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龍(屬名:Syngonosaurus,希臘語中意為「近似的蜥蜴」)是早白堊世鳥腳類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也是種發現於英國的禽龍類,[1]在1879年首次命名。模式種大尾近龍(S. macrocercus)由英國古生物學家哈利·絲萊在1879年敘述,[2]後來成為棘甲龍的異名,但在2020年的一項研究中恢復有效性,該論文將其與優尾龍重新解釋為兩種原始禽龍類。[3]
研究歷史
1865年左右,商業化石收藏家約翰·格里菲斯在肯特郡福克斯通附近的海岸線發現了一些包括皮內成骨在內的恐龍殘骸,並將這些殘骸賣給冶金學家約翰·珀西博士。這引起了托馬斯·亨利·赫胥黎的注意,他讓格里菲斯把他在該地點能找到的所有化石都挖了出來。儘管由於化石發現地位於漲潮點之間而使挖掘受到阻礙,但他還是設法找到了幾塊額外的骨頭和部分身體盔甲。
正模標本由多個椎骨和單個皮內成骨(?)組成,發現於白堊群,一個本身可追溯至大約1.05至1億年前的阿爾布階到森諾曼階的地層(儘管白堊群一直沉積到大約6600萬年前的馬斯特里赫特階)。[4]
1869年,哈利·絲萊根據劍橋綠石砂中的遺骸命名了棘甲龍的幾個新物種:大尾棘甲龍(Acanthopholis macrocercus),基於標本CAMSM B55570-55609;扁腳棘甲龍(Acanthopholis platypus,即標本CAMSM B55454-55461);[5]和堅尾棘甲龍(Acanthopholis stereocercus,即標本CAMSM B55558-55569)。[6]後來,絲萊拆分了堅尾棘甲龍的材料,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棄械龍的一個新種:大棄械龍(Anoplosaurus major)。他還敘述了棘甲龍的一個新種:優尾棘甲龍(Acanthopholis eucercus),基於六節尾椎(CAMSM 55552-55557)[2]。然而,1902年弗朗茲·諾普喬將前者改為棘甲龍的另一物種:大棘甲龍(Acanthopholis major),並同時將短背棄械龍(Anoplosaurus curtonotus)更名為短背棘甲龍(Acanthopholis curtonotus)。1879年,絲萊根據大尾棘甲龍的部分正模標本材料命名近龍屬。[2]1956年,弗里德里希·馮·休尼將扁腳棘甲龍改名為扁腳大尾龍(Macrurosaurus platypus)。[7]
1999年,薩維爾·佩雷達·蘇珀博拉和保羅·巴雷特審查所有棘甲龍材料,得出結論稱這個屬所有物種皆是疑名,其合模標本是無鑑別特徵的甲龍類和鳥腳類遺骸嵌合體(包括近龍)。[8]近龍在2001年的出版物[1]和2004年的出版物中都被視為某種甲龍類。[9]1999年,近龍成為棘甲龍的異名,但在2020年的一項研究中和優尾龍被重新解釋為原始禽龍類,該屬的有效性隨即得到恢復。[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