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擬人化英語:Anthropomorphism),或譯擬人論擬人法擬人說擬人主義擬人作用擬人觀化人主義等,是將人類特徵、情緒或意圖歸屬於非人類實體。[1] 它被認為是人類心理的一種先天傾向。[2] 人類的情緒和行為特徵,經常被人類歸屬於人類以外動物物種。[3]


《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篇中擬人化的風與人的互動。Milo Winter 繪。

宗教和神話中的擬人論

經律主義(Biblical literalism)

印度教(Hinduism)

譴責

一些宗教學者和哲學家反對擬人化的神。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570-480 BCE)說:「最偉大的神」酷似人「無論是在形式還是在心中」[4]

擬人化的神被拒絕於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他們都認為上帝是超越人類極限的存在。猶太教的拒絕長大的哈斯蒙尼時期(大約300 BCE)由於希臘哲學中成為註冊在猶太人的信仰。猶太教的拒絕長大進一步的穆斯林文藝復興時期(10世紀AD)後在12世紀編入13原則的猶太信仰撰寫的邁蒙尼德[5]。印度教徒不拒絕神的概念的抽象未列於載貨單的,但要注意的問題;主奎師那在「博伽梵歌」第12章第5節說,這是更難以專注於神未列於載貨單的形式,即比神,使用的擬人的圖標(murtis),由於人類的需要,通過感官感知。[6]

在他的書中雲中面臨的一個新的宗教理論,斯圖爾特格思里的理論是,所有的宗教都是由於大腦的傾向自然現象來檢測是否存在或其他人的痕跡anthropomorphisms發起的。[7]

修辭學上

修辭學中的擬人即指賦予抽象事物以虛擬的人的形象,例如死亡,慾望或戰爭。著名的例子請見啟示錄中的四騎士

在古典修辭學中,擬人是一種修辭格,具體來說是一種轉義手法,常用來獲得情緒感染力。在修辭理論中,常區分擬人(將無生命卻實際存在的事物擬人化)和其他修辭手法,諸如呼語,直接稱呼不在場的人物或抽象的概念。

擬人修辭舉例:

樹嘴饑渴地緊貼着大地
胸膛里流淌的乳水如蜜。 喬伊斯·基爾默

呼語修辭舉例:

哦,雄辯的、正義的、強大的死亡! 沃爾特·雷利世界歷史

文學上

科學上

在科學中,使用擬人語言暗示動物有意圖和情感在傳統上被棄用,因為這表明缺乏客觀性。生物學家被警告要避免假設動物與人類具有相同的心理、社會和情感能力,而是依賴於嚴格可觀察的證據。[8][9]1987年出版的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nimal behaviour建議:「最好研究行為,而不是試圖了解任何潛在的情感。」[10]

靈長類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弗蘭斯·德瓦爾寫道:「長期以來,賦予動物人類情感一直是科學的禁忌。但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就有可能遺漏一些關於動物和我們的基本知識。」[11]與此同時,人們對類人猿語言能力的認識也越來越高,並承認他們是工具製造者,具有個性和文化。[12]

1992年,獸醫布魯斯·福格爾(Bruce Fogle)在一篇關於貓的文章中指出,「人類和貓的大腦中負責情緒的神經化學物質和區域相同」作為證據,論證「提及貓擁有嫉妒等情緒並非擬人化」。[13]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