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儂語(ɑ³¹nuŋ³¹)是怒族支系阿儂人使用的一種藏緬語言。[2]它與同語支的獨龍語較接近,同源詞高達33.3%,而與怒族怒蘇語區別很大。現時大部分阿儂人都已轉用傈僳語和漢語,阿儂語在日常生活中已很少使用。[3][4]
阿儂語的單輔音聲母有43個。
雙唇 | 唇齒 | 舌尖前 | 舌尖中 | 捲舌 | 舌面前 | 舌根 | 喉 | |
---|---|---|---|---|---|---|---|---|
清塞音 | p/ph | t/th | ʈ/ʈh | k/kh | ʔ | |||
濁塞音 | b | d | ɖ | g | ||||
清塞擦音 | ts/tsh | tç/tçh | ||||||
濁塞擦音 | dz | dʑ | ɖʐ | |||||
清擦音 | f | s | ʂ | ç | x | h | ||
濁擦音 | v | z | ʐ | ʑ | ɣ | |||
鼻音 | m̥/m | n̥/n | ɳ̥/ɳ | ɲ̥/ɲ | ŋ̥/ŋ | |||
邊音 | ɬ/l | ɭ | ||||||
半元音 | ɹ |
複輔音聲母有23個,分三類:一類為雙唇、唇齒、舌根部位的塞音、鼻音、擦音加半元音後綴;一類是前喉塞音ʔ加濁鼻音、邊音、塞音和塞擦音;還有一種為ʔbɹ。[5]
阿儂語有韻母120個,其中單元音韻母10個(i、e、ɛ、a、ɑ、o、u、ɯ、y、ɺ)複元音韻母24個、帶輔音韻尾韻母68個,鼻音自成音節韻母5個。[6]
阿儂語的詞彙根多為單音節,但實際詞彙里單音節詞不多。在種種詞語中,和捕魚、採集、狩獵相關的詞彙很多,而表示竹子的詞彙甚至有幾十種。或許由於保留了一些古老構詞特點,阿儂語中存在很多名、動同音詞。
從詞的來源看,阿儂語有固有詞、外來詞兩大類。固有的核心詞一般來自原始藏緬語或漢藏語。阿儂語與彝語同源詞約有14.8%,與傈僳語同源詞約16.1%,與景頗語同源詞則約佔18.5%。另一些固有詞則為阿儂語獨有,大多為阿儂人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陸續創造。至於阿儂語的借詞,主要來自傈僳語和漢語,少數來自緬甸語、白語、藏語。
固有詞中與漢藏語同源的例子:
阿儂語 | 漢語 | 藏語 | 彝語 | 緬甸語 |
---|---|---|---|---|
ŋɑ31 | 我 | ŋa | ŋa33 | ŋɑ22 |
bum55 | 堆 | spuŋs | bo33 | põ22 |
kha55 | 苦 | kha tig | khɯ33 | kha55 |
ɑ31som53 | 三 | gsum | sɔ33 | tθõ55 |
早期漢語借詞語音已適應阿儂語特點,如lo55tsɯ55(騾子)、da31mo55(帽子),有些可能是通過傈僳語轉借,新借詞則與當地漢語方言近似,如ɕan35fɑ31(憲法)。有些漢語借詞阿儂語中有類似的固有詞,借詞與固有詞並存。 阿儂語中傈僳語借詞更加普遍。而由於從緬甸傳來的宗教讀物,阿儂語也出現了一些緬語借詞。
從詞的結構來看,阿儂語可非為單純詞和複合詞。單音節單純詞約佔10%,低於其他漢藏語言。[7]
阿儂語的詞可大略分為名詞、數詞、量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語氣詞、嘆詞和助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有:
數詞常與量詞連用,置於量詞之前:
分為名量詞、動量詞兩類。
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反身代詞、泛指代詞5類。
前加uɑ⁵⁵、tɕhi⁵⁵分別表示兩種反義的狀貌形容詞;詞根重疊來表達程度加深;可以名物化(後加o⁵⁵、前加ŋ³¹或ʔŋ³¹)。
修飾謂語。
大致分為領屬、施動、受動、工具、時間、地點、從由、比較、隨同、定指等類。
表達應答、驚訝、嘆息、提示等語氣。
阿儂語的句子主要為主賓謂結構,沒有被動句。加了結構助詞的句子,賓語可置於主語前。定語為名詞、代詞時,置於中心詞前;定語為形容詞、數詞、指量詞組時置於中心詞後。狀語一般加在謂語前,少數副詞可置於謂語之後。
阿儂語單句的類別有:
阿儂語複句用來表達完整概念,有並列和偏正兩大類。[10]
阿儂語是一個急劇變化中的語言。詞彙方面,外來詞急速增長;語音方面,增加了一些複合元音和鼻化元音,複輔音逐漸消失,捲舌音正在消失,出現了緊喉元音、中平調,語音自由邊讀較普遍;語法上名詞動詞系統都發上了很大變化。[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