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英語:China Media Group[1][2],縮寫:CMG),標準簡稱中央廣電總台,為正部級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歸口領導[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廣播電視機構。此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內部簡稱「總台」[4],對外呼號為「中國之聲」[註 1](英語:Voice of China[5][6][7])。

Quick Facts 主要領導, 台長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涉外時稱中國之聲[註 1]
Thumb
CCTV
CNR
CRI
CGTN
主要領導
台長慎海雄(兼黨組書記、總編輯;中宣部副部長兼)
副台長
3
王曉真胡勁軍邢博
副總編輯范昀
總會計師董為民
編務會議成員
7
薛繼軍 姜文波 李挺 劉曉龍 彭健明 齊竹泉 周振紅
機構概況
業務上級機構中共中央宣傳部
組織上級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類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行政級別正部級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12100000MB1B48495F在維基數據編輯
本級紀檢監察機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宣部紀檢監察組
聯絡方式
總部大樓
實際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1號
郵政編碼100859
官方連結總台之聲
光華路辦公區
實際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甲1號
郵政編碼100020
電話號碼+86 (0)10 68500114
官方連結央視網
復興門辦公區
實際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2號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2號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郵政編碼100866
電話號碼+86 (0)10 5680 7277
官方連結央廣網
魯谷辦公區
實際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政編碼100040
電話號碼+86 (0)10 5680 7277(辦公室)
+86 (0)10 6889 1123(總編室)
官方連結國際在線
機構沿革
被接替者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成立時間2018年3月21日
影像資料
Thumb
Close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前身是三家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副部級中央級廣播電視媒體,即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稱「中央三台」)。中央廣電總台於2018年3月21日合併組建成立。

歷史

前史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0年12月30日由中國共產黨陝甘寧邊區首府延安創立的延安新華廣播電台(一說開播日實為1941年2月1日)[8][9]。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對侵華日軍播出15分鐘的日語節目,日籍八路軍戰士原清志(後加入中國籍)用日語報出「這裏是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是中國共產黨國際廣播之開端[10]。1947年3月14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撤出延安,轉移至瓦窯堡以東20多的好坪溝,並於21日更名為「陝北新華廣播電台」。隨後陝北新華廣播電台隨中央轉戰陝甘寧、晉綏、晉冀魯豫等地,最終於1948年5月轉移至河北平山縣,期間邯鄲等台亦曾經代替陝北台播出,但在此期間「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呼號一直沿用[11][12][13]。1947年9月11日,陝北台又開辦了英語語音廣播[14]

1949年3月26日,陝北新華廣播電台遷至北平,更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台」[15]。6月5日,中共中央決定,廣播事業脫離新華社領導,擴充成立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同時接受中宣部領導[16]。6月20日,北平新華廣播電台恢復了日語廣播,同時增加了對中國南方播出的廣州話潮州話廈門話廣播[17]。9月,隨北平復名北京,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又改名「北京新華廣播電台」。10月1日下午,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向全國實況轉播新中國開國大典實況。12月5日,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名為中央廣播事業局,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第一套更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廣播電台[18]

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分拆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對外廣播使用「北京廣播電台」呼號,並以越南語緬甸語泰語印尼語韓語五種外語廣播,開辦以粵語閩南話潮汕話客家話播音的對東南亞華僑的廣播。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始對台灣廣播。197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外廣播部分(北京廣播電台)從中央台分離出去,命名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19]

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首個少數民族語言廣播節目——藏語廣播節目正式播音。8月15日,蒙古語節目正式播音。此後,又陸續開辦了韓語維吾爾語壯語廣播節目。

1951年5月,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全國性體育比賽籃球、排球比賽大會舉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廣播比賽實況,這也是新中國廣播史上第一次通過廣播方式轉播體育比賽實況。同年11月24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公佈推行第一套廣播體操;12月1日起,中央台和地方台開辦《廣播體操》節目,播送專門為這套體操配製的樂曲、口令。

1953年,中央廣播事業局派員赴捷克斯洛伐克學習電視技術。1955年,經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中央廣播事業局開始籌備組建電視台。1956年10月,北京舉辦了第一屆日本商品展覽會,日本北海道放送的技術人員在展覽會上展示電視技術,並進行了三週的實驗電視播出[20]:58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經參觀。1957年夏,中國大陸第一台電視試驗機研製成功;8月17日,北京電視台實驗台籌備處成立,羅東為主任,孟啟予、胡旭為副主任。1957年底,羅東等人又到民主德國蘇聯考察電視技術[21]。1958年3月12日,北京廣播器材廠製造的全國首套1kW黑白電視圖像發射機和500W伴音發射機調試成功,並通過北京廣播大廈進行測試廣播。

1958年5月1日19時,中國大陸第一家電視台、全世界第一個全中文廣播電視頻道[註 2]「北京電視台」[註 3](當時隸屬於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一個處級單位)成立並開始試播,並於9月2日正式啟播,當時每周僅播出3次、每次30分鐘,節目播出範圍僅限北京地區,最初台內僅有30多名職工,職工主要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次年每周播出次數增加至6次,再次年又增加至8次。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用八頻道在北京地區試播PAL-D制式彩色電視節目,8月7日,彩色電視節目開始通過京津、京滬微波線路向外地傳送。10月1日,北京電視台對外正式宣佈播出彩色電視節目,播出的內容為教育節目。1975年,實現全彩色節目播出。至1976年底,北京電視台的彩色電視節目已傳送至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

1978年5月1日,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原北京電視台定名為中國中央電視台。1992年10月1日,中央電視台開播了對外播出的第四套節目,包括官話(普通話)、粵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節目。2000年9月25日,中央電視台又開辦了獨立的英語國際頻道。2016年底,央視旗下的中國環球電視網開播,中央電視台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國際頻道和英語紀錄頻道改以中國環球電視網名義播出。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中央電視台長期與中央和國家廣播電視管理機關一起在復興門外的廣播大廈辦公。1988年3月15日,中國中央電視台遷移至玉淵潭地區新建的彩色電視中心。1992年9月25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位於石景山魯谷地區的新辦公樓開工[22],1995年10月12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位於石景山魯谷地區的新辦公樓舉行落成儀式[23],1997年5月27日下午16時28分起,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開始在石景山魯谷地區新辦公樓播出。[24]1992年12月15日,位於廣播大廈後院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業務樓工程正式開工[25]。1994年底,央廣業務樓主體工程竣工[26]。1998年7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業務樓落成並投入使用[27]。1999年2月26日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部七套頻率完成搬遷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業務樓的工作[28]。至此一部三台由合署辦公變為分設辦公區相對獨立辦公。此後,中央電視台亦在國貿地區籌建新台址,並於2010年交付使用。2013年6月17日,中央電視台24個公共頻道的信號正式通過央視新建成的總部大樓對外播出[29]。廣播大廈原來承擔的的北京城區地面廣播電視信號發送機能則於1992年9月30日移交新竣工的中央廣播電視塔負責。

在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之前,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同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理的副部級事業單位,合稱「中央三台[30][註 4]

成立與重組

Thumb
原中央電視台彩電中心東門掛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牌匾
Thumb
總台使用的直-9WA型航拍直升機,機腹仍然印有CCTV字樣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提到將中央三台合併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由國務院直屬,並撤銷原三台建制,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方案》明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職責為「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統籌組織重大宣傳報道,組織廣播電視創作生產,製作和播出廣播電視精品,引導社會熱點,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推動多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31]。原央視台長慎海雄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首任台長兼黨組書記[32][3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後,將成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廣播機構之一[34]

2018年4月19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舉行正式揭牌儀式[35][36],本部設在原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原中央電視台老台址正門右側的「中央電視台」牌匾被拆除,並換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牌匾,原中央電視台彩電中心更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總部大樓[37];與此同時,位於光華路的原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位於復興門的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台址和位於石景山的原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址,分別改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華路辦公區復興門辦公區以及魯谷辦公區[37],相關牌匾也被更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後,探索實施了多媒體融合發展舉措。其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播首次為《新聞聯播》新聞片配音,此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播方亮還為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強軍》以及紀錄片《海龍囤遺址》的配音[38];另外,中央三台的文藝節目也將實現節目制播全過程的一體化[39]

自2019年2月4日播出的第37屆央視春晚起,其全稱由原本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更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目前非正式場合的口語實踐中保留「央視春晚」這一習慣稱呼。

2019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總編室先後成立[40][41],這代表着總台的新聞節目將會實現制播一體化。

2019年8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佈了大灣區之聲即將開播的消息,同時發佈了總台的統一識別標誌(台標),結束了中央廣電總台成立將近一年半以來沒有自家識別標誌的局面[42](總台成立後,中央電視台曾一度並列使用央視央廣國廣中國環球電視網台標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字[43])。

2019年9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首個區域總部和地方總站——長江三角洲總部暨上海總站在上海啟用[44]。同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啟動高質量發展改版工作,此次改版涉及總台19個電視頻道、17套對內廣播頻率、44種語言對外廣播和主要新媒體平台、3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以及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各新媒體[45][46]

2019年11月7日,位於深圳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承擔大灣區之聲節目制播及新聞採集平台、新媒體製作等功能[47]

2019年11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全新成立軍事節目中心[48]農業農村節目中心[49],分別負責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中央電視台農業農村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鄉村之聲的編排和管理。

2020年8月3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各個公共電視頻道的地面模擬電視信號在中國大陸各地停止播出。

職責

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央廣電總台承擔下列職能:

  1. 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2. 統籌組織重大宣傳報道。
  3. 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內參報道、輿情信息。
  4. 組織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創作生產,製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節目,確保安全播出。
  5.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引導社會熱點,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
  6. 打造自主可控、影響力強的新媒體傳播平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7.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建設國際一流現代化媒體集團,講好中國故事。
  8. 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機構設置

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等有關規定,中央廣電總台設置正局級內設機構29個、直屬事業單位2個、派出機構39個。中央廣電總台設置下列機構[50][51][52][53]

內設機構

直屬事業單位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音像資料館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翻譯製作中心

直屬企業單位

派出機構

國內各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長三角總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上海總站)[54]上海國際傳媒港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廣東總站(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粵港澳大灣區總部)[55]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註 16]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總站[56]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天津總站[57]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河北總站[58]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河南總站[59]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山西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山東總站[60]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遼寧總站[61]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吉林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黑龍江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江蘇總站[62]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安徽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浙江總站(國家(杭州)短視頻基地)[63]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江西總站[64]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福建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廣西總站(中國-東盟傳媒港)[65]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海南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湖北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湖南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重慶總站[66]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四川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疆總站[67]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寧夏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青海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陝西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甘肅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雲南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貴州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西藏總站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內蒙古總站
駐外各總站

歷任領導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