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亞洲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河,古稱淮水,是一條位於中國東部,發源於河南省的河流。它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現為中國七大江河之一,以好發水災聞名。傳統上認定的淮河源流發源於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頂的老鴉叉,其最遠源流發源於河南省西部伏牛山的東沙溝,幹流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入洪澤湖,洪澤湖水大部分經高郵湖於江蘇省揚州市三江營入長江,一部分經廢黃河入黃海,全長1252公里 [1]。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五省,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以淮安古清口以東古淮河河道為界,整個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2]南宋以來,黃河奪淮是困擾國家漕運的歷史性問題,明潘季馴、清靳輔治河皆由淮入手,取得成效。
今天的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縣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自然河道經廢黃河流入黃海;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淮河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蘇北灌溉總渠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里;淮沭新河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北上入新沭河。2003年開通的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入海。
淮河幹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地面落差約6米,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總落差200米。
淮河幹流平槽瀉量,正陽關以上不足2,000㎥/s,正陽關至渦河口為2,500㎥/s,渦河口以下為5,000㎥/s. 由於淮河幹流主槽太小,洪水防禦要運用沿淮行蓄洪區,使得淮河幹流安全行洪流量在正陽關以上為6,000㎥/s,正陽關至蚌埠為8,500㎥/s,蚌埠以下為12,000㎥/s.
沿淮行蓄洪區有[3]: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東部,介於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於東經111°55′~120°45′,北緯31°~36°,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毗鄰。
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丘陵區,其餘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面積約佔總面積的1/3,平原面積約佔總面積的2/3。淮河-古淮河以北為華北平原(黃淮平原),以南為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在江蘇淮河故道以南,裏運河以東,長江以北區域又稱里下河平原。
淮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4條,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16條,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21條。
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一條自然氣候分界線,中國1月0℃等溫線和750毫米年均等降水線大致沿淮河和秦嶺一線分佈。以淮河幹流和廢黃河為界,北部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區,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區。淮河流域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大氣系統複雜多變,降雨時空分佈不均,極易產生水旱災害。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920mm,其分佈狀況大致是由南向北遞減,山區多於平原,沿海大於內陸。流域內有三個降水量高值區:伏牛山區,大別山區,下游近海區。
淮河流域5月至8月的汛期3個月通常降雨五六百毫米, 特別是6月、7月,江淮地區特有的梅雨季節,降雨可持續一二個月。範圍之大,可覆蓋全流域;豐水年和貧水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研究淮河災害史發現,近530年流域性洪澇災害131次。其中洪災平均3年多一次。歷史上黃河「奪淮入海」,黃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澱,加劇了淮河下泄不暢的地理特徵,使內澇成為淮河水災的重要形態。
淮河沿線經過城市主要有河南省信陽市,安徽省阜陽市,六安市,淮南市,蚌埠市,江蘇省淮安市,揚州市。除了揚州、六安、天長、淮安和鹽城流行江淮官話,其餘均為北方中原官話。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5省35個地(市),189個縣(市),2005年全流域總人口為17,170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636人/k㎡,居中國各大流域人口密度之首。[2]
淮河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2005年有耕地面積1,272萬公頃,主要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薯類、大豆、棉花和油菜。淮河流域工業以煤炭、電力工業及農副產品為原料的食品、輕紡工業為主。目前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頂山、徐州、兗州、棗莊等國家大型煤炭生產基地,1997年產煤量佔全國產煤量的1/8。
歷史上的淮水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東晉及南北朝時期,以及南宋在與金朝達成紹興和議後,淮河是南朝和北朝的疆界。
在12世紀90年代以前,淮水洪澤湖以西幹流大致與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經今江蘇省盱眙縣後折向東北,經鹽城市於今天的響水縣南部的雲梯關入海。當時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
淮河於南宋以前幹流的河槽比現在寬深,下游直接入海。沿河並無堤壩,雖然有時洪水會漫出河槽,但災情不如黃河奪淮後嚴重。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東京(今開封市)的守將杜充為抵禦金兵派兵強行鑿穿黃河大堤,黃河往南改道由泗水入淮河、濟水分流奪淮入海,史稱黃河奪淮。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與淮安之間的窪地逐漸形成今洪澤湖,並沖淮南堤溢流壩,沿三河入寶應湖、高郵湖,經邵伯湖由夾江在三江營入長江。黃河奪淮後,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入江也不順暢,外加特定的氣候和下墊面條件,流域內洪澇旱災頻發,甚至一年之內會出現旱澇交替或南澇北旱的現象,下游地區還極易遭遇江淮並漲、淮沂並發、洪水與風暴潮並襲的局面。[4]
清代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次北遷改道由山東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條高出地面的廢黃河,這條地上河將淮河流域分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2]
黃河奪淮後,歷史上曾提出多種治理措施,並實施了一些工程,但並未解決洪水問題。1855年後黃河雖然北徙,但淮、泗、沂、沭尾閭河道幾近淤廢,洪澇災害頻發。為此先後有人提出多種「復淮」「導淮」的主張。歷代政府先後設立過導淮局(清)、導淮委員會(民國)和淮河水利委員會(現今)負責治理和開發。清代五河縣、鳳台縣、潁上縣就已經開始築堤防洪,但堤防大多低矮殘缺。1950年淮河洪水之後,政務院制定了「蓄泄兼籌」的治理方針,並於10月14日發佈《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大規模治理淮河的計劃得以展開。
淮河中游地區落差較小,河道曲折,外加黃河奪淮以來,泥沙不斷淤積,使得洪澤湖底海拔高於蚌埠段河底,形成倒比降,造成行洪不暢。而中游地帶支流眾多,有「七十二水歸正陽」之說,一旦全流域降水,支流匯水極快,也是導致中游地帶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5]安徽省在淮河支流修建了4個水庫,並在沿河低洼處開闢了4個蓄洪區和18個行洪區以攔蓄淮河干支流洪水。安徽省還修築了不同標準的堤防,其中確保堤防即通常所稱的淮北大堤,可以保護淮北地區1,000多萬畝耕地、重要工礦城市和鐵路幹線的安全。此外,安徽省還對淮河幹流進行裁彎曲直,並開挖了茨淮新河與懷洪新河來提高淮河中游的排泄能力。[6]
淮河下游的災害防控包括洪澤湖控制、入江水道、入海水道三部分。洪澤湖控制工程由洪澤湖大堤、三河閘、高良澗船閘、高良澗進水閘、蔣壩船閘、二河閘及沿堤涵閘等組成。淮河入江水道自三河閘起,經高郵湖、邵伯湖和數條歸江河道分流入江,至今仍是淮水下泄的主要渠道。1951年開挖的蘇北灌溉總渠以灌溉為主,兼具排洪能力,是第一條淮河入海的通道。1999年在總渠北側又開挖了淮河入海水道,擴大洪水出路[2]。此外1957年冬還興建「分淮入沂」工程,利用新沂河來分泄淮河的洪水。[7]
截止2010年,淮河全流域已建成各類水庫5,655座,總庫容273.7億立方米。新開闢(或整修)了總長達2,000多千米的人工新河。[2]
在粗放追求GDP的年代,淮河及其支流被大大小小許多工廠所污染,村民的水井也越打越深。過去十多年中,淮河流域內的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多發「癌症村」,並造成許多人死亡,如河南沈丘縣、安徽潁上縣新集鎮、宿州埇橋區楊莊鄉程莊村等地。[8]自20世紀末[9],政府開展淮河污染治理工作,水質逐步提升[10][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