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凱德爾斯頓的寇松侯爵佐治·納撒尼爾·寇松,KG,GCSI,GCIE,PC(英語: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st Marquess Curzon of Kedleston,1859年1月11日—1925年3月20日),英國保守黨政治家,1898年—1905年曾任印度總督,晚年自1919年至1924年任外相,曾在決定英國的政策方面起主要作用。平生世襲貴族頭銜達七個之多。[1]
生平
寇松是第四代斯卡斯代爾男爵的長子,在伊頓公學求學時,性格剛強,學習刻苦,曾獲多項獎賞。15歲曾墜馬,4年後引發背痛,從此折磨終生,常使他在生活和國事最關鍵時刻喜怒無常,但也磨礪了他的意志。1880年當選為牛津學生會主席。1883年成為萬靈學院的研究員。他善於交際,擅長逢迎,巴結上貴族院保守派領袖梳士巴利勳爵,充當他的私人助手。未幾,梳士巴利勳爵將寇松介紹給蘭開夏修夫港的托利黨人,1886年在該地選入議會,在梳士巴利勳爵批准下,他以議員身份週遊世界,使他對亞洲有強烈的興趣。他把此次以及隨後幾次旅行見聞,寫成3本書:《中亞的俄羅斯》(1889年)、《波斯和波斯問題》(1892年)和《遠東問題》(1894年)。1891年11月他接受梳士巴利的邀請,擔任托利黨政府的印度政務次官。1895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與芝加哥百萬富翁的女兒結婚,使他驟然致富,蜜月後返回英國,立即擔任副國務大臣兼樞密顧問,從此在政治上飛黃騰達。1898年任印度總督,同年9月受封為凱德爾斯頓男爵。他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印度總督。1899年1月3日寇松抵達就任後,即建立調查委員會,整飭教育、警察和文官制度,減低稅收,懲辦欺壓印度土著的英國人,並派出一個使團去西藏,簽訂《拉薩條約》,成功地挫敗俄國人在那裏的野心;他巡視印度各邦後,下令修復泰姬陵,珍視印度藝術和文化遺產。在任5年後,他的政績博得英國政府的好評,得以連任。可是寇松在第2任總督期內遇到麻煩,跟擔任印度軍隊總司令的喀土穆勳爵基欽納意見不和,發生尖銳的衝突。寇松向國內提出要求,支持他的立場,並以去留相要挾,不料英皇愛德華七世很快批准他辭職。寇松回到倫敦,甚至得不到一般卸任總督例有的伯爵稱號。他在政界失意後,擔任牛津大學校長等一些職務。1911年佐治五世加冕,寇松進位伯爵,1915年夏他加入阿斯奎斯的聯合內閣。當勞合·佐治在當年12月組閣時,他成為貴族院的領袖,參加指導第一次世界大戰各項政策的核心內閣。在戰後的勞合·佐治內閣中,他擔任外相,可是首相在對外事務上獨斷獨行,經常破壞他的外交決策。到1922年托利黨得勢,他的外相之職才有充分權利。他出色的工作,直到1923年。他煞費苦心的處理戰後歐洲和近東的各種困難問題。當托利黨首相安德魯·博納·勞病危去職時,寇松滿懷接任首相的信心,不料事與願違,首相職位落在士丹利·寶雲的手中,他繼續任外相直到1924年寶雲改委張伯倫接任外相。1921年受封侯爵。
參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