的外甥高文和崔斯坦爵士、亞瑟王的私生子與終結者莫德雷德、追隨亞瑟王到最後的貝德維爾等等。
一些說法認為,亞瑟王的圓桌相對於能區分出首座、末座的方桌,由於圓桌並沒有首尾之分,因此象徵着亞瑟王與他的騎士是平等的存在。
亞瑟王傳說的史實性一直被學者們所爭論。有的學派認為亞瑟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亞瑟王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凱爾特神話中神靈的人格化。支持這種理論的學者,常常將它聯繫到威爾斯語源學,他們提出,熊神在傳說中被慣稱為「Artos」或是「Artio」。
另一種觀點認為,亞瑟是真實存在的人。雖然某些學說提出他是羅馬,或者前羅馬時代的人物,但依照大多數學說,並符合傳統神話的集合,他是生活在公元5世紀末至6世紀初,抵抗盎格魯撒克遜侵略者的羅馬-不列顛領袖。因為英格蘭原是西羅馬帝國在西北外海的邊陲省份未成國,但當西羅馬帝國衰弱後,英國的亞瑟王就此崛起。
持這種觀點中最著名的人物傑弗里·阿什(Geoffrey Ashe)和萊昂·弗勒里昂(Leon Fleuriot),主張將亞瑟確認為Riothamus——「Brettones之王」,一個在西羅馬帝國皇帝安特米烏斯統治時期活躍的人物。不幸的是,Riothamus是一個我們所知甚少的影子一般的人物,而且學者們並不確定此人所領導的「Brettones」究竟是布立吞人還是布列塔尼人。他們中的其他人主張將亞瑟確認為安布羅休斯·奧理安(Ambrosius Aurelianus),一位贏得了對抗撒克遜人的重要戰役的羅馬-不列顛戰爭領袖,但在傳說中此人活躍的時間要多多少少比亞瑟來得早。由此,某些人[來源請求]主張亞瑟是AmbrosiusThus的副官,可能接替他成為領袖。
在愛爾蘭的傳說中,亞瑟王與其追隨者圓桌騎士們的故事在西歐地區廣為流傳。還有很多關於他的事跡,如亞瑟王智盜芬利亞首領芬恩·麥克庫的獵犬,捕殺兇猛的公豬,殺死巨人、巫師與怪獸。作為群雄之首,他率領着眾騎士們出生入死,揮戈天下,在這點上與芬恩·麥克庫有許多的相同之處。537年,亞瑟王在與他的兒子莫德雷德交戰時,二人都命喪於戰場。
傳說中的亞瑟是不列顛國王烏瑟王與康沃爾公爵之妻伊格賴因的私生子,在亞瑟一出生開始就被烏瑟王託付給魔法師梅林撫養,梅林便偷偷將襁褓中的亞瑟帶離廷塔傑爾城堡,來到一個隱秘的地方將亞瑟撫養成人。後來烏瑟王死後,國內形勢動盪不安,眾臣趁機爭權奪利,然後圓桌騎士要求梅林指點迷津,梅林說:倫敦有一塊神秘的石頭,有把神劍立在其中,若能從石頭中拔出此劍者,那人就會是英格蘭的國王。後來騎士們便爭相前往拔劍,但都無功而返。多年過後,一位騎士奉梅林之命保護亞瑟前往倫敦去觀看一場比武大賽,當時,那騎士看得心癢難耐,躍躍欲試,卻發現自己都沒帶佩劍,遂命亞瑟為他取一把劍來,亞瑟並未意識到石中劍的意義,一舉將它從石頭中拔出,交給在一旁瞠目結舌的騎士,亞瑟因此成為王位的繼承人。
亞瑟在執政初期,這位年輕的國王對梅林顯露出強烈的依賴。一次決鬥中,亞瑟王在違反騎士道的情況下拔劍而出,卻因此讓石中劍折斷,不禁讓他大驚失色。幸虧梅林及時出手相救,才解救手無寸鐵的亞瑟。沮喪煩惱的國王在湖邊四處遊蕩,突然發現閃閃發光的湖面上出現一隻手臂擎着一柄寶劍緩緩升起,這便是傳說中的湖中妖女賜給亞瑟王的王者之劍,使得亞瑟王又恢復往常的神勇。
他率領着眾騎士抵抗外敵入侵,擊退盎格魯-撒克遜人。他鋤強扶弱、行俠仗義,曾幫助蘇格蘭王國抵抗愛爾蘭,他還率領配下的騎士統一英國,征戰於整個歐洲大陸,甚至遠征羅馬。為了感謝亞瑟的鼎力相助,蘇格蘭國王將愛女關妮薇許配給他,但關妮薇深愛的卻是英俊的蘭斯洛特騎士,即使婚後仍無法忘懷,之後兩人秘密幽會。亞瑟王發現後,蘭斯洛特被逐出宮廷,遠走法國布列塔尼。後來亞瑟王追蹤而至,成功捉拿蘭斯洛特,將他關押在布列塔尼的一個堡壘中。同時,亞瑟王的私生子莫德雷德因違背與亞瑟王的諾言,私自佔領卡美洛王國,並在全城散播謠言說國王已戰死,還企圖霸佔王后關妮薇。亞瑟王聞訊後,並急忙趕回不列顛,召集眾騎士,商議對策。在雙方進行對策和談時,有一條蛇悄悄爬到一位騎士身上,那騎士拔劍欲把蛇給斬斷,於是印證着一場血腥的戰爭隨之爆發。雙方都在這場戰鬥中付出慘重的代價,亞瑟王本人也身受致命的重傷,在兩名騎士的攙扶下才離開戰場。
亞瑟王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此時跟隨亞瑟王的圓桌騎士中只有貝德維爾一人倖存。亞瑟要求貝德維爾將王者之劍投入湖中,貝德維爾知道捨棄王者之劍即表示王將逝去;他兩次去到湖邊都未能下定決心,而回去向亞瑟王謊稱劍已丟入湖中。但都因未能正確描述劍被湖中妖女收回的景象而被亞瑟識破。第三次貝德維爾終於狠下心來將王者之劍投向湖心,這時湖中伸出女人的手接住劍柄,隨後沉入湖中。聽完貝德維爾回報所見後,亞瑟與世長辭。他的墓誌銘為:「Hic iacet Arthurus Rex quondam Rexque futurus(永恆之王亞瑟長眠此處)。」更多關於亞瑟王傳說的文獻中講述亞瑟王在卡姆蘭戰役之後身受重傷,隨後出現三位神秘的婦人把亞瑟王扶上一艘黑色的小船,一同向阿瓦隆駛去,從此亞瑟王便永遠地消失在人世間。
在其他的版本中,描述了莫德雷德其實是亞瑟王秘密的私生子,而梅林則預見了他將會終結亞瑟王的統治,因此梅林將可能是莫德雷德的五百嬰兒放入船中流放入海,試圖阻止預言;但莫德雷德卻成為了五百嬰兒中唯一的倖存者,並在成年後憑着出色的武藝和人格取得亞瑟王的信任加入圓桌武士。最終莫德雷德還是發現了他的身世與血仇,在亞瑟王前往法國征討逃亡的蘭斯洛特之際,遊說當初孩子同樣被強奪的貴族們一同反叛,使亞瑟的王國一分為二;最終莫德雷德與亞瑟王在卡姆蘭之丘同歸於盡,完成了梅林的預言。
現在的英國依然傳說着,當不列顛陷入危機時,亞瑟王就會回歸世間,以不列顛之王的身分拯救他的人民。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們撰寫《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在十二世紀,透過蒙茅斯的傑弗里的文學作品而流行於歐洲。蒙茅斯的傑弗里所著《不列顛諸王史》中已略見雛形,包括亞瑟的身世、私生子莫桀(莫德雷德)(Mordred)叛亂,王后關妮薇出軌,亞瑟死後至仙境阿瓦隆療養等細節(但圓桌武士和蘭斯洛特尚未出現)。
法國詩人克雷蒂安·德·特羅亞擷取凱爾特傳說中的幻想成分,加入聖杯的主題創作五部亞瑟王傳奇、蘭斯洛特、帕西法等圓桌武士的事蹟成為重心,亞瑟王反而變成配角。魏斯、雷亞孟(Layamon)等人都曾寫過有關聖杯(grail)的故事。英國作家馬洛禮(Marlory, Sir Thomas, ?-1471)用英文寫的《亞瑟之死》是最後一本中世紀關於亞瑟的作品,這部作品以散文體寫成,馬洛禮宣稱譯自一部法文作品,但確切書目至今仍不可考,應是編譯整理自諸多相關文獻,其中也包括英格蘭的民間故事。維多利亞時期這個題材再度流行,重要的作品有丁尼生的《國王敘事詩》和特倫斯·韓伯瑞·懷特的《永恆之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