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動物門(學名:Platyhelminthes;語源:πλατύ platy 扁平 + ἑλμινθ- helminth-[2])是動物界的一個門,是一類簡單的無環節兩側對稱動物,屬於無脊椎動物,有三胚層,無體腔,無呼吸循環系統,有,但無肛門,所以必須保持身體扁平,以使氧氣養料能夠透過滲透來吸收。消化腔只有一個開口,同時用於進食及排泄;所以食物在其體內無法有效處理。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綱 ...
扁形動物門
化石時期:270–0 Ma[1]
貝氏偽角扁蟲Pseudobiceros bedfordi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演化支 腎管動物 Nephrozoa
演化支 原口動物 Protostomia
演化支 螺旋動物 Spiralia
演化支 吮食動物 Rouphozoa
門: 扁形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
Claus, 1887

傳統分類:

支序分類

  • 鏈渦蟲目 Catenulida
  • 被桿體綱 Rhabditophora
異名
  • Plathelminthes Schneider, 1873[2]
Close

已記錄的扁形動物約有29500種[3]。生活於淡水、海水等潮濕處,體前端有兩個可感光的色素點。體表部分或全部分佈有纖毛。

傳統的醫學文獻會將扁形動物劃分為非寄生渦蟲綱和三個營寄生物種的綱:絛蟲綱吸蟲綱單殖綱。然而,由於渦蟲綱已證實並非單系群,這種劃分方式在動物學來看已經過時。

非寄生的扁蟲都是捕食者,棲息於水中或遮蔭的陸上潮濕環境,例如落葉堆等。寄生種如絛蟲和吸蟲的生命週期比較複雜:牠們的成熟階段會以寄生蟲的形式居住在魚類或陸上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裏;而中間宿主階段會尋找可被感染的中間宿主。吸蟲的從最終宿主體內排出,而成年絛蟲會產生大量雌雄同體節片,在成熟後會分離,排出宿主,再釋放卵。與其他寄生的類群不同,單殖綱是水生生物的體外寄生蟲,其幼蟲在附着於合適宿主之後,再變態為成蟲。

因為扁形動物沒有體腔,它們曾被認為是最原始的兩側對稱動物。但是,在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研究發現原來被分類為扁形動物的一個群體──無腔動物,離最初的兩側對稱動物祖先較任何其他現代類群更近。除去無腔動物後的扁形動物門是一個單系群,即是有一個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裔組成的。扁形動物門屬於冠輪動物,是較複雜的兩側對稱動物的三個進化支之一。近年來的分析顯示出已重新定義、不再包含無腔動物的扁形動物門,是由兩個單系群,即鏈渦蟲目英語Catenulida被桿體綱英語Rhabditophora所組成的;而絛蟲綱、吸蟲綱和單殖綱則組成了被桿體綱下的一個分支──新皮類英語Neodermata底下的單系群,至於傳統的渦蟲綱物種範圍則涵蓋了除新皮類外的所有扁形動物。因此,傳統上認定的渦蟲綱現在被認為是並系群,因為其不包含從傳統渦蟲綱分支出去的寄生性物種之類群。

超過一半已知的扁形動物屬於寄生蟲, 而且某些物種會對人類以及牲畜造成很大的傷害。血吸蟲病是由吸蟲綱裂體屬的物種所造成的,是所有由寄生蟲造成的人類疾病中第二致命的,僅次於瘧疾。囊蟲腦病變是當豬肉絛蟲的幼體(囊尾幼蟲)侵入中樞神經系統時產生, 是後天獲得之癲癇的主因之一。這些寄生性物種在發展中國家的威脅來自於生食與未完全煮熟之食物而流行,以及從高風險地區的進口。在低度開發的國家中,人們可能無法負擔用以煮熟食物之燃料的費用,再加上設計不良之供水系統以及灌溉工程,使得不良的公共衛生及農業衛生提高被感染之風險。

兩種扁形動物在菲律賓印尼夏威夷新幾內亞關島被用來控制威脅原生種蝸牛生存的外來種非洲大蝸牛之種群大小,並收到良好成效。但是,最近發現這些扁形動物可能自身就會威脅原生種蝸牛的生存。在西北歐地區,以蚯蚓為食的新西蘭扁蟲Arthurdendyus triangulatus)的散播引起各方擔憂。

描述

Thumb
Varied flatworm species from Kunstformen der Natur (1904), plate 75

分辨性特徵

扁形動物皆為 兩側對稱英語Symmetry (biology)動物:牠們的左半側與右半側互為鏡像;這亦表示了這些動物可以分辨出其頂部與底部 、以及其頭部及尾部。就像其他的兩側對稱動物,牠們的細胞可分成三個胚層,即:內胚層、中胚層及外胚層[4],而刺胞動物櫛水母輻射對稱動物英語Symmetry (biology)則只有兩個胚層[5]。Beyond that, they are "defined more by what they do not have than by any particular series of specializations."[6]。 不同於其他兩側對稱動物,扁形動物並沒有體腔, 所以被稱為無體腔動物。牠們也沒有特化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器官,而這些都是為扁形動物分類時的解剖特徵[4][7]。牠們的身體是柔軟且沒有分節的[8]

More information 特徵, 兩側對稱 ...
特徵 刺胞動物櫛水母[5] 扁形動物[4][7] 較「高級」的兩側對稱動物[9]
兩側對稱
胚層數 兩層,中間夾有啫喱狀夾層 三層
有可分辨的
特化的消化系統
特化的排洩系統英語excretory system
體腔內有內臟 無 
特化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器官
Close

主要亞群

早期分類將扁形動物分為四組,即:渦蟲綱、吸蟲綱、單殖綱及絛蟲綱。這個分類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人工強行分類,所以Ehlers (1985)[10]提出一個比較符合系統發生學觀點的分類,將渦蟲綱分為12個目,然後再將吸蟲類、單殖類和絛蟲類等寄生蟲組合成一個新的新皮總綱英語Neodermata。可是這個分類仍然主要只為科學文獻採用[4],所以以下我們仍然以傳統分類去介紹扁形動物的分類。

渦蟲綱

Thumb
The turbellarian Pseudoceros dimidiatus

渦蟲綱包括有物種4500種[7]均能自由遷徙,長度從1 mm(0.039英寸)到600 mm(24英寸)不等。大多數為掠食者或者是食腐動物。多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落葉底下。然而,部分物種會與其他動物(例如:甲殼類動物)共生、甚或是寄生

吸蟲綱

Thumb
Life cycle of the diagenean Metagonimus

吸蟲綱的學名Trematoda源自希臘語的τρῆμα,意思就是一個孔洞[8]

複殖亞綱

單殖綱

Thumb
Silhouettes of bodies of various polyopisthocotylean Monogeneans[11]

單殖綱,舊作單殖目,目前包括約1100個物種,絕大多數都是外部寄生蟲,需要特定物種作為中間宿主。體型細小,約2~3 cm長。這些中間宿主以魚類最為常見,但有時也可以是兩棲類水生爬行類動物。少數屬於內部寄生蟲。單殖綱的成蟲在其後端有大型的附着器官。「單殖綱」這名稱源由於這些寄生蟲的生命週期只有一個非蚴階段(Nonlarval stage)[7]

絛蟲綱

Thumb
帶絛蟲屬物種的生命週期。圖5顯示的是4條豬帶絛蟲,在其末端有盤狀倒鈎。圖6顯示的是一整條絛蟲。

絛蟲有扁瘦但非常長的身體。其學名 「cestode」的字根源於拉丁語 cestus,意思就是「帶子」。這3400個絛蟲的物種的成蟲都是內部寄生蟲。牠們沒有口部和腸臟。

特點

  • 體形小至1毫米,大可至25公分。
  • 可在水中,地面生活,或行寄生生活
  • 初生表皮層全部為外胚層細胞,後來又中胚層細胞移入。
  • 軀幹表面有纖毛表皮,可用於運動。
  • 皮層底下有長軸,環形和對角走向的肌肉,腹背部薄壁組織中的肌肉可拮抗靜水壓的作用,成為靜水骨骼
  • 大部分為雌雄同體,體內受精。
  • 行斷裂生殖。
  • 不完整的消化道

分類

傳統分類

以下為按照傳統分類方法最新近的分類:

現時分類

根據分子親緣支序學,本門的物種都被重新分類過,與傳統分類的差異很大。現時本門物種被分為下列兩大支:

演化樹

扁形動物門
鏈渦蟲亞門 Catenulidea

鏈渦蟲目英語Catenulida

被桿體亞門英語Rhabditophora
大口渦蟲亞綱英語Macrostomorpha

單咽渦蟲目英語Haplopharyngida

大口渦蟲目英語Macrostomida

Trepaxonemata英語Trepaxonemata
肥間質類英語Amplimatricata

Prorhynchida英語Prorhynchidae卵黃皮目英語Lecithoepitheliata

多歧腸目英語Polycladida

Gnosonesimora

Gnosonesimida英語Gnosonesimidae

外黃卵類英語Euneoophora
棒腸目英語Rhabdocoela

Kalyptorhynchia英語Kalyptorhynchia

Dalytyphloplanida英語Dalytyphloplanida

原順列目

無中心體類英語Acentrosomata
有暗體類英語Adiaphanida

原卵黃目英語Prolecithophora

Fecampiida英語Fecampiida

三歧腸目

裂腸新皮類英語Bothrioneodermata
Bothrioplanata

裂腸渦蟲目英語Bothrioplanida

新皮總綱英語Neodermata

吸蟲綱

單殖綱

絛蟲綱

(寄生種)

參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