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竹
山竹子科藤黄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竹(學名:Garcinia mangostana),又名莽吉柿、芒翕、山竺、山竹子、倒捻子、鳳果[1],熱帶常綠喬木,為藤黃科藤黃屬下的一個種。原產於馬來群島中的巽他群島和摩鹿加群島,由於盛產於南洋熱帶地區,有「熱帶果后」之稱。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榴槤和山竹被視為「夫妻果」,故此相對於稱為「果王」的榴槤而言,山竹就是「果后」。
山竹同屬的主要水果包括鈕扣山竹(Garcinia prainiana)和檸檬山竹(Garcinia madruno),近緣種是福木(Garcinia subelliptica)。
Remove ads
歷史
山竹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的作物,以其多汁、細膩的質地和微甜的酸味而備受推崇,自古以來就在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東南亞大陸和菲律賓種植。15世紀中國記載的《瀛涯勝覽》將山竹描述為「蜜橘柿」(源自馬來語「manggis 」),是一種東南亞本土植物,果肉白色,酸甜可口。[2]

1753年林奈在《植物種志》中對山竹進行了描述。1855年,山竹被引入英國溫室。[3]隨後,它被引入西半球,在西印度群島尤其是牙買加開始種植。它後來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巴拿馬和厄瓜多爾的美洲大陸都有種植。山竹樹一般在熱帶以外的地方生長得不好。
在東南亞,山竹被稱作「水果皇后」,常與被稱作「水果之王」的榴槤搭配。[4]在中國傳統食療中,山竹被認為是「涼性」,因此可以很好地平衡「熱性」的榴槤。[4]
特徵
山竹樹可長到7-25米高,樹冠為圓形或圓錐形,樹皮為黑褐色,樹皮汁液為黃色,至少需要5-6年才可結果,而大多數則需要12-24年才能實現農業意義上的收成。樹葉對生,長8-15厘米,為常綠厚葉,光澤皮革質感。花直徑2.5-5厘米,雄花或兩性花,兩性花生於嫩短枝的前端,1或2個。萼片及花瓣4枚,為肉質黃色雜有紅色和淡粉色。一朵花中雄蕊數量多,雌蕊一個,柱頭4-8裂。
山竹果實成熟後,果實為直徑4-8厘米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質萼片及外果皮內層的柱頭殘存,果皮色黑味苦不食用;果肉為白色蒜瓣狀,氣味與口感皆香甜柔和的美味水果。
山竹需要生長在4 °C以上的環境中,否則植株無法存活。
山竹生長緩慢,喜潮濕環境, 於某些地區,紫外線過強,幼苗不太能抵抗紫外線。需成長至一定高度...(約150公分左右) 幼苗時,需長期保濕(於盆栽種植,可以透明袋子套起盆栽上半部),或使用噴霧系統,長期保濕。
若山竹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約10度以下,則隔年恐不會開花結果。
Remove ads
果實
山竹進行不完全無配生殖,因此不需要受精即可長出果實。剛長出的果實為嫩綠色,如果在樹下生長的話,果實會完全是白色。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裏,果實體積變大,外果皮顏色逐漸變深,最後變為深綠色。最終整個果實會長到直徑約4-8厘米為止,而且堅硬的外果皮會變得軟些,這時其種子已發育完全。當果實體積停止增大後,葉綠素合成減緩,另一色相開始顯現。最初果實的外果皮色素為綠色,上有紅色條紋,接着整體變為紅色,最後變為暗紫色,此過程持續十多天,標誌着果實完全成熟並可以食用。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斂作用的一系列多酚類物質,包括氧雜蒽酮和單寧酸,這些物質可以確保果實在未成熟時不受昆蟲、真菌、植物病毒、細菌和動物的侵害。[5]

山竹可食用的內果皮在植物學中被稱為假種皮,為白色,直徑約為4-6厘米,由4-8瓣組成,為楔形,其中包含無融合生殖種子。在外果皮的內層存在一些突起的脊,是柱頭殘留的痕跡,呈輪狀排列,與假種皮的瓣數相符。
山竹的種子長約1厘米,扁平狀,屬於頑拗型種子,因此在發芽之前要保持種子的濕潤。其種子的胚為珠心胚,不需要經過受精。山竹的種子一脫離果實就可以發芽,而在乾燥條件下會迅速死亡。一個山竹果實中有多個種子,而其中只有一個可以萌發。
化學組成
山竹吃起來很甜美,但其散發出的氣味很淡,因為其氣味的化學組分量約是芳香水果氣味的1/400。[6]山竹的清香氣味主要由揮發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葉醇(順-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組成。
山竹營養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7],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8]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於藥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9],造成乳酸中毒。
Remove ads
功用
山竹富含蛋白質和脂類,主治脾虛腹瀉、口渴口乾、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山竹果肉性寒,因此食用易造成上火的榴槤後,可食用山竹去火,但不宜多吃,且腎病患者、心臟病患者、糖尿病者慎食,濕熱腹痛腹瀉者不可服用。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