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逸梅(1895年10月19日—1992年7月11日),原名鞠願宗,因父親早歿,居於蘇州外祖父家,改名鄭隆,譜名際雲,號逸梅,以號行,筆名陸鳩、疏影、冷香、一湄、陶拙安等[1][2],齋名紙帳銅瓶室、秋芷室,男,生於江蘇蘇州,祖籍安徽歙縣,中國作家、文史學家、教育家。鄭逸梅自1913年開始為報刊寫小品文至20世紀90年代初,筆耕不輟;因其所撰寫的大量文史掌故類文章載於報刊空白處,被譽為「補白大王」[3][4][5]。其筆下內容多記清末及民國文苑軼聞掌故,廣摭博採,成為了解近現代文藝界情形的寶貴資料[6]。
他早年多用文言文,晚年寫作以白話文間文言文,這些作品以別具一格的小品文體和雅俗共賞的風格,贏得讀者好評。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後平反恢復名譽。1992年7月1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6][7][8][9]。
鄭逸梅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己未九月初三(1895年10月19日),原名鞠願宗[3][10]。其父鞠震福,營米業。三歲時因鄰居失火,燒毀房屋,父亦因此亡故,乃依靠外祖父為生。其外祖父鄭錦庭,原籍安徽歙縣,太平天國運動時避難來到蘇州,營南貨業,後寄籍蘇州。外祖父之子早喪,膝下無兒,乃改鞠願宗姓名為鄭隆。鄭逸梅年幼未入學前,由其外祖父教導撫養。鄭逸梅自小接觸《三國演義》等書,祖父教會其認識了不少漢字[3]。
鄭逸梅5歲入私塾[6]。塾師顧慰若是個儒醫,目力不濟,翻閱石印本的《康熙字典》,字跡細如蚊足,看不清楚,往往指定鄭逸梅讀給他聽,鄭逸梅藉此了解了部首查字法。期間又曾買入《蘇黃尺牘》《吳梅村詞》《夜雨秋燈錄》《昭明文選》《古文觀止》等書。鄭逸梅敬慕書中的各類人物,把他們的名字一一記在自訂的小簿子上,後經其師推薦開始學看《尚友錄》。《尚友錄》按詩韻翻檢,鄭逸梅一再揣摹,初步了解了「平上去入」和「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韻目。鄭逸梅10歲入敦仁學堂[6],期間鄭逸梅讀到金聖歎的評語,認為其筆墨恣肆、設想詭奇,通曉了由稗史走向文學的道路。14歲時考進了蘇州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堂[6],得清秀才龔賡禹指導[3]。
小學畢業後,鄭逸梅考入草橋中學(後為蘇州市第一中學)。其同儕有顧頡剛、吳湖帆、葉聖陶、王伯祥、范煙橋、江小鶼、江紅蕉、龐京周等。校長汪鼎丞特為其書寫了「紙帳銅瓶室」匾額,後鄭逸梅以此為齋名。在該校,鄭逸梅曾參加蘇州全市運動會,獲880碼賽跑冠軍,得以代表學校出席江蘇省的體育運動會。21歲時進江南高等學堂繼續就學[6],後因生計原因被迫退學[3]。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鄭逸梅曾在《民權報》發文斥責袁氏企圖恢復帝制的文章。《民權報》停刊後,由蔣著超改編出版成《民權素》雜誌,鄭逸梅在該刊辟專欄「慧心集」,每期連載,報人徐卓呆、姚民哀譽之為「補白大王」。當時的《小說新報》社稱鄭逸梅為「無白不鄭補」[3]。
1917年,范煙橋自吳江桐花里遷居蘇州溫家岸,鄭逸梅乃與之及顧明道、趙眠雲、范君博、姚蘇鳳、范菊高、孫紀於、屠守拙共9人結成文學團體「星社」。鄭逸梅又主編《遊戲新報》、《消閒月刊》,約包天笑、周瘦鵑、葉楚傖、戚飯牛、徐枕亞、程瞻廬、許指嚴、吳雙熱、袁寒雲、胡石予等名家寫稿。鄭逸梅在蘇州時又曾在鈕家巷袁丕烈家租其屋,設教館;之後在惠育學校主持教務。20世紀20年代末去上海後,執教於徐匯公學、務本女中、江南聯合中學、大同附中,兼任國華中學校長;又受聘上海音樂專修館(上海音樂學院之前身)、志心學院、誠明文學院、新中國法商學院等高校任文史教授。1926年出版其第一本單行本著作《梅瓣》。後在陸丹林、許半農的介紹下,參加了「南社」。南社耆宿高吹萬曾寫了一副對聯贈之:「人澹如菊,品逸於梅。」古時「鞠」與「菊」相通,這副八字對聯,既嵌入了他的名與號,又涵蓋了他的平生為人。後鄭逸梅受邀在《申報》《新聞報》《時報》的副刊以及趙苕狂主辦的《四民報》上寫稿。為寫稿方便,鄭逸梅自蘇州遷至上海居住。在滬時,鄭逸梅主編《金鋼鑽報》,在《正言報》《和平日報》《今報》《新夜報》等都辟有專欄,先後出版了《小陽秋》《人物品藻錄》《近代野乘》《味燈漫筆》《花雨繽紛錄》《拈花微笑錄》《皇二子袁寒雲》等著作。當時陸丹林也喜寫人物掌故,陳仲陶曾作詩「掌故羅胸得幾人?並時鄭陸兩嶙峋」,為一時佳話[3]。
1940年後歷任上參音樂專修館教授、上海徐匯中學教師、上海志心學院教授、上海國華中學校長、上海誠明文學院教授、上海新中國法商學院教授[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鄭逸梅繼續從事寫作,又歷任上海晉元中學副校長、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政協文史資料委員、上海普陀區政協委員[10]。1963年,時值三年困難時期,國際有聲音稱「大陸上的老作家都勞瘁致死了」,為此中共政府委派廖承志指定鄭逸梅等老作家在海外報刊撰文發聲。當時的每年春節,鄭逸梅都在上海對台廣播的「浦江之聲」電台發表他的講話。在市委統戰部以及各民主黨派部門,他登載在海外報刊上的文章,總是名列第一位[3]。
文化大革命時期,鄭逸梅備受凌虐。其藏書以及字畫在抄家中被劫掠裝去7車,書則全部毀佚,他曾對人自謔說:「我現在是真正學富五車,無書不讀了。」[3]後鄭逸梅被批為「反動學術權威」,關入牛棚,罰掃校園,寒暑不輟。其右腕原患關節炎,過度勞動後致右腕受損更劇,因此之後寫字困難,字跡歪斜。蘇州金石名家矯毅刻了一方印章「掃葉老殘」相贈。因屢被斥罵「臭知識分子」,他索性以「臭知識」諧音「秋芷室」作了自己的書齋名,又請篆刻家陳茗屋刻一方「秋芷室」齋名的印章[3]。鄭逸梅在牛棚時完成了54萬言的《藝林散葉》,用小冊子記述而成,歷數年積得6000餘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了這部著作,後該書被日本二玄堂譯成日文[3]。
獲平反後,鄭逸梅應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約,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際完成並出版了50餘萬字的《南社叢談》。後這部手稿被上海圖書館的名人手跡陳列室永久保存。南京師範大學專門出版過《鄭逸梅研究專輯》,上海電視台拍攝過專訪記錄片,並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中國唱片出版社曾致力收集當代文化界名人聲音檔案,灌制密紋唱片作永久資料保存,邀請鄭逸梅、巴金、賀綠汀、劉海粟、曹禺、俞振飛、萬籟鳴共7人,每人口述60分鐘,灌制一張唱片。因其時為1982年,鄭逸梅入文壇已近70載,故將唱片命名《涉筆生花七十春》。「國際南社研究會」在美國成立時,鄭逸梅被聘任為名譽會員[3]。
1992年7月11日,鄭逸梅完成了一篇7000字的長文《畫家潘天壽》,囑其家人次日發出;當天傍晚鄭逸梅因突發腦血栓逝世於上海,終年98歲[3]。
鄭逸梅在大學上授課時極受學生歡迎。鄭逸梅教授國文時主張「以身作則」:他出的一些題目如「論曹操」,要求學生放開去寫,從正面或反面論述均可。他自己則寫出一正一反兩篇作文作為範文,一篇引經據典從正面論述曹操;另一篇對曹操持否定態度。他認為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文筆,又可以養成考據的良好作風[3]。鄭逸梅有一方張寒月所刻的閒章「三千弟子半紅妝」,意指他的學生中有半數為女性[3]。
鄭逸梅認為前人的讀書方式,可歸納為兩種:認為讀書有兩種方法,即「里打進」式和「外打進」式。鄭逸梅認為,前人看重基本功,所以家長和老師督促學子們閱讀經典著作和千古名篇,使其含英咀華,融會貫通。在這階段,不容許學子閱讀所謂的「閒書」,以免分散注意力,直到文理通達,才能隨自己的喜好,涉獵稗史小說,有所遣興,這種讀書法屬於「里打進」;而「外打進」式讀書法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從饒有趣味的稗史小說和時代氣息很濃厚的散文開始,然後讀明清小品,再上溯元曲、宋詞、唐詩、秦漢散文,以至《左傳》《離騷》《詩經》《尚書》等經典著作,下苦功鑽研一番。鄭逸梅認為他自己的讀書法屬於後一種,也就是「外打進」式讀書法[3][11]。
鄭逸梅有收藏賀年片的癖好,他在1926年1月28日出版的《紫羅蘭》第1卷第4期寫有《賀年片話》,歷數了程小青、何海鳴、王天恨、丁慕琴、謝之光、胡亞光、周瘦鵑、程瞻廬、范煙橋、徐卓呆等作家、畫家各式各樣的賀年片,既有來自海外的,又有中式古樸的,既有「在箋紙上寥寥畫上幾筆,然後再在上面寫字」類的,也有「供自己專用的花箋,寫上幾句賀詞」類的,讓人目不暇接,「周瘦鵑富審美觀念,所以他的賀片也是美麗絕倫,那文字為『天地易紀日月更始起動安寧所至利喜周瘦鵑恭賀新禧』,用仿宋字,紅色印的,左角為紫羅蘭圖,花嬌葉嚲,真覺紙上生香呢」[12]。
除此之外,鄭逸梅還喜收藏硯台、尺牘、摺扇,他說:「文房四寶,以硯最具耐人摸索玩賞。」據說,他曾藏有一塊三國吳主孫皓建衡專硯,硯的四周刻有跋識,其中有米芾的跋語,這塊古硯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13]。
鄭逸梅的齋名「紙帳銅瓶室」取自清代文學家張船山的詠梅詩句「銅瓶紙帳繞老因緣。亂我鄉愁又幾年,莫笑神情如靜女,須知風骨是飛仙。」象徵梅花暗藏春色。鄭逸梅因喜歡梅花,起號「逸梅」,命齋名為「紙帳銅瓶室」。曾作《紙帳銅瓶室記》,敘其取齋名之緣由。書畫家陶冷月曾為之作《紙帳銅瓶室圖》。晚年,鄭的書齋是朝北的一間七平方米的石庫門亭子間,仍名為「紙帳銅瓶室」[1][14]。
鄭逸梅有一子鄭汝德,為高級經濟師,後退休,與鄭逸梅生活了60餘年。鄭逸梅寫稿時常夾雜繁體字,因此鄭汝德經常將鄭稿經重新謄寫後再發出。鄭汝德之妻退休前是主任醫師[3]。
鄭逸梅生前結集《人物品藻錄》《淞雲聞話》《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談叢》《社叢談》《鄭逸梅文摘》《藝壇百影》《影壇舊聞》《三十年來之上海》《清娛漫筆》等及《民國舊派文藝期刊叢話》《藝林散葉》《書報話舊》《近代名人叢話》等40餘種。去世後,其家人又從遺稿中整理出若干著作行世,代表作品彙輯為《鄭逸梅作品集》、《鄭逸梅選集》等[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