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瑪麗亞(英語:Hurricane Maria)是2005年9月形成的1場大型颶風,也是活躍程度創紀錄的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第13場獲得命名的風暴、第6場颶風和第4場大型颶風。系統源自9月1日大西洋中部的東風波,成為熱帶氣旋後向西北方向移動,因行經海域水溫升高而逐漸增強,於次日升級成熱帶風暴,再於9月4日成為颶風。9月5日,瑪麗亞短暫強化至三級颶風標準,並在百慕達以東達到最高強度。接下來氣旋逐漸減弱,於9月8日降級成熱帶風暴,再於兩天後轉變成溫帶氣旋。
瑪麗亞在熱帶天氣系統階段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但轉變成溫帶風暴後依然強勁,在冰島產生熱帶風暴強度大風,還在挪威引起山泥傾瀉,導致3人遇難。
氣象歷史
8月27日,一股強勁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向西進入大西洋,其組織結構逐漸改善,於9月1日在佛得角和小安的列斯群島之間的中途海域發展成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1]。受西南方向上層低氣壓產生的風切變影響,系統發展受阻,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預測也遇到困難,部分模型估計低氣壓會消散,但另一些模型認為系統會增強成颶風[2]。低氣壓向西北方向穿越大西洋開放水域,並在此期間逐漸強化,於9月2日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瑪麗亞」(Maria),再於9月4日達到颶風標準[1]。
進入中大西洋的瑪麗亞因外界環境有利而繼續增強,於9月5日在百慕達以東約770公里洋面短暫達到大型颶風標準,風力時速達185公里。但由於風切變持續增多,行經海域水溫降低,風暴迅速減弱,於9月7日降至颶風最低標準強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認為瑪麗亞此時短暫降級成熱帶風暴,但颶風季過後的重新分析結果表明氣旋強度還維持在颶風水平。[3]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計,瑪麗亞會在向東北方向移動期間繼續緩慢減弱,但風暴實際卻因上層低壓槽的影響再度增強。氣象機構還一度預測颶風會迅速轉變成溫帶氣旋,但瑪麗亞實際上在熱帶氣旋狀態下保持的時間比預測數據還要長48小時。[4]。9月9日,瑪麗亞弱化成熱帶風暴,最終於9月10日清晨在亞速爾群島和紐芬蘭島之間的中途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1]。
瑪麗亞的溫帶殘留接下來有顯著增強,於9月11日在北緯約52°洋面再度達到颶風強度,最低氣壓低至962毫巴(百帕),與熱帶氣旋階段的最低氣壓持平。9月13日,溫帶風暴以颶風強度在冰島以北近海掠過,其中心始終位於海上。9月14日,風暴在逼近挪威期間同另一個同更大規模的溫帶天氣系統合併。[1]
影響和紀錄
雖然行經海域距美國東岸尚有較遠距離,但瑪麗亞還是同當時位於百慕達附近的颶風內特共同產生離岸流,導致新澤西州1人遇難,另有1人重傷[5]。
瑪麗亞在熱帶氣旋階段沒有接近任何陸地,但在9月10日成為溫帶氣旋後曾對北歐構成影響。9月12日,冰島開始受氣旋影響,測得風速達到熱帶風暴強度。韋斯特曼納群島測得的風速最高,達每小時107公里,最低氣壓低至979毫巴(百帕)[6]。瑪麗亞接下來從蘇格蘭最北部掠過,但沒有報道表明氣旋有在當地造成破壞[1]。瑪麗亞的溫帶殘留同另一風暴結合,然後從挪威登陸。該國出現熱帶風暴強度大風和暴雨,引起洪災和多場泥石流,特別是卑爾根周邊地區災情嚴重。當地有1人當場喪生,另有至少9人受傷,多幢民宅毀於一旦。許多停靠在波羅的海的渡輪受到影響。[7]9月18日,一名女性因傷勢過重去世,她的女兒也受重傷,只能用呼吸器維持生命,但也在2006年2月7日逝世[8]。風暴過去後,該國各項損失的賠償總額約為1880萬挪威克朗(相當於2005年的310萬美元)[9]。
颶風瑪麗亞於9月2日成形,創下單個大西洋颶風季中形成日期最早的第13場風暴紀錄[10],比1933年大西洋颶風季創下的原紀錄要早6天[11][10]。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