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納季·伊萬諾維奇·帕達爾卡(俄語:Генна́дий Ива́нович Па́далка,羅馬化:Gennady Ivanovich Padalka,1958年6月21日—)是一位俄羅斯退役太空人,是俄羅斯第89位太空人,世界第381位太空人[1]。他曾五次前往太空,十次進行艙外活動,是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太空人[2]。
太空人生涯
根納季·帕達爾卡1958年6月21日出生於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克拉斯諾達爾,1979年畢業於葉伊斯克高等軍事航空學校,之後先後在蘇聯空軍駐德部隊與遠東部隊服役,1989年被選拔進入太空人隊伍,然後在加加林太空人培訓中心接受太空培訓,1991年獲得測試太空人資格。[3]。
1997年8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和平號空間站第24次遠征(聯盟TM-26)後備機組指令長(作為阿納托利·索洛維耶夫的後備);1997年10月至1998年7月,他參與了和平號空間站第26次遠征培訓[4]。
1994年7月1日,根納季·帕達爾卡以指令長身份與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阿夫傑耶夫、尤里·巴圖林搭乘聯盟TM-28升空與和平號空間站對接,執行第26次遠征任務,期間進行了兩次艙外活動,1999年2月28日帕達爾卡與斯洛伐克太空人伊萬·貝拉返回地球[3][5]。
2001年12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國際太空站遠征4(STS-108)後備機組空間站指令長(作為尤里·奧努夫里恩科的後備)[6]。2002年4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聯盟TM-34後備機組指令長。
- 遠征9
2004年4月19日,根納季·帕達爾卡以指令長身份與美國太空人米高·芬克、荷蘭太空人安德烈·庫佩斯搭乘聯盟TMA-4升空,4月21日與國際太空站曙光號功能貨艙對接[7],執行遠征9任務,期間進行了四次艙外活動,10月24日與芬克、俄羅斯太空人尤里·沙爾金返回地球[8]。
- 遠征19/20
2008年10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聯盟TMA-13任務後備機組指令長[4]。
2009年3月26日,根納季·帕達爾卡以指令長身份與美國太空人米高·巴拉特、太空遊客查爾斯·西蒙尼搭乘聯盟TMA-14升空[9],3月28日與國際太空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註 1],執行遠征19/遠征20任務,期間進行了兩次艙外活動[註 2],10月11日與巴拉特、太空遊客蓋·拉利伯特返回地球[10]。
- 遠征31/32
2011年11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聯盟TMA-22任務後備機組指令長[4]。
2012年5月15日,根納季·帕達爾卡以指令長身份與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列溫、美國太空人約瑟夫·M·阿卡巴搭乘聯盟TMA-04M升空,5月17日與國際太空站探索號實驗艙對接[11],執行遠征31/遠征32任務,期間進行了一次艙外活動[註 3],9月17日三人返回地球[12]。
- 遠征43/44
2014年9月,根納季·帕達爾卡擔任聯盟TMA-14M任務後備機組指令長[4]。
2015年3月27日,根納季·帕達爾卡以指令長身份與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搭乘聯盟TMA-16M升空,3月28日與國際太空站探索號實驗艙對接,執行遠征43/遠征44任務,期間進行了一次艙外活動[註 4],9月12日與丹麥太空人安德烈亞斯·莫根森、哈薩克斯坦太空人艾登·艾姆別托夫返回地球[13][14]。在此次任務中,根納季·帕達爾卡的太空停留時間超過878天,打破了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克里卡廖夫803天的記錄[2]。
2017年4月,根納季·帕達爾卡離開太空人隊伍[15]。
# | 往返載具 | 發射時間(UTC) | 任務代號 | 着陸時間(UTC) | 時長總計 | 艙外活動次數 | 艙外活動時長 |
---|---|---|---|---|---|---|---|
1 | 聯盟TM-28 | 1998年8月13日9時43分 | EO-26 | 1999年2月28日2時14分 | 198日16時31分 | 2 | 6時24分 |
2 | 聯盟TMA-4 | 2004年4月19日3時19分 | 遠征9 | 2004年10月23日0時35分 | 187日21時16分 | 4 | 15時31分 |
3 | 聯盟TMA-14 | 2009年3月26日11時49分 | 遠征19/20 | 2009年10月11日4時31分 | 198日16時42分 | 2 | 5時6分 |
4 | 聯盟TMA-04M | 2012年5月15日3時1分 | 遠征31/32 | 2012年9月17日2時52分 | 124日23時51分 | 1 | 5時51分 |
5 | 聯盟TMA-16M | 2015年3月27日19時42分 | 遠征43/44 | 2015年9月12日0時51分 | 168日5時8分 | 1 | 5時34分 |
878日11時29分 | 10 | 38時26分 |
- 太空行走統計
# | 日期(UTC) | 同伴 | 持續時長 |
---|---|---|---|
1 | 1998年9月15日 | 謝爾蓋·阿維德耶夫 | 0時30分[5] |
2 | 1998年11月10日[註 5] | 謝爾蓋·阿維德耶夫 | 5時54分[5] |
3 | 2004年6月24日 | 米高·芬克 | 0時13分[8] |
4 | 2004年6月30日 | 米高·芬克 | 5時40分[8] |
5 | 2012年8月3日 | 米高·芬克 | 4時30分[8] |
6 | 2004年9月3日 | 米高·芬克 | 5時21分[8] |
7 | 2009年6月5日 | 米高·巴拉特 | 4時54分[10] |
8 | 2009年6月10日 | 米高·巴拉特 | 0時12分[10] |
9 | 2012年8月20日 | 尤里·馬連琴科 | 5時51分[12] |
10 | 2015年8月10日 | 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 | 5時34分[14] |
38時26分 |
榮譽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